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芳(1935年12月21日-2025年1月3日),出生于中国
天水市,毕业于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户戏旦角艺术家、戏曲导演、国家一级演员。
1953年,李瑞芳在
长安大舞台首演眉户剧《
梁秋燕》。1956年,她又主演了《
金琬钗》,这是
碗碗腔从皮影戏首次被搬上舞台的剧目。1958年,李瑞芳主演的《曲江歌女》在
陕西省戏曲剧院三团首演。1960年代,李瑞芳开始主演一系列革命题材剧目,其中包括
秦腔《雷锋》和眉户剧《
红灯记》等。1976年,李瑞芳凭借主演的现代眉户剧《
杏花村》,获得了陕西省戏曲调演
一等奖。1982年,李瑞芳因在戏曲影片《杏花村》中的表现,获得了首届
陕西省艺术节大奖,并被评选为“国家有特殊贡献的表演艺术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年,她还被调任为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并担任
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1987年,李瑞芳主演的《
杨贵妃》剧目前往
香港特别行政区参加“中国地方戏曲展”,首次将
碗碗腔推向了国际舞台。1997年,李瑞芳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的职位上退休。
2011年,李瑞芳获得了
秦腔表演艺术家终身成就奖。2018年5月,李瑞芳被正式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
传承人。2022年6月,在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李瑞芳被授予“杰出贡献艺术家”。2025年1月3日,李瑞芳在
西安市逝世,享年90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35年12月21日,李瑞芳在
天水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中出生。自幼年起,她便跟随着母亲学习剪窗花的技艺,同时也跟着小学老师学习画画,并且还会刻制皮影娃娃。
演艺经历
1951年,李瑞芳从天水部队文工团转业,加入了
延安民众剧团成为一名演员。1952年,她考入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学习地方戏曲艺术,并在
黄俊耀的指导下,掌握了道白、哭、笑、唱等表演技巧。
1953年,李瑞芳在长安大舞台亮相,主演了眉户剧《
梁秋燕》,饰演女主角梁秋燕。1956年,她又主演了《
金琬钗》,这是
碗碗腔从皮影戏首次被搬上舞台的剧目。1958年,李瑞芳主演的《曲江歌女》在
陕西省戏曲剧院三团首演。同年,李瑞芳全国巡演《梁秋燕》,并受到了
梅兰芳、
曹禺、
田汉、
马少波、郭沫若等艺术家的指导;同时她还得到了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等多位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60年代,李瑞芳开始主演一系列革命题材剧目,其中包括
秦腔《雷锋》和眉户剧《
红灯记》等。随后,她又主演了碗碗腔《红色娘子军》和眉户剧《
杜鹃山》等作品。1976年,李瑞芳凭借主演的现代眉户剧《
杏花村》,获得了陕西省戏曲调演
一等奖。1980年,她在
碗碗腔《爱与恨》中扮演了山丹丹一角,再次获得
陕西省省直戏曲调演一等奖。1982年,李瑞芳因在戏曲影片《杏花村》中的表现,获得了首届
陕西省艺术节大奖,并被评选为“国家有特殊贡献的表演艺术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年,她还被调任为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并担任
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1986年,李瑞芳不仅主演并编排了华剧(碗碗腔)剧目《
杨贵妃》,还凭借此剧获得陕西省
中国艺术节表演
一等奖,以及在中国艺术节
西北荟萃上荣获金奖,该剧更被选为陕西戏曲保留演出剧目。1987年,李瑞芳主演的《杨贵妃》剧目前往
香港特别行政区参加“中国地方戏曲展”,首次将
碗碗腔推向了国际舞台。1992年,李瑞芳主演并编排了移植自
芬兰话剧的华剧《真的·真的》,该剧的首映式在芬兰引起了广泛关注,各大报刊都进行了报道;同年,她主演的《真的·真的》剧目还参加了
戏曲“
金三角地区”交流演出,并获得优秀剧目奖。1993年,她受邀出席了文化部艺术局在北京主办的公演活动。1997年,李瑞芳从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的职位上退休。
2005年,地方政府为了表彰李瑞芳对艺术的贡献,发行了《李瑞芳五十年艺术生涯》一书以及《李瑞芳纪念邮票》。2008年5月15日,李瑞芳参与了在省戏曲研究院内举行的“爱是永恒的主题”大型赈灾义演。2010年,李瑞芳出席了纪念
尚小云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的名家演唱会。此外,李瑞芳还接受了节目《戏苑百家》的专访,在节目中讲述了她的从艺经历。
2011年,李瑞芳获得了
秦腔表演艺术家终身成就奖。次年4月,李瑞芳在庆祝
西安交通大学戏剧学院成立的老艺术家专场首场演出中登台,与吴德共同演绎了经典剧目《
杏花村》。2017年12月,她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
传承人推荐名单。次年5月,李瑞芳被正式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6月,在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李瑞芳被授予“杰出贡献艺术家”。
逝世
2025年1月3日5时17分,李瑞芳因病医治无效,在
西安市逝世,享年90岁。2025年1月5日(周日)上午8时30分,李瑞芳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
西安市殡仪馆终南厅举行。
人物作品
戏曲作品
参演电影
综艺节目
注:仅展示部分作品
人物生活
李瑞芳喜欢画画和书法,常常利用闲暇时间作画,并且她会坚持练功,还会练习太极拳。李瑞芳的丈夫是赵士荷。
获得荣誉
个人荣誉
作品荣誉
人物评价
著名
戏曲表演艺术家李瑞芳之所以被广大戏曲观众所承认,并不是来自什么天赋,而是“业精于勤”的结果。娴熟于眉户、
碗碗腔的李瑞芳,也曾以
秦腔排演《
白蛇传》,以浓烈的感情色彩扬其所长,难得可贵的是其中的两折武戏“盗草”“水斗”均由她一人完成。(秦之声评)
李瑞芳老师从艺70多年,先后在《
梁秋燕》《杨贵妃》《红色娘子军》等数十部剧目中塑造了梁秋燕、杨贵妃、
吴琼花等经典形象,为戏迷群众喜爱,为推动
陕西省戏曲艺术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评)
李瑞芳扮相端庄秀美,嗓音明亮甜润,表演生动鲜活真切细腻,演唱声情并茂独树一帜。(鲁中晨报评)
在一千多场的演出中,李瑞芳不断地丰富和充实了梁秋燕这个有着自己的欢乐和幸福的农村姑娘的形象。李瑞芳自己也在这个角色的创造过程中,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和提高,奠定了她自己的舞台生涯。(《陕西戏剧》黄宗琪评)
李瑞芳创造每一个角色,不仅非常严肃认真,而且善于挖掘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从勾画人物的风骨着力,由情立形,具有生活气息浓厚、感情饱满、真实细腻、洒脱大方的艺术特色。梁秋燕这一人物,她已演出千场以上,被群众公认是她所创造的最富有光彩、最有说服力的艺术形象。但至今,她每次演出时仍不懈怠,并不断地去探索、改进、提高自己的表演。例如在“斗理”一场中,梁秋燕对待她爹爹的感情处理上,李瑞芳过去理解得比较肤浅,偏重于“斗”的一面,因而给人有不亲切的感觉。随着岁月的流逝,各方面见识的增长,她在重新处理这段戏时,便在情感、语气的分寸掌握上,加强了“情”与“理的表现,深化了人物的感情,较好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人民戏剧》
黄河评)
提起她演的梁秋燕,
关中地区农村的老乡都会以“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的
盛誉来赞美她。她的演技有口皆碑,眉户、
碗碗腔(华剧)、
秦腔,都声韵表演俱佳。(《当代戏剧》
马家骏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