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坐落在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是广西师范大学最早创建的理科院系之一。现有教职工94人,各类学生1055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684人,硕士研究生276人,教育硕士23人,研究生班学员55人,博士研究生16人。
学院概述
广西师范大学
化学与药学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广西师范专科学校
物理化学专修科,195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并更名为化学系,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5年更名为化学化工系,2003年5月成立化学化工学院。通过与药学学科整合,依托广西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
省部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于2013年6月成立化学与药学学院。在七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学院长期注重教学和科研的全面发展,是目前
广西师范大学综合实力最强的理工科学院,具有重要的学科专业地位。
学科平台
学院现有
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下设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
无机化合物与无机药物化学、生物与药物分析化学、天然有机与药物合成化学、
材料化学与物理、功能
配位化合物化学,并分别形成了以基于中药活性成分金属抗肿瘤配合物、分子基磁/孔材料的设计与调控、金属元素的形态分析、纳米生化分析与单细胞分析、民族药活性成分筛选与结构改造、新能源材料的制备等为核心的特色研究方向。
学院现有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工程、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生物化工、
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等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在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化学)等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
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获得,标志着学院的学科建设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学院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学科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学院从2012开始独立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专任教师63人,其中教授35人,占55.6%,副教授22人,占34.9%,讲师3人,占4.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9人,占77.8%,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9人,占14.3%;共有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49人。学院有“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第七届“
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1人,教育部“
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8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专家”2人,“广西优秀专业技术人员”1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资助计划”人选8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4人,广西“八桂学者”1人,“广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7人,广西“八桂名师”1人,“广西先进工作者”1人。
学院现有“天然活性物质的发现、结构改造与功能”教育部创新团队、“广西分子固体新材料研究人才小高地”和“西南民族药2011协同创新中心”,并且是“广西医药人才小高地”的主要建设载体单位,另有“生命与环境分析人才小高地”、“分子固体新材料研究”两个广西教育厅人才小高地。学院的“天然或合成功能化合物创新研究团队”是首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之一。
办学条件
学院办学设施齐全,建有9700 平方米的办公及基础实验室大楼和5500平方米的
省部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实验大楼。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010年8月获批成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生物
无机化合物与
配位化合物、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生命过程与环境分析三个实验室为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是广西首批科技创新金源单位。重点实验室拥有高分辨液质联用仪、X射线单晶衍射仪、500 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SQUID磁测量系统、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时间分辨荧光光谱仪、圆二色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电喷雾质谱仪、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毛细管电泳仪、元素分析仪、流式细胞仪、多功能酶标仪等大中型仪器设备60多台套,设备总值近4400万元。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是2006年10月广西区教育厅首批确认的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建设,实验教学中心的软硬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始终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构建了先进的实验教学平台,现有各种功能的专业实验室22个,面向
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化学等8个专业开设各类实验课程16门,每年给约1800名本科生开设实验教学课。
本学科拥有大量专业特色资料,藏书量共6.1万册,其中中文图书4.2万册,外文图书1.9万册;中文期刊72种,外文期刊107种;有中文电子图书8.3万册,外文电子图书1.2万册,中文电子期刊3600种,外文电子期刊1600种。拥有各类数据库23种,其中包括ACS全文期刊库、Wiley-Blackwell全文期刊库、 RSC全文期刊库、Elsevier SDOS全文期刊库和Springer LINK全文数据库。丰富的专业资料,为建设有特色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保障。
科研成果
近十年来,学院教师累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7项,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6项,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4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累计承担教育部级项目10项,承担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省部级基金85项、广西教育厅项目30项,科研经费总额达4237万元。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项,其中广西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2项、
二等奖1项、
三等奖2项,广西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广西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全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1460多篇,其中SCI论文630多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80多篇,其中影响因子(IF)大于3.0以上的学术论文共124篇,影响因子大于4.0的论文66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8项。
办学成果
近几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均获嘉绩:2009年首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实验邀请赛获
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11年第二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实验邀请赛获一等奖1项、
二等奖2项; 2011年国际
化学年全国趣味化学实验设计大赛获一等奖1项、
三等奖3项; 2008年首届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2010年第二届全国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3项。2012年第三届全国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获
特等奖3项、
一等奖11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6项。
学术交流
2001年以来先后成功承办了第四届全国
配位化合物会议、第八届全国多元络合物会议、第八届全国
分析化学年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第九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会议、第七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第四届全国
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第八届全国微纳生物化学分离分析会议、国际芯片实验室会议、第十一届全国
应用化学年会等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国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年会等学术会议和第三届全国化学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