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y Diller
互动网络主席
巴里·迪勒——这位电视连续剧和电视电影的发明者,如何在经历了“堂·吉柯德”式的遭遇后,迅速建立起全球最大的消费类电子商务公司。
2004年,叱咤风云40年的巴里·迪勒(Barry Diller)终于在62岁的时候首次以14亿美元的资产登上Forbes全球富豪榜,尽管第406位的排名不高,但足以证明他是个天才商人了。
人物生平
初入好莱坞
不过,这可能不是迪勒的最初梦想——20年前,好莱坞,只有好莱坞堪称他的挚爱。
当年,为了进入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William Morris Agency),巴里·迪勒主动从洛杉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退学;5年后,渐露锋芒的迪勒被提拔为美国广播公司(ABC)的总经理助理,在那里,他发明了电视连续剧和电视电影两种日后经久不衰的播映模式;32岁时他空降进入面临倒闭的派拉蒙影业公司影业公司(Paramount Pictures),依靠推出《星际迷航》和《法柜奇兵》等票房炸弹而成功挽救派拉蒙;42岁时又前往处境难堪的二十世纪影业影片公司(20th Century 美国福克斯广播公司),与鲁伯特·默多克共同创建福克斯广播公司(Fox Broadcasting Company),并在短短几年间将其打造为全美第四大电视网。
涉足网络
但自从1992年的情人节那天辞职离开杰米·福克斯,迪勒便与好莱坞渐行渐远。他也曾一度试图建立自己的媒体帝国,但在竞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与派拉蒙影业公司失利、又两次与全国广播公司(NBC)谈判未果之后,他已经逐渐不再属于那个银色世界。
1990年代末期,在他不断收购小型电视及网络媒体公司时,媒体巨头们对这位曾在好莱坞呼风唤雨的人物大加耻笑:一个现代好莱坞的堂·吉柯德。
如同以往迪勒所做的——沉默中依靠创新,证明传统游戏规则的失败——当好莱坞乃至传统媒体巨头纷纷陷入泥泞之时,迪勒再次证明了他是所有人中最富远见者。仅用五年的时间,他就将一文不名的互动公司(IAC)打造为由数十家电子商务网站组成的市值200亿美元以上的帝国
为什么放弃自己熟悉的好莱坞而进军网络这一年轻的行业?迪勒给出了一个充满个人色彩的解释:“如果人们理解,他们会知道网络很有趣,而好莱坞……”,他为增强效果而停顿了几秒,“……通常让人难以忍受”。
网络沃尔玛
事实上,迪勒的电子商务之旅仍然是从电视开始的。虽然1992年时他已开始使用麦金塔,但在当时,给他最大触动的还是女友戴安通过Comcast旗下的QVC电视购物网每日销售上千件成衣。
多年浸淫电视业的经历让迪勒对一件事充满担忧:传统媒体业的收入过于单一地依靠电视广告收入。虽然经过多年的收购兼并及垂直整合,内容巨头如迪士尼公司(Disney)、二十世纪影业维亚康姆集团获得了ABC、美国福克斯广播公司及CBS等电视网,但这也让他们不能像以前一样专注于内容制作,而必须像马戏团前招徕生意的人一样,将观众聚拢到一起,然后赚取广告费。
“坦率说,我恨‘网络’这个词,它正在贬值。以前人们只知道三大网络(指NBC,ABC和CBS),后来有了福克斯,人们管它叫第四网络,但现在有一百多个电视网络。”迪勒深知竞争的加剧将带来什么:为了吸引观众,节目的制作成本节节攀升,《六人行》、《急诊室故事》这样的名牌剧集成本更高达每集1000万美元以上(普通节目每小时的成本为100万美元),这使他们需要10%到12%的收视率才能收支平衡。
看到QVC之后,迪勒坚信,化解这一危机的最佳方式是将电视变为销售终端,而不是整个销售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QVC短暂工作之后,1996年他收购了家庭购物网(Home Shopping Network)。
但电视终究是一个单方向的传播工具,而几年后崛起的互联网,恰好在互动性方面实现了迪勒的全部设想。2001年,迪勒从微软手中购买了旅行网expedia64%的股份,正式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当别的投资者纷纷远离网络之际,迪勒却认为这是他建立自己庞大帝国的绝好机会。
