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银行,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银行之一。冀南银行于1939年10月设立,并发行冀南币,1940年上党银行并入。冀南银行总行设山西黎城一带,称路西总行,设在冀南区的称路东总行。冀南银行下设冀南行署区区行,太岳行署区区行及
太行区各
专区分行。由于很多物资和设备时常要靠人背马驮的方式躲避敌军的围追堵截,因此冀南银行也被称为“马背上的银行”。
冀南银行1940年8月由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政府领导,又合并
鲁西银行。1947年,冀南银行的分支机构已覆盖
太行山、冀南、太岳、冀鲁豫4个区5000万人口的晋冀鲁豫根据地,共辖4个区行、26个分行、473个县支行。1948年5月,冀南银行与
晋察冀边区银行合并成立
华北地区银行。1948年12月1日,华北银行与
西北农民银行、
北海银行合并成立
中国人民银行。
总行旧址
1941年9月,冀南银行总行在邯郸涉县索堡村成立,隶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发行冀南银行币(简称冀钞,分为太岳版、
太行山版、平原版)作为边区的本位币。1946年1月,
鲁西银行并入冀南银行,从此,冀鲁豫、冀南、
太行山、太岳四大区行由冀南银行统一领导。1946年初,冀南银行迁至武安什里店,3月迁驻
邯郸市。1948年4月迁
石家庄市(今石家庄市),与
晋察冀边区银行合并成立华北银行。是年12月1日,
华北地区银行与
西北银行、
北海银行合并成立了
中国人民银行,第一版中国人民银行币发行,冀南银行币停止流通。冀南银行在前后9年时间里,共发行本币47种,
本票9种,累计发行冀钞2012.7亿元。
据《冀南银行》一书记载,
太行区成立的合作社1941年53个,1942年75个,1943年190个。冀南银行在抗日和
解放战争时期在以
邯郸市为中心的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建立了880个信用合作社(部) 。
冀南银行简介
成立时间
1939年10月15日,冀南银行在山西黎城县
小寨村正式成立。
开发思路
一、情景化设计理念
小寨村良好的原生态文化生态景观,为展开小寨村的抗日故事,提供了最好的资源基础,也为情景化设计提供了背景。使用情境化的手法,以现有资源为依托,恢复当年的抗日生活情境,用电影城的手法,再现昔日风貌,让游客体验抗战生活,同时把“冀南银行”在敌后与日伪之间的金融经济之战,生动的表现出来。在这样一个原生态村落中,同样可以用情境化的手法,建设一个包括红色中国全部金融发展历史的新型博物馆。
二、项目定位
冀南银行旧址已经破败,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开发。但冀南银行在红色金融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是
八路军的银行,是抗日根据地的银行,是
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冀南银行不仅是对
中国抗日战争中红色金融中心的展示,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重大,而且,是辉煌的
中原地区金融的“祖庙”,对于中国金融界,意义重大。
冀南银行可以称之为
中国银行的“祖庙”,是中国金融的
朝觐地。冀南银行的历史地位,不是认为可以策划出来的。必需有合适的领导,给予冀南银行以合适的定位,并且通过合适的方式,利用合适的机会,向全国乃至世界传播。
历程
1945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
晋察冀和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此后,经中共中央和
华北地区财办批准,
晋察冀边区银行停止发行货币,冀南银行的货币继续发行。 1945年12月1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发出指示,冀鲁豫、冀南、
太行山、太岳四个区的银行由冀南银行统一领导。
1948年3月9日,中央工委致电中共中央,就华北金融贸易问题提议,以冀南银行为基础,合并晋察冀银行,成立华北银行并发行新钞统一两区货币,然后再以华北银行新钞统一
