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村乡
浙江淳安县辖乡
郭村乡位于淳安县西部,东、南、西三面与梓桐镇姜家镇浪川乡接壤,北面与安徽省交界。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兼营林木、茶叶、蚕桑。乡境社会稳定,综治工作连续两年被评为市、县级先进;土地管理工作成效显著,获县1998年度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专项整治工作一等奖和土地管理工作三等奖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两年进入县一类乡镇行列。
乡村简介
郭村乡于1992年9月由原沈乡和郭村乡合并而成,辖11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员会。全乡幅员面积57.7平方公里,总人口10858人。现在已经并入姜家镇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下辖村简介
赤城村 郭村村 章村村 夫畈村 沈畈村
潘家村 叶祀村 浮林村 马安村
银峰村 东山下村 白坪村
历史沿革
清代和民国时期,属瀛山乡。解放初期为郭村乡。1950年分属郭村、夫畈两乡;1956年腰盘、宝石两乡并入郭村乡;1958年,郭村、夫畈组建郭村公社;1961年,分设郭村、夫畈公社;1965年,夫畈、郭村合并为郭村公社;1982年又分设为郭村、沈畈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92年郭村、沈畈两乡合并为郭村乡。
基础建设
1993年,投资15万元拥有30个摊位的郭村贸易市场建成使用。1994年,投资 20余万元开通程控电话,成为淳安县第一个开通程控电话的乡。1995年,投资83万元建立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22个行政村安装有线电视。1998年,投资100万元兴建移动通信发射台一座,通信质量明显提高,投资40万元实施村村通机耕路工程;1998年,长70米、宽45米、高65米、总投资18万元的巨源大桥工程正式启动,至年底,大桥主体工程完工;1998年10月10日至11月4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在该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二轮土地承包试点工作。?
交通方式
叶祀村至沈畈村机耕路全长3100米,狭窄陡峭、崎岖不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极为不便。1998年8月5日至12月23日,叶祀村干部群众筹资17?6万元对该路段进行全面拓宽整修,开挖土石方5109立方米,砌方3626立方米,路面拓宽至4?5米,实现客用中巴车通行目标。?
经济建设
2001年郭村乡示范推广优质酿酒高粱“泸杂四号”1000余亩,并完成了“泸杂四 号”高粱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试验,成功蓄留了再生高粱100余亩,不仅首次尝试了农产品的订单生产,还引来了一批高粱购销大户,在高粱的生产和销售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郭村乃至万州区发展高粱生产奠定了基础。今年郭村乡政府,把发展优质酿酒高粱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重点,在高粱生产上出“重拳”,做大高粱产业,力争抓出特色,抓出效益。
1、政府重视,责任落实
去年下半年郭村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深入农户、田间和市场,对高粱的生产、销售情况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了高粱的产销形势和种植效益,提出了做大郭村高粱产业的决定。今年,成立了高粱生产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张春燕任组长,乡长李亨禄和副乡长谭一玩任副组长,负责组织、规划、发动、宣传等工作,政府其他住村干部和农技站职工为成员,负责推广面积的落实、试验示范的实施、生产技术培训、指导等工作。把高粱生产纳入农业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政府领导和住村干部每人交风险金200元,完成任务加倍奖励,完不成任务扣掉风险金。
2、及早发动,落实规划
