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粽子是
广东省一带的传统名点,属于
端午节食俗。甜润爽口,其色、香、味俱佳,深受潮人的喜爱。主要原料为糯米、鸡肉、香菇、虾米、
鹌鹑蛋、板栗、红豆、
白果仁、
酱油、
白糖、砂
茶粉、盐、
粽叶、粽绳等。
4、红豆用高压锅压半个小时,过滤水分,压碎,下油、白糖炒成
红豆沙。
6、洗净
粽叶及粽绳,取1张粽叶,在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在漏斗中舀入豆沙、甜糯米、
白果仁,再放入咸糯米、香菇、板栗、
咸蛋黄等馅料,再加上鸡肉填满,接着将多余的粽叶折回盖住漏斗包裹好,用绳子在粽腰处扎紧打结,做好后放入锅中,用中火蒸20分钟即可。
用糯米浸渍后用手工推
杵磨磨成粉浆,配入捣碎栀子(民间多称
枝子或
栀子)浸泡滤渣成为黄色药液,然后又再用铺姜碱液拌匀(铺姜是潮汕通称的青草药,晒干煅成炭末,浸水滤渣取液),时下因加工工序麻烦而难得,故常用碳酸氢钠(苏打粉)加入浓茶水与糯米浆(粿浆)搓匀盛放入蒸笼炉火蒸熟,便成为黄色晶莹润滑的香喷喷优质栀粿。吃时蘸粘着白砂糖。美食,甜润爽口,凉喉解渴,其色、香、味俱佳,深受潮人的喜爱。
端午时令气候炎热,
仙客来菌蝇滋生,病邪袭人,在缺医少药的岁月,古人采取“时节做时粿”的既美食又防病的科学加工制作粿食方法,以达到“时令防时病”的目的,时代
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记载:
栀子,清热泻火,除烦解郁,凉血解毒,主治胃中
上火,泻
三焦火,除时疾热,去热毒风等功效。潮汕人家
端午节食
栀粿,清积热,祛疫疾,助消化,称得是时令的保健粿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