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998年麦丽丝、塞夫导演的中国战争电影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由塞夫麦丽丝执导,冉平编剧,艾丽娅涂们巴森阿斯茹等人主演,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战争电影,该片于1998年上映。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以历史人物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为背景,讲述了其从天真幼稚的小孩逐渐成长为统一蒙古草原的领袖人物的历程。影片以成吉思汗的内心感情为线索,展现了他历经磨难的过程。
该影片获1998年美国费城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电影节金奖、1999年奥斯卡国际电影节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奖提名、1997年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和优秀电影技术奖、1998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骏马奖”故事片“一等奖”、1998年第十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佳华语故事片“金鹿杯奖”等荣誉。
剧情简介
公元十二世纪,诃额仑(艾丽娅饰)被孛儿只斤·也速该(巴雅尔图饰)从蔑尔乞部抢亲到蒙古乞颜部,在各部族仇杀不止的战乱中生下了成吉思汗,而为她接生的是乞颜部世代仇敌塔塔尔族
铁木真年幼时,被父亲也速该当作人质送往翁吉拉部去定亲,而在返回的途中,因受到部落仇敌塔塔尔人的埋伏而去世,他的死亡是由其部下塔里忽台(巴森饰)勾结塔塔尔人造成的。塔里忽台篡夺了乞颜部的领导权,成为了乞颜部可汗,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派杀手追杀铁木真,另一方面,他以躲避瘟疫为借口,率领部众迁徙,却无情地抛弃了诃额仑一家人。
铁木真历经苦难终于和母弟团聚,之后却因为弟弟偷吃了母亲的食物,射杀了弟弟,母亲因此而斥责他。成吉思汗长大成人夺回乞颜部汗位时,妻子弘吉剌·孛儿帖阿斯茹饰)又被蔑尔乞人抢走。铁木真用母亲做人质向札木合借兵,率领军队打败了蔑尔乞人。可夺回的孛儿帖却已经怀上了别人的孩子。铁木真在情感极度痛苦和困惑中,为报父仇杀死了进犯的塔塔尔族铁木真兀格诃额仑告诉儿子,当年正是这个手纹苍鹰的塔塔尔人把他接到人世上来。
铁木真在震惊中,心胸豁然开朗,不仅以非凡的爱心主动接纳了孛尔帖和孩子,也从此抛开了个人仇恨和部族私怨,结束了草原千百年来部族仇杀的历史,实现了蒙古大地的统一与和平。从此,人们称他为成吉思汗
角色介绍
幕后制作
团队组建
塞夫麦丽丝二人都是蒙古族导演,一直倾力于蒙古族的题材,曾拍摄《骑士风云》《东归英雄传》《悲情布鲁克》。
决定用艾利娅当时也是挺复杂的。艾利娅很年轻,可是要演涂们(成吉思汗的扮演者)的母亲,本身对剧组也有压力。塞夫和麦丽丝去找艾利娅谈,他们讲了这个故事,只见艾利娅在那儿“哗哗”地掉眼泪,麦丽丝心想她都明白。回来后还担心艾利娅很瘦,也担心让她扮演成吉思汗的母亲不合适,但事实证明塞夫和麦丽丝是找对了。
在现场时,麦丽丝只要觉得演员的感觉够了就少废话。这种相互吸引是很多的,例如与艾利娅交流时,麦丽丝如果说:“艾利娅,我感觉,感觉在什么地方你好像差了点。”艾利娅会琢磨一下,接着就再来,有时候这么不行就换一个法子来,这么还不行再换一种法子出来,麦丽丝不是一条条地拍,麦丽丝发现什么时候她和艾丽娅的心灵交流到她一看样片,感觉对了就够了。
拍摄花絮
第一场艾利娅扮演的母亲在自己部落被成吉思汗的父亲抢走。第一场的环境可能有很大作用,那天拍摄正赶上“白灾”(大雪)。所有工作人员那天耳朵都冻上了,漫天大雪,一米之外看不出东西,自然环境很严酷,但那戏拍得很好。那一次冻得机器都不转了,“白毛风",草原上叫“铁灾",早晨看见太阳变形了,圆圆的,两个“耳朵”出来了,就是有大风雪要来了。
艾利娅去当人质的那一场戏,她骑上马,麦丽丝说:“艾利娅,你感觉到母性的一种很美的东西,但是我说不清楚,你体会你要去做人质,我要你最漂亮最辉煌的瞬间。"艾利娅骑在马上那样在马上颠哪颠哪,拍得很多,好几个机器拍,她眼中有那种说不清的酸楚,和对自身命运的那种坦荡。
每一次导演都会问摄影、问大家还有没有更好的点子,每一个剧组人员都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而后再争论,再决定。片子拍完了,导演问大家,还有没有点子,大家说:“没了。"那么就这样了。
上映与播出
影片特色
叙事视点
本片是将母子情作为视点来制作的。导演把母亲作为一个“人”,一个真正的母亲来构建其性格。母亲孕育了成吉思汗的生命,在他不理智地射杀弟弟之后是母亲声嘶力竭的训导,在他把弘吉剌·孛儿帖关起来后是母亲训导他要有成熟的心胸。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丰满的人物。诃额伦将作为札木合的人质与铁木真分别时的一场戏可谓是本片的经典,是这部电影中最“纯电影”的段落。电影中的重头情绪需要“蓄”,层层推进,最后推上高潮。仅仅是“人质”这个词就已包含着将生命交付予了危险,这一去生死未卜,铁木真和诃额仑的内心是非常纠结的。在兄弟们争论时伤感已经开始显露,在毡包里,导演分别将镜头给了成吉思汗和诃额伦两次,第一次是近景,第二次是上身特写。之后是铁木真借酒浇愁、母亲正襟危坐任凭仆人为自己戴上头饰。电影会通过声音、服装以及人物的动作来表现仪式感,而仪式代表着庄重与庄严。
