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铁民
中国台湾作家
钟铁民(1941年1月15日—2011年8月22日),台湾作家,客家人。他的创作主要以小说和散文为主,同时也涉足儿童文学和电视剧本。钟铁民的创作内容多以客家农村为主题。曾获得第十五届吴浊流文学奖正奖、赖和文学奖等荣誉。1990年代,他积极参与乡土运动和社会运动,包括编撰乡土教材、办理乡土文学营、参与美浓反水库运动,以及创立第一个农村型的旗美社区大学等,积极推动文学扎根。
人物经历
钟铁民1941年出生于满洲国奉天省的奉天市(今辽宁省沈阳市),后父母迁到北平市定居。1946年3月全家返台。9岁时罹患了所谓的蛀流痰,即脊椎结核,使其一度病倒在床,休学两年。1955年考取县立美浓初中,1958年考取屏东县内埔高中,1959年转学至旗山中学高级部。1960年8月父亲钟理和病逝,当时仅为高中生的他此后与母亲共同负担起维持家计的重担,照顾年幼的二妹一弟就学、成人。1961年7月旗山中学毕业,同年12月21日于《中国晚报》发表第一篇短文《莳田》。1961年3月1日于《联合报》发表第一篇小说《四眼与我》。1963年考取师大夜间部国文系及政治大学夜间部,因身体疾病,注册时未被接纳,直到1964年3月由教育部公文核准,注册成为师大学生。1969年毕业后返乡至旗美高中任国文老师。1974年结婚,育有三女。1997年退休。2011年8月初,钟铁民入住高雄长庚医院接受心导管手术,22日因严重心肺衰竭病逝,享寿70岁。
钟铁民的作品风格继承了他的父亲钟理和,题材多取自美浓客家人的生活,因此被称为“农民作家”。
钟铁民在1979年在美浓创建了台湾第一所纯民间发起的文学纪念馆—平民文学家“钟理和纪念馆”,搜集及保存台湾近、现代作家资料。自钟理和纪念馆从发布筹建起事到建馆完成,皆投注极大的心力,在有限的经费和人力资源下努力地维持纪念馆的营运。1992年开始编辑撰写客家文化语言与文学教材。1994年创设美浓爱乡协进会,为“美浓反水库运动”的灵魂人物,于1998年在大路关恩公庙誓师。后来也参与反对浊水溪口的“国光石化”开发案。1993年开始办理“乡土文学营”、1996年开始筹办高中生“笠山文学营”,扎根年轻人的文学教育。2001年参与建制高雄市第一所农村型社区大学“旗美社区大学”,推动“乡村教育”。
获奖纪录
钟铁民的作品曾多次获奖,包括1984年以《大姨》获得第十五届吴浊流文学奖正奖,1994年以《约克夏的黄昏》获得赖和文学奖,以及2007年获得客家贡献奖杰出成就奖等。
著作出版
钟铁民的主要作品包括《石中的小花》(1965年出版)、《雨后》(1972年出版)、《余忠雄的春天》(1980年出版)、《约克夏的黄昏》(1993年出版)以及《三伯公传奇》(2001年出版)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获奖纪录
著作出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