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镇位于
织金县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22公里。板桥镇的行政区域面积为66.7平方千米,辖13个行政村,135个村民组。根据2021年6月25日织金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板桥镇常住人口数为14009人。
建制沿革
明代时期,板桥镇境域属陇胯则溪。
民国初期,属北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十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七区多
永保联保二保。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分别属
复兴镇、德普乡。
1950年1月,属六区。
1958年9月,成立火炬公社。
1959年1月,改管理区。
1961年2月,复为公社。
2016年,撤销板桥乡,设置板桥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板桥镇辖13个行政村:玉龙、红光、箐龙、白果、龙井、跃进、幸福、永久、和平、永兴、中心、兴发、
富阳区,下设13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板桥镇辖3个社区、1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永久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板桥镇地处
织金县西北部,东与
八步街道接壤,东南邻
绮陌街道,西南连
中寨镇,西北接
以那镇。
地形地貌
境内地势东南高,
西北低,海拔高度在1340米左右。地形分为南面的富阳村和兴发村、西面的箐龙村3个行政村大多为山地、丘陵,其余的玉龙、红光、白果、龙井、跃进、永久、幸福、和平、永兴、中心10个村大多为水田坝子。
气候
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14.4℃,平均湿度77.0%,年平均降水量940.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217.8小时,无霜期年平均220天。
水文
一条河从富阳村一出水洞流出,经中心村兴发村、永久村、和平村、跃进村、龙井村,向南流出。程家河是该河流上游,底那河是该河流下游,全长15千米;另一条河是
多吉河,流经箐龙、红光、白果等村,在新桥与底那河交汇,全长8千米。这两条河便是板桥镇境内有两大水系,它们交汇后向南注入洪家渡库区。
自然灾害
板桥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雹灾、风灾、冻雨等。最严重的一次雹灾发生在1979年,时间约为30分钟,冰雹直径在4—5厘米之间。最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2010年下半年—2011年上半年,期间降雨量为150毫米,大部分农作物颗粒无收,玉米减产2500吨,水稻减产3100吨。
自然资源
板桥镇境内地下矿藏主要是低硫煤、
重晶石。耕地面积17658亩。
人口
板桥镇常住人口数为14009人,其中包括
汉族、
水族、
布依族、
苗族等多个民族。
经济
综述
板桥镇的主要经济活动为农业,境内有煤矿资源。2011年,板桥镇财政总收入为1122.3558万元,工业企业数量为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个。
农业
2011年,板桥镇生产粮食9759吨。
板桥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板桥镇生猪年末存栏4120头,牛年末存栏2145头,羊年末存栏456只,家禽饲养量21692羽。
工业
2011年,板桥镇有大水洞煤矿1座,年产值1595万元;水厂1家,年产值130万元;
石灰岩矿1座,年产值192万元;砖厂1家,年产值700万元;煤矿1座,年产值150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
板桥镇有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育资源覆盖从幼儿园到初中的各个阶段。
医疗卫生
板桥镇有卫生院、
村卫生室和门诊部等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文化
板桥镇因境内历史上建有板桥而得名,当地居民保留有唱山歌等传统文化活动。此外,板桥镇还有有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
体育事业
2011年末,板桥镇有学校体育场地7处。1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0%。
社会保障
2011年,板桥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户,人数15人,支出4.1652万元,比上年增长59%,月人均231.4元,比上年增长59%;城市医疗救助128人次,支出10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16户,人数4161人次,支出449.4万元,比上年增长30%,月人均90元,比上年增长3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2万元,比上年增长5%。社会福利费7.3万元,比上年增长64.91%。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3658人,参保率96.72%。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板桥镇有
邮政代办所1个,征订报纸、期刊450份(册)。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00门,固定电话用户26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98%。移动电话用户1.5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20户。
交通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