画面连接
“英雄的降生”总是富于传奇性。《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几乎运用了十分钟的时间为铁木真的初临人世做铺垫。英雄人物的降生是威震大地的,影片通过蒙古文化元素——马象征了一个传奇人物的诞生,预示了他金戈铁马的一生。一些画面单独存在或许是无意义的,或者可以说意义微小,比如一群人骑马经过,但是电影可以通过蒙太奇使其意义非凡。一群人骑马经过的大全景,将要临产的女人落马,马蹄涉水的近景,俯拍大地上的女人,马蹄的特写,女人产下英雄。本片对英雄降生的解读进行了角色置换,以重点突出马蹄的象征作用,构建了一个敌人为诃额伦接生的戏剧冲突情节。画面的连接简洁生动,节奏把握适当,生成一种广阔无垠中的威慑力量。
画面基调
孤独和悲壮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两大基调。悲壮意味着构图元素丰富,而孤独意味着蕴含的信息量少,前者重在表现具体形式,后者重在表现心理空间。景物与心域的反差越大,画面的表现力就更具张力。其实英雄的内心始终是孤独的,母亲、妻子、民众给予了他作为一个人的力量。在片尾,他将蒙古大地,乃至世界全部的生命包揽在怀,成为了真正的“成吉思汗”。也速该·巴特尔去世后,诃额仑母子被乞颜部抛弃,在荒野上度过了困苦的八年,饥饿、野兽的威胁、无可依靠,归属感尽失。影片在表现这个段落时,赋予画面以孤独、苍茫感。比如在草原晨曦中母亲高举火把在景框的左部等待铁木真归来;蜿蜒的冰川旁孤独的毡包、孩子们吸吮母亲的乳汁、黑暗中母亲与豺属的搏斗等等。导演通过空镜、暗部设计以及光影来完成了这种基调。
生命主题
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结尾,成吉思汗策马去和弘吉剌·孛儿帖相见,而这时的孛儿帖怀抱刚刚出生的孩子独立于河边。这个情节正好出现在成吉思汗痛彻心扉的内心独白之后。土黄色的天、波光粼粼的水面、景框底部的大地,而人非常渺小。导演在处理这段戏时,使用了平行的景别,为主人公提供了思想交汇的空间,其中有大我和小我,有天、地、人。导演通过二人的大远景、远景、中景、近景的交替,最后到反打,来完成人物关系的融合、内心的转变,同时也深化了生命的主题。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作品评价
大众评分
媒体及专业评价
塞夫、麦丽丝的影片一向以草原风光、马上动作、民族氛围,以场面、景观、写意化的造型而形成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在本片中,塞夫、麦丽丝影片原有的优势得到了更为淋漓尽致的发挥,万马奔腾的场面因为声画造型意识的自觉而更为恢宏壮观,金戈铁马的战斗因为蒙太奇手段的加工而更加生动变化,一气呵成的镜头气韵与好莱坞似的零度快速剪辑相互补充,使其场面和动作更加具有节奏感、更加具有旋律感。而与此同时,两位导演的努力和与年轻编剧冉平的合作,使塞夫麦丽丝影片过去存在的某些弱项在这部影片中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叙事方式更加精致,特别是许多情节和细节的设计和构思在写人和达意上都具有相当的深度。(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评)
在“成吉思汗”题材影片中,《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凭其宏大的史诗叙事塑造了一个经典。但是“这个经典不会是绝对的系统,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事物,它也可以重新开放、重新解释和重新塑造”。是首次使这位历史伟人通过影像进入世界视线的电影。《一代天骄成吉思》虽是一部以讲述历史人物为基础的史诗风格电影,但是导演摆脱了现实主义的观念和形式,对固有的叙事准则进行反叛,运用多种修辞法讲述了一个象征性和风格化的故事,并激励出一种集体的情感,使电影发散出浪漫主义的美学特征。(中国第一位蒙古族电影学女博士娜日娅评)
影片民族特色显著,其 中对母亲形象的着力描绘,使得片子更人性化、更具有人情味 ,母亲身上的宽容、博 爱,代表着草原人民对爱、生命和价值的独特理解。和以往的历史价值观不同,影片唤起了人们对成吉思汗的重新评价,这也意味着人们重新理智认真地看待整个民族历史,重新认识并找回自己的历史。(暨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肖俊评)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以形像的鲜活叙事填补了历史叙事的不足,融历史叙述中的“宏大叙事”和“私人叙事”为一体。用大量的运动镜头表现规模宏大壮观激越的战争场面,如部落之间的争战,还对抢亲习俗、葬礼场面和神话崇拜长生天等具有民族奇观性的文化礼仪加以关注,从而向观众提供了一份历史文化语境的真实,也就消除了一部分观众因对历史的过分笃信造成的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抚慰了历史学家的敏感。(陈洪均评)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角色介绍
幕后制作
团队组建
拍摄花絮
上映与播出
影片特色
叙事视点
画面连接
画面基调
生命主题
获得荣誉
作品评价
大众评分
媒体及专业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