刘观龙
刘观龙
刘观龙,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人,爱国抗日将领,黄埔军校二期毕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五集团军副军长兼49师少将师长,中国入缅作战远征军先遣支队指挥官。
人物履历
1902年 广西贵县桥圩人,原名刘峰,客家人,年幼丧父
1924年 入黄埔军校第2期工兵科,学习期间参加了第一次东征和平定刘杨叛乱的战斗
1925年 毕业后被派往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服役
1926年 随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后与周上元小姐结婚,婚后育有二子二女
1930年 中原大战后,驻贵州国民党军政部直属第十五旅,任第一团团长。
1934年 第十五旅团扩编为国民党93师,师长为容县甘丽初
1935年5月 任第九十三师副官处主任,在贵州省、湖北参加围堵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
1937年7月 抗日战争爆发后,驻湖南衡山。
1938年3月 参加台儿庄大捷
1938年9月 参加武汉会战
1938年12月 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第93师277团上校团长
1939年4月 入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一期, 1940年2月毕业
1940年2月 任中国国民党93师少将步兵指挥官
1941年5月 任第49师少将副师长
1941年12月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三天,中国政府第一次对入缅军队进行动员,中国第6军93师以李友尚277团为基础组建了一个支队,由第6军49师少将副师长刘观龙带领,从云南省进入缅甸
1942年初在景栋,以277团为基础的刘观龙支队负责监视泰军,面对泰日混合部队的屡次进攻,逐渐向北退出缅泰边境,第六军军长甘丽初不断将暂55师残部和49师兵力补充至刘观龙支队,一起缓慢向中国国境退却
1942年6月 入缅作战的第六军部队交替掩护,成功返回国境,回国后第6军将全部兵力补充进93师,暂55师撤消,49师调归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在昆明市重新招募新兵整补
1943年1月 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副军长(军长邱清泉)兼49师少将师长,驻防昆明,后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入院治疗
1945年1月 抗战胜利前夕,从49师师长转任中央警察大学第2分校少将副主任。
1947年2月 任陆军少将后退役,退役后回广西贵县休养。
1950年冬 在广西贵县桥圩镇三塘被不明分子杀害。
人物著作
49师于1942年在云南临沧县与日军交战,阵亡将士葬于临沧象脚水村汪塘寨旁,称“烈士坟”,安葬时,部队在坟前立下纪念石碑一块,师长刘观龙为此撰题两联。
“一战捐躯常向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怀毅魄,四郊多垒齐来象水吊忠魂。”
“怒江无情寒敌胆,象水有灵慰忠魂。”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履历
人物著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