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原名《寻父记》,
陈登科著,1964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小说以1954年冬到1955年春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为背景,通过
淮北市一个落后乡村生产自救,走互助合作道路的描写,表现了50年代中期我国农村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的斗争,歌颂了农村基层干部和贫下中农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的革命英雄主义。小说情节有两条矛盾线索构成,一是黄泥乡贫下中农与富农分子黄龙飞、投机倒把分子杜三春和黄三等人的矛盾斗争;二是党内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的斗争,这一斗争在如何领导黄泥乡群众战胜灾荒的问题上,尖锐的表现出来。
新中国成立至一九六六年,是我国长篇小说创作出版的一个高潮期。十余年间,有大批作品问世,其中数十部影响广泛,极一时之盛。这些作品坚持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和原则,以满腔热忱和质朴的表现方法,讴歌了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代表了那一时期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以特有的魅力,影响了几代读者,经历了时间的淘洗,流传至今。
陈登科 (1919~1998),江苏涟水人,中共党员。1950年毕业于中央文学研究所。曾任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清明》主编,
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
中国文艺网第四届委员,中共八大代表,全国第三、五、六、七届人大代表。1938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
活人塘》、《杜大嫂》、《黑姑娘》、《雄鹰》、《
淮河边上的儿女》、《移山记》、《风雷》、《赤龙与丹凤》、《破壁记》(合作)、《顾祝同外传》、《三舍本传》(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百岁图》,散文集《坎坷集》、《
俯仰集》,电影文学剧本《
柳湖新颂》、《卧龙湖》(合作)、《风雪大别山》(合作)、《柳暗花明》、《徐悲鸿》(合作)等,出版文学作品16部,600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