以家庭购物网为基础,通过总值超过70亿美元的一连串购并,迪勒的帝国初显规模:其中Expedia、Hotels.com和Hotwire.com拥有美国旅游服务网上代理30%以上的份额,Ticketmaster则占据了美国音乐会及体育比赛网上订票业务中90%的市场份额。而旅游电视频道(TV Travel Shop)、婚姻中介网、城市向导(Citysearch)和在线贷款服务网(Lending Tree)等也正取得不俗的增长。
这源于一个并不复杂的理念:在那些没有人能稳定领导局面的市场中,互联网中间商的权力正在日益膨胀——“(互联网)把权力从供应商手中夺了过来,交给了消费者。如果你能调度好这种需求,你自然就能从中获得优势”——而在迪勒看来,旅游业、房地产业和区域娱乐业都属于“没有人能稳定领导局面的市场”。
伴随着过去两年的高速增长,互动公司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消费类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不仅如此,它甚至超越了多年来网络界最著名的三驾马车。2003财年结束时,其收入高达63.3亿美元,而雅虎、eBay亚马逊的收入分别为16.3亿、21.7亿和52.6亿。其18亿美元的毛利也高于亚马逊的12.6亿,eBay的17.5亿和雅虎的12.7亿。
依靠庞大的规模,本来就是天才商人的迪勒有了“压榨”商务伙伴的资本。他的做法是以批量折扣价格从商家那里买断服务,然后再以高于自己折扣价、但低于市场标准价的方式向网民们进行差价销售。
以Radisson酒店的客房价格为例,其客房标准价为219美元,但expedia网站得到的批量折扣价为151美元,它再以189美元的网上优惠价转售给最终的网上客房订购者。Expedia有1800万用户,赚取25%的订房差价,远高于一般旅行社10%的佣金。如果酒店不肯给很大的折扣,他们就会被排到目录的最下面。
这种强大的统治力让互动公司仿佛“网络上的沃尔玛公司”。在“9·11”之后,美国旅游业景况低迷,这让迪勒的挤压战术得以有效实施。但在经济回暖之后他还能继续微笑吗?2003年9月8日,在拉斯维加斯拥有酒店和赌场的曼德勒休闲集团宣布把自己从expedia的名单上撤掉,因为不希望房价被网站控制。“我们给他们房间,”曼德勒的高级副总裁约翰·马茨说,“但失去了控制权,这可是谁都要争的东西。”
博弈的结果是必将有一方受到损害:互动公司将近60%的净收益来自旅游业务。“你们可以说旅游业占的比例过重了,但其实它远未到我们所担心的程度。我们在旅游领域中的并购如此活跃,实在是因为在这个行业中充满了太多的机遇”,迪勒像以往任何时刻一样自信。
最后的大亨
即使巴里·迪勒告别媒体业最高舞台已有10年,人们仍认为他随时可能回来:2003年,总有传闻说迪勒会参与对维旺迪环球娱乐(Vivendi Universal Entertainment)的并购竞标。表面看上去这不无道理:他的互动公司拥有维旺迪环球娱乐5.4%的股份,而他本人还拥有该公司1. 4%股份。2003年3月他将公司的娱乐部门以116亿美元高价出售给威望迪环球集团,是买入时40亿美元价格的3倍,这再度证明他了非凡的交易才能。
但迪勒并未采取丝毫的动作。除了对电子商务前景充满自信,很大程度上,这还因为他始终试图证明自己创业的能力。他在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时的伙伴大卫·格芬(David Geffen)早已成为亿万富翁,但一直以来都在“为别人打工”的迪勒还是个“穷人”,甚至很长时间内,他都无缘进入《福布斯400名美国富豪排行榜》。直到依靠互动公司,2004年他以14亿美元的资产排名全球富豪榜第406位。
迪勒出生在旧金山的一个建筑师家庭,后举家迁居洛杉矶贝弗利山。1966年,他在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苦读明星档案,从中学到一生的为人处事的方法。他曾花一个半星期的时间读了两米高的“埃尔维斯·皮礼士利”埃尔维斯·普莱斯利的档案:“埃尔维斯办事的方法完全吸引了我,我就像块海绵一样吸收着他所有的做事经验。”
