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房战斗
八路军突破日军合围的第一次大规模反击战
陆房战斗,也叫陆房突击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第115师初到山东省后,以弱势兵力和装备战胜日军合围的第一次大规模反击战,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的一次成功突围战。
1939年5月10日,八路军115师师部、主力第686团以及地方党政机关3000余人,在东陆房一带与日军5000余人遭遇,随即发生了陆房战斗。115师在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指挥下,凭险据守,予以日军沉重打击,经过一天激战,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傍晚时胜利突围。
陆房战斗是抗日战争防御阶段末期,为巩固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它粉碎了敌人的合围,保护了抗日力量,从此,山东抗日战争出现了新的局面,并再创八路军历史上以少胜多机动灵活的战例。
战争背景
1938年12月初,中共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为增强山东省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骨干力量,令第115师进入山东。
1938年12月,第115师师部率第686团由晋西出发,经豫北东进,于1939年3月初,到达山东省城、郓城县地区,首战樊坝,歼郓城伪保安团800 余人。
1939年3月,八路军第115师在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的率领下进入泰西地区,与山东纵队第六支队和八路军津浦支队会合,打开泰西抗日局面。继而进入运河以东、泰山区以西地区,同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的津浦支队及山东纵队第6支队会合,扩大与巩固了泰(山)西根据地。
战争经过
1939年5月初,日军从泰安市肥城市东平县汶上县宁阳县等17个城镇,调集日伪军8000余人,坦克、汽车百余辆,火炮百余门,由第12军司令官尾高龟藏指挥,分9路围攻泰西抗日根据地,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决战。
1939年5月2~8日,日伪军先后“扫荡”东平、汶上地区,9日开始向肥城、宁阳间山区推进,10日各路日伪军继续实施向心推进,紧缩合围圈。同日,第八路军第115师令第686团主力掩护机关、部队分路突围。当夜,除山东纵队第 6支队顺利突围外,师部、津浦支队和地方党政机关共3000余人未能突出包围圈,被迫在陆房周围纵横各约10公里的山区,凭险据守,待机突围。
1939年5月10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主力第六八六团以及地方党政机关3000余人,在东陆房一带与日军5000余人遭遇,随即发生了著名的陆房突击战。一一五师在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指挥下,凭险据守,予以日军沉重打击,经一天激战,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傍晚胜利突围。本次战役,粉碎了敌人的合围,保护了抗日力量,从此,山东抗日战争出现了新的局面。
1939年5月11日拂晓,日伪军在炮火掩护下全线发起进攻,八路军被围部队沉着应战,以突然、猛烈的火力,打退日伪军数次冲击,坚守了阵地。
1939年5月11日午后,日伪军又集中兵力猛攻陆房地区西面和西南面由第686团坚守的主阵地肥猪山、岈山等制高点,第686团英勇奋战,全天打退日伪军9次冲击;在陆房以北、以东,津浦支队和师特务营也打垮了日伪军多次冲击;师骑兵连奇袭了陆房东北安临站的日伪军。在西北部,日伪军200余人突破阵地,进抵陆房附近。津浦支队和第686团密切协同,以迅猛的反冲击,击退突入之敌;东南部的日伪军,突入孟家村附近受阻。
1939年5月11日黄昏,日伪军畏怯夜战,停止攻击,收缩兵力,包围监视,企图次日再度进攻。
1939年5月11日22时许,八路军被围部队利用夜暗,分路实施突围,至12日拂晓,顺利地突出了日伪军包围圈。第686团掩护第115师师部转移到东平县无盐村;津浦支队掩护中共鲁西区委、泰西地委转移到大汶河南岸。
战争结果
此次战斗,日伪军伤亡大佐联队长以下1300余人,围歼八路军的企图完全失败;八路军伤亡200余人,胜利地突出重围,为坚持泰西根据地,打开山东省抗战局面保存了骨干力量。
历史意义
陆房突击战是抗日战争防御阶段末期,我八路军主力部队初到山东之后进行的第一次战役性战斗,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为巩固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我军指挥员
八路军第115师代师长陈光,师参谋处长王秉璋,六八六团团长张仁初、团政委刘西元。
目录
概述
战争背景
战争经过
战争结果
历史意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