去年10月上旬,郭村乡政府利用永丰村成功蓄留再生高粱的实例,召集村、组干部和部分农户召开了再生高粱生产现场会,通过现场测产,给农民算细帐,宣传高粱的生产潜力、种植效益和市场前景,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政府还通过各种大小会议、广播、黑板报和住村干部下村等多种渠道宣传引导农民自觉调整结构,种植高粱。春节一过,郭村乡政府就根据农民的要求和全乡的具体情况作出了统一规划,计划全乡种植高粱3500亩,推广“泸杂四号”2500亩,蓄留再生高粱2500亩,以中洋、加庆、桐林、晋家、炸艾、柏木、永丰、关子等村为重点发展郭村的高粱产业,并在永丰、关子、中洋、柏木建成高产示范片1000亩,其中中心示范片100亩。于3月10日以前,乡农技站已将种子、拌种药剂、技术资料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住村干部和农技站干部逐村、逐户督促检查,指导农民搞好高粱生产。截止3月21日,全乡高粱播种面积已达95%,高产示范片已全部播种。
郭村乡
3、抓试验示范,以点带面
在抓高粱生产工作上,郭村乡政府十分重视高粱的试验示范,承担了重庆市农技站的高粱配套技术研究试验4个,规划落实了1000亩“泸杂四号”高产示范片,做出样板,以点带面,提高郭村高粱生产水平和高粱生产的科技含量。对高产示范片分布的关子、永丰县、中洋、柏木四个村,乡农技站实行全程技术服务,全部推广“泸杂四号”良种,完全按技术要求种植,净作面积达50%以上,100%蓄留再生高粱,示范片平均亩产达450公斤以上,中心示范片平均亩产达550公斤以上。
4、重抓配套技术的到位落实,提高高粱的产量效益
为了改变农民的传统种植习惯,推广应用高粱生产配套技术,提高高粱的产量效益,乡政府减少了农技站职工的其它事务性工作任务,要求农技站全力抓好以高粱生产为重点的技术培训、指导工作,从2月中旬以来,乡农技站全体职工在乡政府领导带领下,深入各高粱种植村、组和农户,落实任务和种子,开展高产技术培训、指导,确保高粱生产技术落实到位。
全乡高粱播种基本结束,全面实行了地膜育苗和药剂拌种。
旅游景点
瀛山书院遗址位于郭村乡上郭村东北1公里,是一始建于北宋年间的读书、讲学的古书院遗址。
宋淳熙年间著名理学家朱熹访詹仪之,往来论学于此。今存半亩方塘,得源亭和大观亭(均系后人重修),以及诗碑(清代)等文物。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熙宁年间,始建于郭村乡上郭村马里凹右侧山包上,初名“双桂堂”。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詹安曾孙詹癸居殿试第一(状元),遂以“益瀛”之意,易双桂堂瀛山书院。建大观、得源、登瀛三亭,凿方塘、辟花园、架登瀛桥,颇具规模,为当时文人学士云集之所。至明代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书院倒塌,知县周恪重建24楹,并于院后建祠,以祀朱熹(朱熹),虚舟(詹仪之)二先生,又于六塘旧址建亭。民国十年(公元1920年)捐资修建。1962年淳安县人民委员会拨款维修一次。尔后墙欹瓦毁,渐就倾。今存半亩方塘和大观、得源二亭(注:二亭系民国十二年,即公元1922年重建),尚可辨识旧貌。
朱熹于瀛山书院讲学期间所赋《方塘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的名篇,清新活泼,富有哲理,至今脍炙人口(注:今存清代诗碑为《方塘诗》,《千家诗》、及《宋诗词选》载为《观书有感》)。朱熹等人所探讨的“理气关系”、“格物致和”、“知行合一”等,提出了相当深刻的辩证法观点,对我国理论思维的发展有过积极的影响,在人类认知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淳安县人民政府于1982年3月16日正式行文,将瀛山书院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附近的方塘村,旧有朱熹百琴楼,已,朱熹所书“三瑞崖”匾额犹存。
文体活动
一浪高过一浪的“加油”声从郭村乡小学体育场内传出,很多居民都被吸 引到场观战,由该乡政府机关、卫生院、学校等参赛队参加的篮球循环赛落下了帷幕。
围绕“迎奥运会、展风采”这个重头戏,郭村乡今年广泛开展了多项文体活动。年初,乡政府就对此进行了专门部署,并落实了活动项目、场地、必要器械、物资及工作人员等。同时,还为乡文化活动中心确定了专门场所,购置了相关设备及运动器具、服装等。
之后,各项文化、体育活动陆续开展:广大干部职工利用休息时间,参加了象棋、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场镇居民每晚都要到指定的地点进行"激情大家唱";文化活动中心随时开展读书、阅报等活动。
乡政府组织举办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各乡属单位积极报名参加,经过淘汰,4支队伍进入了最后的循环赛。仅篮球运动会一项,参赛运动员就达到了140多名,观众数千人。通过一系列文体活动,该乡有效调动了辖区各单位干部职工以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融洽了干群关系,风正、劲足、气顺的局面正逐步形成。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乡村简介
人口数据
下辖村简介
历史沿革
基础建设
交通方式
经济建设
旅游景点
文体活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