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瑞华
Bandwidth10公司联合创始人
常瑞华(英文名:Connie J.Chang-Hasnain,1960年-),原籍台湾的美国科学家,IEEE Fellow,IEE Fellow,OSA Fellow。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系讲座教授、系主任。研究领域为光通讯、光在通讯中的变速与改善制程。
人物经历
1984年获得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硕士,伯克利加州大学;
1987年获得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博士,伯克利加州大学;
1987年-1992年贝尔通讯研究技术人员(贝尔核心);
1992年-1996年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
1996年至今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工学院EECS教授,纳米级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小组主席;
1998年-2000年Bandwidth10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
个人生活
常教授的父亲十六岁离开哈尔滨市到台湾,1978年中美建交成为大局,他决定移民美国,这样他就可以回老家了。1979年4月,她父亲回到了哈尔滨去看分别了三十年的父母。等他回到美国,才发现存在银行的钱几乎全没了。原来,银行在没有他同意的情况下把钱做了期货交易,十天内就输光了他们全家的所有积蓄。那时,常家已经付了头款,买了一座小房子,如果每月不能按时还贷,房子就会被银行没收。常教授的父母英文不好,只能做工钱最低的清洁工。可是,祸不单行,她父亲在打扫柏拉阿图高中的钟楼时,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下来,卧床不起。
顶梁柱倒了,作为家中的长女,弟弟妹妹们都还太小,常瑞华不得不开始找工作。第一份工作是中餐馆的洗碗工,就在斯坦福大学附近。每小时的工资不到一美元,但也好过没有呀。每天她的工作就是给厨师打下手,洗菜,切菜,还有收拾餐具,擦桌子,洗碗,有时候太忙了,洗碗时忘了戴手套,从手指尖到小臂,布满了血口子。同时,她还去成人学校学英文,就想当个跑堂的,免去洗碗之苦。
后来,她加入了东北同乡会,会里有个叔叔告诉她,以她家的状况,可以申请到助学金,上社区大学。于是她就到附近的山麓美国社区大学注册,半年后,她的英文就很溜儿了,在中餐馆也做跑堂了;为了补贴家用,她又找到了一份周末在数据中心做输入员的工作,平时白天上课,兼做数学家教,晚上仍然在中餐馆打工。一年半后,她攒够了学分,转学到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两年的硅谷生活告诉她,一定要读理工科,最好是电机系,毕业后好找工作。
在戴维斯电机系,她平均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就像长在实验室里的一棵树,常在实验室打地铺,其实宿舍离那儿并不远。大三结束的夏天,她到惠普做夏季工,工钱是每小时十九美元,比一年半前的收入翻了十倍之多。
大学毕业时,她选择了伯克利读博士,主要是因为维纳瑞教授,他是光电物理领域的翘楚,帮助戴维斯建了工学院,其间认识了常瑞华,被她的才华和拼劲儿折服,向她发出了邀请。有机会告诉你们的孩子,申请博士学位前,和有关教授建立关系是多么的重要啊。
获得荣誉
1992年杰出青年电气工程师奖,Eta Kappa Nu Honor电气工程师协会
1992年国家科学基金会全国青年研究员奖
1992年Packard 会员,David and Lucile Packard Foundation基金会
1993年年度最佳年度校友,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
1994年Alfred P Sloan研究员
1994年白宫总统教职研究员
2003年IEEE William Streifer科学成就奖
2005年美国国家工程研究院Gilbreth讲师
2005年,俄罗斯F F Ioffe研究所名誉会员
2007年OSA Nick Holonyak 成就奖
2008 DoD Vannevar Bush教职员奖学金
2009年古根汉研究员
2009年洪堡科研奖,Alexander von Humboldt Stiftung基金会
2009年微光学奖,微光学会议(MOC),日本应用物理学会
2011年IEEE David Sarnoff成就奖
2013年度潘文渊文教基金会研究杰出奖
2014年国际半导体化合物大会量子研究奖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发展奖章
人物评价
常瑞华教授是继“光通信领袖”厉鼎毅教授之后的第二位当选OSA主席的华人科学家,亦是该职位的首位华人女科学家。
曾深受厉鼎毅教授的影响,常瑞华教授也在努力推动中美之间在光电通信、感应等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发展。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个人生活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