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思陵简称思陵,约建于1642年,占地6500平方米,位于北京
昌平区天寿山,是
崇祯(崇祯皇帝)
朱由检与
孝节周皇后及
田秀英的合葬墓,为
明十三陵之一。
明思陵原为明思宗宠妃田贵妃的坟墓,田贵妃死后于1644年初葬于其中。同年4月,
李自成率领的
起义军进占京师,崇祯皇帝自缢身亡。因生前没有预建寿宫,所以崇祯皇帝与周皇后一同被起义军葬入田贵妃墓中,使其成为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帝后与妃嫔合葬之陵。清
顺治,为笼络人心,清政府重新为崇祯帝举行丧葬礼仪,并扩建了坟园规制,并将田贵妃坟园改为思陵,并增置了
沈阳昭陵隆恩殿、围墙等地面建筑,竖立了石碑。但相较于明朝其他陵墓,思陵的规模仍比较小。2016年4月,思陵内一对烛台被窃。次年4月8日,北京警方通报,盗窃明思陵的犯罪团伙已经被警方抓获,三名嫌疑人均已归案,被盗的烛台也被警方追回。
明思陵陵前建有一座重檐碑亭,内竖神功圣德碑,其上刻了清顺治年间
大学士金之俊奉敕撰写的《皇清敕建明崇祯帝碑记》。陵门左侧有清
顺治的一座祭文碑。清乾隆十年(1745年)、五十年(1785年)先后两次对思陵进行了修缮。1957年,明思陵成为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而后于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明思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明思陵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
崇祯朱由检和皇后周氏、
慧贤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天寿山陵区鹿马山南麓。思陵是
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小的帝陵。在崇祯皇帝入葬之前,这里原为崇祯帝的宠妃田氏的坟墓。崇祯十五年(1642年)七月,
田秀英去世,十七年(1644年)正月葬于天寿山陵域,然而地面建筑尚未成明朝已灭。三月在
景山公园(今北京景山)自缢身亡的崇祯皇帝生前没有预建寿宫,遂只得将他与皇后一同葬入田贵妃墓中。为尽快打开田贵妃墓室,
昌平区官吏奉命“即动官银催夫速开田妃圹,合葬
崇祯先帝及
孝节周皇后梓宫,四月初三日发引,初四日下葬,毋违时刻”。此时的昌平州已钞库如洗,只能依靠富绅捐钱雇人开闭田妃坟。清
顺治,为笼络人心,清政府重新为崇祯帝举行丧葬礼仪,并扩建了坟园规制,将田贵妃坟园改为思陵,增置了
沈阳昭陵隆恩殿、围墙等地面建筑,并竖立石碑,至此
皇陵规制大体完备。清乾隆十年(1745年)、五十年(1785年)先后两次对思陵进行了修缮。尤其是
乾隆五十年修缮时将方亭移到了石五供之后,并建起了无马道、宇墙的单面墙式的宝城墙、城台及重檐歇山顶式明楼,将享殿从原来的3间改成5间,宫门1间改为3间。
明思陵占地6500平方米。陵前建有重檐碑亭一座,内竖神功圣德碑,上刻清
顺治大学士金之俊奉敕撰写的《皇清敕建明崇祯帝碑记》。现亭已毁,但碑保存较完好。陵门左侧有清顺治年间的祭文碑一座。陵宫原由两进院落组成: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一间,单檐,小椽柱,门左右各设角门一座(现已封砌)。门内建有享殿及左右配殿各3间。享殿有阶三道,无月台。殿内设香案一个,上陈
蓝色琉璃五供及神牌。殿的明间设暖阁,有长槅六扇。暖阁中供三墓主,中为
崇祯崇祯皇帝,左为明思宗
孝节周皇后,右为
田秀英。
第二进院落,前垣间设正门及角门。院内门北原建方亭一座,单檐,南面开一门,左右各有一窗。碑亭有榜额,书“思陵”二字。方亭内竖石碑,方座,座上雕龙。碑身上原刻“怀宗端皇帝陵”,碑首篆金书“大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十一月,清廷取消祟祯帝庙号,改谥“庄烈愍皇帝”,碑文因之改刻为“庄烈愍皇帝之陵”。与其他陵不同,亭北设有两套石五供:前面一套是5个各自独立的供器,正中为香炉,左右为烛台,两边是花瓶;后面一套也有5件,分别取粘堆式石榴、佛手、桔、柿、
蟠桃五种供果之形,果下分别雕带座圆盘,再下为石供案。五供后
生石灰起冢,高四尺(相当于现在的120—130cm)。
明思陵屡遭雷击,后在上世纪90年代,十三陵特区曾对明思陵进行过简单的修缮。1961年3月4日,包含明思陵在内的
明十三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3日,包含明思陵在内的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