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文楠(学名:Phoebe puwenensisCheng)是樟科楠属植物,大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达1米。树皮淡黄灰色,呈薄片状脱落。小枝粗状,中部直径5-6毫米,密被黄褐色长绒毛,老枝有明显叶痕。叶薄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阔
披针形,先端突尖或钝尖。圆锥花序生新枝中、下部,在近顶部分枝,总梗及各级序轴被黄褐色绒毛。果卵形,无毛;果梗不增粗;宿存花被片革质;紧贴。花期3-4月,果期6-7月。
分布于中国(
云南省南部)和
缅甸。多见于海拔800-15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
普文楠是中国云南省
热带北缘和南亚热带南部地区的重要优良用材树种,具有材质优良,用途广泛,分布广,适应性强。木材供建筑、家具、农具等用。
形态特征
大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达1米。树皮淡黄灰色,呈薄片状脱落。小枝粗状,中部直径5-6毫米,密被黄褐色长绒毛,老枝有明显叶痕。叶薄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阔
披针形,长(8)12-23厘米,宽(4)5-9厘米,先端突尖或钝尖,基部狭楔形,上面无毛或散生贴伏毛或仅沿脉上有毛,下面密被黄褐色长毛,中脉上面下陷,侧脉纤细,每边12-20条,近直伸,在边缘网结,横脉及小脉细,下面明显;叶柄长1-2.5厘米,粗壮,密被黄褐色或灰黑色长绒毛。
圆锥花序生新枝中、下部,长4.5-22(25)厘米,在近顶部分枝,总梗及各级序轴被黄褐色绒毛;花淡黄色,长4-5毫米,
花梗短,长2-3毫米,被毛;花被片长卵形,近等大,长约4毫米,先端锐尖,两面密被黄褐色绒毛;能育
雄蕊各轮花丝被灰白色长绒毛,第三轮花丝基部腺体无柄;子房卵形,上半部被毛,花柱细,柱头盘状。果卵形,长达1.3厘米,直径约7毫米,无毛;果梗不增粗;宿存花被片革质;紧贴。花期3-4月,果期6-7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
缅甸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
云南省的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南部的
元阳县、
绿春县等县、
普洱市南部、
临沧市以及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州。多见于海拔800-15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
繁殖方法
种子处理
成熟果实易被鸟啄食脱落,落地后的果核极易变质发黑,失去发芽率,应及时采收。采回的果实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厚度不超过10厘米,每天喷水2-3次,翻动2-3次,使果皮软化腐烂而又不发热。5-6天后果皮即腐烂,此时把果实放入网眼小于种子的竹筛中用手揉搓并用清水漂洗,漂除果皮、果梗、泥土、树枝、树叶等杂质,重复几次即得净种,洗好的种子放阴凉处晾干表皮水分。经测定普文楠出种率为42.6%,种子千粒质量为320-341克,种子发芽率为61.5%。
种子保存
常温保存:把晾干表皮水分的种子装入透气的布袋或尼龙网袋中,挂在阴凉通风处进行常温保存,每10-15天翻动1次,但保存时间不能超过2个月,否则种子完全丧失发芽率。经测定常温保存2个月后种子发芽率降为26.5%,保存3个月后种子发芽率降为2.8%。
湿沙层积保存:把晾干表皮水分的种子按5份粗沙:1份种子的比例拌匀放入胶木桶中,进行湿沙层积保存,厚度不超过50厘米,表面盖1层5厘米厚的湿沙。掌握沙的湿度为手捏成团,松手即散,不能过湿也不能过干。用这种方法种子只能保存1-1.5个月,超过2个月种子将全部发芽,必须播种。
苗床准备
选择
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土壤为壤土或沙壤土、水源方便的地块育苗。按每平方米撒施复合肥40-50克、腐熟厩肥5
千克后对地块进行深翻细耙,捡除杂草、树根、石块,耙平床面,宽1-1.2米,高15-20厘米、长度不限的高床作为播种床,床间留宽30-40厘米的步道。
育苗容器
普文楠苗木通常采用塑料容器育苗方式进行培育。选择15厘米×20厘米(长宽)塑料营养袋为育苗容器,育苗基质按70%森林土+25%有机肥(
甘蔗渣+牛粪发酵而成)+5%复合肥比例配制。育苗基质必须装实,基质装至离容器上缘0.5-1厘米处,把装好基质的营养袋整齐摆放到苗床上,每行18-21个,容器上口要平整一致,苗床周围用土培好,床间留宽30-40厘米步道。
播种方法
普文楠种子成熟后不耐贮藏,保存2个月后即失去发芽率,因此采用随采随播的方式进行育苗以提高出苗率。播种前1-2天在床面上撒入50%