这些经验结合他在ABC的工作,很快形成了迪勒的个人风格:通过严格的要求、诱导、施压和威慑以达到他的目标和要求。
1970年代中期,迪勒回到好莱坞,把派拉蒙影业公司从一场财政危机中解救出来,并大举推动了一项让电影制片公司直接获得剧本的改革。1975年春天,派拉蒙出资拍摄了小说家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未完成的作品《最后的大亨》(the Last Tycoon),这部由著名导演伊利亚·卡赞(Elia Kazan)指导的作品,遭到评论界大肆抨击,却得到迪勒的高度认可。
影片的主角门罗·斯塔尔(Monroe Stahr)是一个沉迷于工作的影视界天才,其原型为欧文·泰尔伯格,好莱坞1920及193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人物,25岁就成为米高梅影片公司总制片——毫无疑问,迪勒很容易将他与自己进行对比,并将其视为自己的方向。
在泰尔伯格接受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采访时,他告诉对方自己多年来最重要的信念:“假设我们要穿越群山,眼前似乎有六、七条路可以选择,而你又是领头的,你说:‘'嗯,我看我们应该走那条路。’即便有人对你的选择是否明智表示怀疑,你也得假装你所作出的这番选择,必然是有其具体原因的,尽管你对所有其他选择也有原因。”现在,迪勒也正在率领人们“穿越群山”。不仅酒店等合作伙伴不甘于为迪勒所控制,eBay亚马逊也对这个迅速膨胀的竞争对手提高警惕。虽然迪勒只是轻描淡写地指出:这两个公司目前采取的策略,以及投资者担心潜在的并购案等原因,都使它们的发展受到限制——显然他已经对他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真正的对手仍有可能是他自己。完美主义且性格暴躁的迪勒经常让下属吃不消,他曾将一卷录像带砸向自己的副手,并在墙上砸出一个坑。据那个“幸运”的副手介绍,他已经将那块墙壁用镜框装潢起来,并让迪勒在上面签名,迪勒写下的是:“抱歉我没砸中”。
“他对待高级经理就像对待领带一样,管得死死的。”一位离职经理抱怨:“你再优秀,在迪勒的公司呆上一礼拜也完蛋了。”将近半数的高管挂冠而去,包括美国在线公司的现任CEO乔纳森米勒
显然迪勒已经意识到此问题,2003年早些时候,他找到退休的GE总裁杰克·威尔许做公司的顾问。韦尔奇定出了一个方案,让业务主管管理部门的日常事务,迪勒本人只控制并购和预算。改革从6月份开始见效。“他更多地观察而不是微观管理了”,Hotels.com总裁罗伯特丹尼尔说。迪勒承认内心会有冲动,但还是克制自己。“你没办法管理所有的事情”,迪勒表现出难得的谦虚:“我没时间、也没有足够的知识。”
他还找到沃伦·巴菲特,听取这个“奥马哈先知”的智慧:“我很遗憾我一直在借巴菲特的名义告诉我的下属,公司应该怎样经营”。这也的确减缓了他与部署在沟通中出现的摩擦。
“我们关注电子商务中每一个可能的领域”,迪勒表示,公司不会局限于旅游业,唯一的选择标准是“互动商业服务商”:“分销圆筒冰激凌不在我们的考虑之列”。
现在互动公司有超过50亿美元的现金和20亿元的信贷,迪勒声称:“我们的资金实在过于充裕……如果一年到头,我都没有进行上亿美元的并购,那是不可想象的。”
人物简介
现任互动网络主席兼CEO生于1942年2月2日,旧金山
富人的赌局:2003年将手中的有线电视网络和制作公司IAC作价116亿美元出售给威望迪环球集团环球娱乐。迪勒买入IAC时花了40亿美元。
打工者迪勒:50万美元的薪水并不算高,而且他很久以来都没有接受过IAC的股票期权,不过他曾掌管过不到一年时间的维旺迪环球娱乐,报酬是2.75亿美元。
婚姻还算美满。妻子曾是多年的朋友,服装设计师Diane Von Furstenberg。
电影迷迪勒在他贝弗利山的家中有一间造价180万美元的视听室。
游艇爱好者迪勒把许多周末时光献给了他的爱船Arriva。
办公室的书架上,放满了艺术和建筑类书籍,却找不到一本和商业或者电影有关的书。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初入好莱坞
涉足网络
网络沃尔玛
最后的大亨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