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昌,中国工程院院士,二级研究员。是国内放射
毒理学及辐射防护的创始人与开拓者之一。在推动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促进相应学科的发展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余名。参加编写《辐射生物学》等 6本专著。译有10多部英、俄文专著。发表科研学术论文 100余篇。
人物简介
姓名: 吴德昌
性别: 男
最终学历: 学士
技术职称: 教授
工作单位: 工业卫生实验所,科学顾问
单位所属机构: 高等院校
是否院士: 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27年10月22日生于北京市。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49年9月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助教、讲师。1956年赴
苏联进修,次年回国。1994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毒理学会理事长。曾任辐射防护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专门委员、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中国政府副代表、总后勤部卫生部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1958年主持筹建中国第一个放射毒理实验室。对放射性裂变
核素损伤特点及其危害评价,从理论创新与实际相结合上做出重大贡献,并提出一套有效的防护措施。参与国家
核电站等核设施的安全决策,组织全国9个单位百余名科技人员协同攻关,圆满完成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核事故受照射人员的应急医学处理”和“安全法规”研究。吴德昌院士长期从事辐射致癌为中心的
细胞、分子毒理学研究,是我国著名的放射毒理学与辐射防护学家,国内核学科创始人与开拓者之一,主持筹建了中国第一个放射毒理实验室。在从事核能应用与医学防护研究的40多年里,他凭着对党和国家的满腔笃情和真才实学,和同事首次阐明了
核弹落下灰危害的特点,在落下灰危害防护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水平;他开创了吸入危害及防护的研究,在理论上有重要创新,为保障
中核集团的安全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在核事故应急医学处理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保证我国
核电站按时运行及核安全方面成绩显著,研究成果已装备核电站、
核潜艇、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及核试验等核设施,对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长
放射毒理与辐射防护学家——吴德昌院士祖籍江苏武进(今
武进区),1927年10月22日生于北京。幼年父亲因病早逝,但慈母身体力行的教育使少年时代的吴德昌养成了好学上进、勤奋读书、勤俭节约的好习惯。1945年以优秀生的荣誉从北京的育英中学(又名第八中学)毕业,接着又以优异成绩被
北京大学和
台湾辅仁大学化学系录取。在北京大学著名教授们的教导下,于194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这时面临全国解放、百废俱兴的局面,他曾以满腔热情领队到天安门广场欢迎解放军入城;他更以求知似渴的态度积极参加了中央举办的“京津大学暑…
专业领域
辐射防护
研究成就
1992-1995,
环磷酰胺诱发SHE
细胞恶转中细胞, 分子机理,主要成员
1980-1991,吸入
二氧化钚所致损伤的理量关系研究,主要成员
1985-1991,核事故的应急医学救治及安全法规的研究,主要成员
1991-1994,α粒子诱发SHE细胞恶性转化的机理研究,主要成员
1992-1995,辐射诱发大鼠
气管上皮细胞恶转中细胞, 分子,主要成员
人物作品
军事医学科学院前院长、该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前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德昌研究员科技文选集的第二部(第一部:辐射危害与评价,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主题是辐射致癌效应与机理,共选录了吴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在此方面的学术论文80篇,绝大部分论文是2000年以来发表的,内容涉及辐射致癌的实验模型、辐射致癌相关基因、辐射致癌的
基因组不稳定性相关机制,以及辐射致癌的相关信号转导机制。这些学术论文是吴德昌院士及其领导的团队在辐射致癌相关国际前沿领域的学术探索和科学实践的结晶,研究成果部分体现了辐射致癌研究的国内外最新进展。为完整展示吴德昌院士在辐射致癌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该文选集也收录了第一部文选《辐射危害与评价》中的少量相关论文。
本文选集可供相关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有关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目录: 第一部分 辐射致癌的实验模型
1.辐射致癌的实验研究
2.辐射致癌危险评估的现状、问题及展望
3.及子体辐射生物危害的研究
4.x线辐射体外诱发大鼠肺成纤维细胞恶性转化
6.α粒子诱发大鼠
气管上皮细胞体外恶性转化的实验研究
7.Effect 0f transformation induced in vitro by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C0—60 gamma mys and 3一methylcholanthrene on.human embryo lung cells
8.Neoplastic transform~ion and cytogenetic aberrations of rat tracheal epithelial cells induced by a particle irradiation
辐射
9.α粒子诱发BEP2D
细胞转化过程中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0.238Puα仅粒子诱发人
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转化的初步研究
11.α粒子照射诱发BEP2D细胞恶性转化模型的建立
第二部分 辐射致癌相关基因
13.The study on related genes in the neoplastic transformation of immortalized human fetal tracheal fibroblast cells induced by irradiation
14.nm23参与α粒子辐射致大鼠
气管上皮
细胞恶性转化的原发过程
15.α粒子诱发转化人
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中p53基因的突变特点
16.仅粒子诱发人胎气管永生化纤维细胞恶性转化相关基因的分析
17.α粒子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转化相关基因的分离与
克隆18.α粒子辐射致大鼠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相关基因的克隆
19.Annexin I在仅粒子转化细胞及
肺癌组织中高表达
20.Annexin I基因转染对BEP2D细胞生长的影响
21.