西北、
渤海与
山东省货币,中共中央于3月10日复电同意中央工委意见。
1948年12月1日,华北银行与
北海银行、
西北农民银行合并,在
石家庄市成立
中国人民银行。
如今当年在南宫后索泸村挂牌成立冀南银行的魏家祠堂旧址犹存,只是由原来的八间因火灾倒塌而仅存四间,现已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期永久保护,使之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邢台冀南银行
1941年,冀南银行总部由山西黎城县迁至河北
邢台县英谈村(今杨庄乡)。对外公开名字叫工作团。总部下设有印币厂,发行冀南币(
太行山)。
冀南银行在邢台县朱温坪、清泉、王盆、大西庄(均为白岸乡)4各村各设一个车间,分管印刷、剪裁、编号、印章各项工作。票卷印成后交总部发行。由于山区交通不便,冀南币的输送主要靠牲口驮运。总部养着10头
骡子,担负内外运输任务。为保卫银行的安全,总部派一个连的部队负责保卫工作,并发给临近村庄
地方武装枪支,协助部队执行保卫任务。
由于军民同心,加上地势险要隐蔽,日本鬼子数次封山扫荡,我冀南银行却一直巍然不动。当时流通于晋、冀、鲁、豫的“冀南币”,就是从这里印制发行的。1943年,伯承、小平在冀南银行第一任行长高捷成陪同下,曾专门来
邢台市视察,称赞冀南银行“地方选得好、职工干得好、
银行券印得好”。1943年秋,
印刷厂奉命搬回黎城,但冀南银行却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一页,也留下了许许多多“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动人心弦的故事。
冀南银行路东行
1939年9月中旬,冀南银行总行派胡景同志等一行17人,带着准备发行的冀南银行钞票从
太行区黎城县
南陌村起程,到冀南区抗日根据地去,准备开辟建立冀南银行路东行的工作。10月15日在驻地
南宫市宣布冀南银行路东行(后改为冀南区行)成立开业。10月15日,设在太行黎城县小寨村的路西行和设在冀南区南宫县的路东行同时宣告成立,并发行冀南银行
银行券。路东行由冀南行政主任公署领导,路西行即冀南银行总行,由八路军总后勤部领导。冀南银行总行的首任行长为高捷成。冀南银行的第一版钞票是2角券
辅币,在太行区印制,因质量未达到标准,没有正式发行。为了应急,委托
晋察冀边区银行代印了一批1元券,图案为
颐和园铜牛。不久冀南银行自己印制的各种版别的钞票相继问世,成为边区的本位币。
1940年3月,冀南银行路东行决定成立县支行,
威县第一个成立,此后逐渐成立的县支行有清江、
广宗县、清河、
新河县、
南宫市……等,到1940年底已有8个县支行。县支行的任务有以下几项:一、统一市场货币。只要敌人不出来扫荡,县行的同志必须到集市上宣传和兑换
银行券。(甚至到游击区和敌占区的集市推行冀南票)。二、收购铜元、
银元、黄金,上交总行。县行中威县收购的铜元、银元最多。南宫县行收购的黄金最多。三、代理金库。四、发放农业贷款。五、清理中国农民
银行贷款。冀南银行路东行的印刷钞票工厂设在邢台威县花町村,对外称作造币局,印制地点处于秘密状态。 (根据《冀南银行九年》等资料整理)
冀南银行壹角,威县造币局制造
历任行长
高捷成
冀南银行首任行长高捷成1912年生。15岁参加了
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担任宣传员。1931年,随林伯渠同志至中央苏区,参加
中国工农红军,毕业于红军大学第一期,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5月14日,敌人“扫荡”
太行山,高捷成在边沿区布置货币工作,途经内邱白鹿角村时,与奔袭之敌遭遇,在突围中牺牲,时年31岁。
赖勤
高捷成牺牲后,赖勤继任行长。
赖勤,1906年生,1943年7月,调任冀南银行总行行长之职。1944年10月,冀南银行和工商管理局合并办公,又兼任冀南银行
太行区行和工商管理总局监察委员,直到1945年6月9日病逝,终年39岁。
陈希愈
陈希愈,1911年7月生。曾任
八路军第129师后勤部政治处宣传科科长,
晋察冀银行办事处主任、副行长,冀南银行副行长。建国后,历任
中国人民银行中南区行行长。2000年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