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壳村是社会发展的一种产物,反映了村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山村历史文化和传统。这种现象的背后不仅是权力监督的不足,也是乡村空洞化的体现,本质上是基层权力的衰败。尽管新农村建设正在大力推进,但由于农药、化肥等价格飞涨,农民收入仍然相对较低,导致许多青壮年离开农村前往城市谋生,从而造成了农村的空壳化。在这种情况下,留在村里的主要是无法参与选举的小孩、民主法治意识淡薄的妇女和老人,他们往往对村务持冷漠态度。此外,由于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些村庄缺乏公共资源配置,村务与村民的利益关联度降低,村委会的凝聚力也随之减弱。因此,一些村民对选举村干部的态度变得无所谓。同时,村干部的薪资待遇不高,这也促使了一些人选择外出务工而非担任村干部。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需要重新构建乡村社会,加强基层权力的监管,提升村民的权利意识,使基层权力能够真正服务于民。
云南省林业部门通过推行“合作股份”来解决空壳村的问题。具体措施包括整合资源入股、资金投入入股和项目合作入股等多种形式。其中,资源整合入股的方式包括评估未确权到户或未均股、均利到户的林地、林木资源,利用村办林场、苗圃以及未分到户或未承包的果园、果木,以及已经均股、均利到户但仍由村集体管理的公益林下的经营权、采集权和景观经营权。资金投入入股则是在获得政府或财政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使用育林基金和植被恢复费支持合作股份,或者将未均山、均利到户的集体生态效益补偿费转化为合作股份股金。项目合作入股则是将现有的林业项目资金,如木本油料产业发展项目、国家造林补贴项目、低效林改造和林下经济项目的补助资金,以及其他未补助到农户个人的项目资金,探索纳入合作股份。
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包括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党组织,实现县乡村三级联动,共同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通过土地出租、集体资产出租、村集体经济入股产业发展盈利或分红等方式,积极探索和发展集体经济。尝试采用土地出租、实物分红等模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同时,发挥村级组织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发展集体经济的内在动力和自我更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