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秦王府城墙遗址
陕西的明朝城墙遗址
明秦王府城墙是西安的明藩王府邸,也称秦王府,位于现陕西省人民政府及新城广场。呈南北长方形,南北671米,东西408米,周长2158米,现四墙还残存城墙遗迹。府城的四周原开有四门,分别为,东体仁门、西尊义门、南端礼门、北广智门。
明秦王府城墙遗址于2003年9月24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布保护范围为:城墙及其基址四面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的四面外延5米。
2020年8月8日上午9时27分,位于新城区新城广场西侧,于2009年实施的明秦王府城墙遗址修复保护砌体约20米发生塌,造成一辆公交车、三辆轿车受损,四名群众被坍塌时溅起的砖石擦伤。经当地有关部门初步勘察判断,原明代城墙夯土并未受到破坏,坍塌部分为原城墙遗址新筑保护性土体和东北侧外包砖砌体;坍塌原因则为受近期连续大雨影响所致。
秦王府布局与历史沿革
明朝统一中原地区后,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4年)将其次子朱樉封为秦王镇守西安市,并指令西安府长兴侯耿斌文和指挥使史英修建西安城墙和秦王府。历6年,于洪武九年(1380年)营建完毕,洪武十一年(1382年)朱正式来西安就藩。秦王府也就成为历代秦王居住、办公之地。
明末,1643年底,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占西安,俘获末代秦王——朱存枢,结束了秦王在西安长达270年的统治,并在秦王府成立了大顺农民政权。
1645年,清人入陕后,拆除了秦王府内所有的建筑和东、西、南三门,将秦王府改建为八旗教武场。
1921年,冯玉祥西安市修建督军府时,拆掉内墙的包砖用于修建督军府等处。
民国时期,秦王府有成为陕西省军政活动的重要场所,现还存黄楼、西安事变指挥所等遗址。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为陕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
现存城墙遗迹
南面城墙:在四面城墙中南面城墙保存应该属最好。南新街于新城广场接口东西两侧有已进行砌砖修复后的两端城墙,长300米左右,另在东段残存两端夯土墙,分别为广场小区前残存长7、8米,厚1米多一段和东亚银行院内残存3米左右一段,两端残存夯土相距30米左右。
东面城墙:紧邻皇城东路,南从省政府幼儿园起、北至西安市人民体育场西门止,有两端保存较完整夯土墙,各长150米左右,中间间隔10米,为省政府后勤中心大门,城墙下部有修复砌砖。
北门城墙:北门城墙较隐蔽,都隐藏在居民小区和省政府办公楼之间。在省政府北门两侧发现两端,东侧夯土长约20米,西侧夯土长约50米左右,下部有后来修复的砌砖。根据《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二期《明秦王府北门勘查记》记载,1995年之前,应该还残存原广智门东墩台,此次没有发现,估计改造省政府北门时勘查后就已经平毁。
西面城墙:夯土基本不存,但是内侧砌砖保存较完整。
2003年,明秦王府城墙遗址被列为为陕西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
概述
秦王府布局与历史沿革
现存城墙遗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