生物素标记文库筛选与cDNA快速终末端扩增技术克隆HRNT-l新基因
22.ANX I在原发性肺癌及BEP2D转化细胞系中的表达(英文)
24.α粒子诱发人支气管永生化上皮细胞转化前后
蛋白质组变化的初步研究
25.蛋白质组学技术识别Maspin在支气管上皮永生化细胞和恶性转化细胞中的差异表达
27.SAGE方法分析永生化BEP2D细胞及α粒子诱发恶性转化BEP2D细胞的基因表达
28.α粒子诱发BEP2D细胞转化过程中
肺癌相关基因表达的cDNA M.icroarray研究
29.α粒子诱发人
支气管上皮
细胞恶性转化不同时期差异表达基因cDNA文库的构建
30.BEP2D细胞和R15Hp35T-2细胞中60个肺癌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
31.Expression pattern of lung cancer related genes in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BEP2D
32.LD—RTPCR:a new method for。labelling tr\'ace cDNA microarray probe
33.BEP2D
细胞恶性转化不同时期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34.联合应用SSH和cDNA Microarray筛选
肺癌相关基因
35.MTAP在人BEP2D细胞辐射致癌模型和肺癌中表达研究
37.微丝相关新基因hHlBRKl相互作用
蛋白质的鉴定
38.利用cDNA微阵列-CGH筛选
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扩增基因
39.人微丝相关蛋白hHBRKl突变体的亚细胞定位
40.α粒子诱发人支气管上皮
细胞BEP2D癌变克隆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41.α粒子诱发人BEP2D恶性转化细胞的亚克隆及
脱氧核糖核酸链断裂修复研究
42.仅粒子诱发BEP2D细胞恶性转化中DNA修复基因DNA-PK的表达和突变分析
43.Decreased efficiency 0f gamma—ray—induced DNA double—strand break rejoining in malignant transfor~nants 0f human br()nchial epithelial cells generated by alpha—particle exposure
44.α粒子诱发转化人
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P2D中xRcc5等基因的突变检测
45.α粒子诱发BEP2D细胞癌变系的
脱氧核糖核酸断裂重接修复缺陷与XRCCs修复基因mRNA表达研究
46.DNA修复与人类疾病研究进展
47.辐射诱导基因LRIGx的
细胞周期特异性表达及编码产物同源性分析
49.Spindle
Check Point软件技术公司 and apoptotic response in alpha-particle transformed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50.
脱氧核糖核酸依赖蛋白激酶在人
支气管上皮细胞癌变株和
肺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
51.肝胆肿瘤组织中DNA依赖蛋白激酶的表达及意义
52.DNA依赖蛋白激酶
催化亚基与细胞周期蛋白T2相互结合的鉴定
54.辐射致癌效应与机制
第四部分 辐射致癌的相关信号转导机制
55.在BEP2D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TGF—β1对Smad7表达的调节
56.Responsiveness of smad7 gene to TGF一8l in the tumorigenesis
57.TGF-β1在人
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
58.Smad7基因在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的促增殖作用
吴德昌著作
59.辐射诱发BEP2D恶性转化中Smad7对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调控
60.辐射诱发
细胞恶性转化时Smad7基因表达对细胞生长抑制效应的调节
61.Smad7基因的
克隆、表达及对c—myc基因的调控
62.Smad7基因过表达的促增殖作用机制探讨
63.Smad7基因沉默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64.Overexpression of Smad7 gene on cell proliferation
65.Smad7基因对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水平的调控
66.Smad7对Smad2、Smad3、Smad4核转位的抑制作用
67.BEP2D
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Smad7基因对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
68.Smad4分子在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
69.在
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Smad7表达变化对TGF—BR、SMADs及STRAP蛋白的影响
70.TGF-β1以受体和Smad7依赖的方式活化ERK
71.Activation of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by TGF—B l via TβRⅡand Sinad7 dependent mechanisms i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BEP2D cells
72.Conditional loss of PTEN leads to precocious development and neoplasia in the InaInmary gland
73.PrEN deletion leads to up-regulation of a secreted growth factor pleiotmphin Li G.etal
74.一种抑制多效生长因子表达的小干扰
核糖核酸及其应用
75.多效生长因子基因沉默抑制PTEN基因敲除
细胞的增殖
76.多效生长因子(Pleiotrophin)基因沉默后的基因表达谱初步分析
77.多效生长因子Pleiotrophin相关基因的
生物信息学分析
78.I~FEN基因敲除对Peroxiredoxins表达和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80.肽类生长因子活化Akt激酶依赖于H2O2的生成及FrEN的存在
社会职务
吴德昌连续16年担任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专家委员,并先后担任
国际原子能机构、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顾问,以及联合国原子能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中国政府副代表,参与国际重要研讨会和重要文件、报告的起草、评审;吴德昌曾任中国毒理学会理事长、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学会主任委员、辐射防护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成员、国家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议组成员等20多个重要学术职务。
吴德昌还是党的十四大代表、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取得包括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在内的10余项科研成果。
1991年获国家“七五”科技攻关个人突出贡献奖。
1994年10月起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人物评价
吴德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热爱祖国,胸怀人民,治学严谨,勇于攀登,敬业奉献,品德高尚,具有崇高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是值得学习的楷模。——中国工程院评
吴德昌是
中原地区国内放射毒理学及辐射防护的创始人与开拓者之一,在推动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促进相应学科的发展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常州日报评
吴德昌是中国著名的放射毒理与辐射防护学家,也是中国防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其科研成果卓著。他竭尽毕生为中国防原医学和放射医学防护学科发展、为原子能和平利用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
周平坤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