多菌灵粉剂10-15克/平方米,75%
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5-20克/平方米进行土壤消毒并用水浇透播种床面。播种前把种子浸湿后取出、沥干水分,按每公斤种子拌入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3-5克,使药剂均匀沾在种子上进行种子消毒。播种方式为撒播,播种量为200-300克/平方米。播后盖一层细土,厚度不超过1厘米,覆土后随即浇透水,并搭小拱棚,棚上盖上透光度为30-40%的遮阳网,以免小苗出土后被阳光灼伤。经常检查并保持土壤湿润,播后13-15天小苗即开始出土,23-25天小苗基本出齐,普文楠有一粒种子出2-3株苗的现象。方法得当普文楠场圃发芽率可达55%以上。
栽培技术
移栽
待播种床的小苗高3厘米、长出1-2片真叶、半木质化时即可移栽进准备好的营养袋中。移栽前1-2天把准备好的营养袋浇透水,移栽最好选择阴天进行,晴天选择早晚进行,采取随取小苗随移入袋的方法,小苗不可取出放置在阳光下直射超过1小时,以免影响移栽成活率。
取小苗的方法:取苗前1天把播种床浇透水,取苗时选取大小一致的小苗,用左手捏住小苗茎根部,右手用竹撬松小苗根部土壤,左手同时向上用力即可拔出小苗,这样做不会拔断小苗和损伤根系,主根太长的小苗可用剪刀剪去一部分。
移苗上袋的方法:右手取一粗细适中的竹钎在营养袋中打一眼,左手把苗根部插入眼中,插入深度不超过原来根茎结合的土痕部位,用竹钎把苗根部的土压实即可。移栽后及时浇水,一定要浇透,浇水后把被水冲歪的小苗扶正。为保证移栽幼苗的成活率,避免产生日灼,需在在苗床上方搭设高2米、透光度为10-20%的遮荫棚,幼苗成活后透光度可逐渐增加到25-30%,这样做可保证移栽成活率95%以上。
抚育
水肥:根据营养袋干湿情况及时浇水。为了促进苗木生长,幼苗在营养袋中移栽成活并抽生1-2个新叶后可开始施肥,为了便于操作,将追肥结合浇水进行,可用复合肥按200:1的水肥比例或稀释后的沼液用喷水桶浇,追肥后要及时用清水冲洗幼苗叶面。在苗木生长期根据苗木生长情况不定期进行施肥,也可每隔1-2个月定期施肥1次,苗木出圃前1个月停止施肥。
除草:做到容器内、床面和步道上无杂草,除草以人工除草为主,在基质湿润时连根拔除杂草,拔草时用一只手按住苗的根茎部防止松动苗根。不能图方便用草磷、
百草枯等除草剂除草,苗木沾上药剂后极易死亡。
其他:育苗期发现容器内基质下沉,须及时填满,以防根系外露及积水致病;为防止苗木分化相互影响生长和根穿透容器向
土层伸展,可挪动容器进行重新排列把长势一致的苗木放在一块,同时起到截断伸出容器外根系,促使容器苗在容器内形成根团的作用。
出圃
普文楠一般采用雨季造林,苗木出圃时间要与造林时间相衔接,一般为次年的6月下旬至8月下旬,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植,普文楠苗木出圃时出圃率通常可达90%以上。当苗高≥60厘米、地茎≥0.7厘米时即可出圃,出圃苗木除满足苗高和地径要求外,还应满足根系发达,已形成良好根团,容器不破碎,苗木长势好,苗干直,色泽正常,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等容器苗基本要求。
出圃前1个月逐步撤去遮荫网炼苗,使幼苗逐步接受充足的阳光,以提高苗木的木质化程度,提高造林成活率。运输时苗木分层摆装,防止重压折断顶芽。每批苗木要附包含种子来源、苗木产地、苗高、地径等基本信息标签。
病虫防治
病害
普文楠苗期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和猝倒病。立枯病在种子萌发出土后每隔8-10天喷施75%
敌克松可湿性粉剂0.100-0.125%药液防治;猝倒病在种子萌发后每隔15天喷施0.2%
多菌灵溶50%可湿性粉剂液防治,直到真叶长出。必要时应拔除病株,并用敌克松、多菌灵药粉直接撒在病株周围防止病害传播。
虫害
苗期危害普文楠根部的主要虫害有
白蚁、
地老虎、
蛴螬。因根部受虫害不易发现,以预防为主,可使用喃丹、
氯吡硫磷等进行毒杀。防治白蚁具体做法是将呋喃丹放在苗袋间,每1-2个月施放1次,或用
敌百虫50%可湿性粉剂0.2%溶液喷施,每隔2个月喷施1次,2-6月为重点防治期。防治地老虎、的具体做法是在袋苗苗床上撒施含敌百虫3%、毒死蜱1.5%的毒死蜱颗粒剂,施8-10克/平方米,每隔1-2月撒施1次,3-5月重点防治。防治要抓规律,以预防为主,注重在侵害初期进行防治。
主要价值
木材结构细、纹理直,比重及硬度适中(气干容重0.58克/立方厘米),结构均匀,加工性能良好,
切面光滑,耐腐性强,深受木材产区的群众喜爱,是中国
云南省热区主要家具和建筑用材,因其外观与
金丝楠较为接近,因此市场常有采用普文楠代替金丝楠制作工艺品或家具。
普文楠长势优良,是南亚
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北缘山地雨林的主要上层
乔木树种之一,为开发利用好这一优良的热区珍贵用材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