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家城乡地处
镇原县西北部,距县城130公里,属全区14个特困乡之一。东接环县
演武乡,北连环县车道乡,西与宁夏
彭阳县接壤,南依
三岔镇。殷家城乡属纯丘陵沟壑区,东西宽7公里,南北长31公里。土地面积2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万亩。殷家城乡现辖北岔村、李园子村、殷家城村、敬岔村、桑树洼村、张老庄村、寺山村、白家川村8个村,66个村民小组,8127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命名由来
相传古时在此修有城堡,且居
殷姓人家,由此得名殷家城。
历史沿革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长征经过殷
家城乡。1949年8月成立殷家城乡,隶属三岔区,1958年3月撤区后直属县政府,9月人民公社化后归三岔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6月成立殷家城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称殷家城乡。
殷家城是以姓氏而得名,1935年10月,红军长征途径此地,播下了革命火苗。1965年1月,成立殷家城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和中共殷家城人民公社委员会;1984年1月,改为殷家城乡人民政府。
基本概况
自然环境:殷家城乡地处
镇原县最北部,距县城100公里,东邻环县演武乡,南依
三岔镇,西接宁夏
彭阳县冯庄乡,北靠宁夏彭阳县
小岔乡。总面积217平方公里,耕地46600亩,境内纯属丘陵沟壑区,最高海拔1750米,年平均降雨量200mm,且时空分布不均。
基本情况:全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66个村民小组,8127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共有党支部10个,其中农村党支部8个,党员323名。现有干部职工214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576元,是全市十四个特困乡镇之一。
行政区划:辖村民委员会8个。
人口情况:8127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六通情况:通电的村8个,通邮的村8个,通电话的村8个,通公路的村8个。
经济指标:2005年,殷家城乡国内生产总值1166万元,粮食播种面积3007万亩,粮食总产量3571吨,财政总收人195.7万元,财政支出19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人1220元。
文教卫生:全乡共有学校10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小学9所。现有教职工102人,在校学生145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
张学成精神的鼓舞下,教育事业有了新进步,全乡广大师生不辞辛劳,刻苦学习,教育质量巩固提高。卫生院1所,卫生所6个,从业医生15人,病床15张。
乡长:张义凤
农业发展
殷家城乡是一个纯山区乡,十年九旱,广种薄收,但境内人均耕地面积达12亩。殷家城乡党委、政府立足土地资源广阔、土地贫瘠、持续干旱的实情,把发展草畜产业作为调整结构、抗旱增收的主要措施,采用群众大会、发放宣传品、组织种草养畜大户现身说教等形式,大力宣传种草养畜的好处,狠抓种草养畜工作。采用“补助1亩,自筹半亩”的办法,完成种草13400亩,户均达到8亩;培育千亩种草点3处,百亩片带8个。殷家城乡种草留存面积达到32400亩,户均达到19.4亩。寺山、白家川、敬岔、北岔、李园子等5个村均建起了千亩以上草带。2008年殷家城乡新建暖棚218座,养畜3512头,养羊1.5万只,殷家城乡畜牧业人均纯收入200多元。在殷家城乡建设油料、葵花、黄豆3个万亩基地,2008年殷家城乡种植葵花、油料、黄豆共计3.1万亩,农民收入517万元,人均收入819元。2008年殷家城乡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8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5元,人均产粮达到460公斤。畜牧业已成为殷家城乡支柱产业,占总收入的36%。大家畜存5570头,户均3.5头,出栏2120头,收入105万元;羊存栏11720只,户均7.3只,出栏7980只,收入139万元。
基础建设
殷家城乡以梯田建设为突破口,积极争取项目,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累计完成机平农田7000亩。2008年,殷家城乡政府争取并完成了北岔村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任务,投资50万元,新修梯田1500亩,新建暖棚130座,新建科技文化培训中心1处,完成新修北岔村部经牧区至白嘴嘴乡村道路15公里,新打水泥窖150眼;机平农田2300多亩,水泥窖完成800眼,土窖2000多眼,小电井260多眼;人饮工程项目已完成,可解决敬岔、张老庄、桑树洼、殷家城等村群众饮水困难的问题。在桑树洼、敬岔、寺山等村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解决了13个自然村、343户、1545人用电困难问题,消灭了无电村,年可为群众节约资金200多万元。殷家城乡政府筹集50万元修建了殷家城乡第一幢楼房——殷家城中学教学楼;集资10万元开通程控电话;投资8万元修建改造机关上水工程;改造整修县乡道路、新修乡村道路,实现了村村通汽车。
生态建设
殷家城乡共有土地32.5万亩,其中耕地4.66万亩,荒山荒坡占总土地面积的70%,牧草留存3.4万亩。殷家城乡大家畜存栏6900头,羊存栏1.75万只。长期以来,殷家城乡年平均降雨量200多毫米,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由于长年超载放牧和滥垦乱挖,草场植被严重破坏。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的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成为制约殷家城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乡上及时确立了生态立乡、基础立乡的发展理念,从封就把生态林建设作为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的抓手,每年都在春秋两季组织群众造林,经过3年的摸索,找到了适合殷家城乡生长的
沙棘、
油松、
刺槐等树种。2008年春季,共补植公路行道树28.8公里,补植国槐2100株,
杨属8600株;在沿河两山完成荒山补植1000亩,栽植油松10万株,组织机关单位义务植树500亩。秋季,以
甘肃省省级退耕还林核查验收组验收内容为重点,对殷家城乡4494.2亩重点协议荒山块段进行了全面补植补造,对1999年以来的所有退耕还林进行了补植抚育。并在乡上组织成立了由武装部长任组长、林业站长任副组长的7人封山禁牧工作队,加强林木管护。已初步形成了
沙棘盖山顶、果树绕山腰、
刺槐填沟壑的生态林布局。
乡镇名人
“教坛保尔”
张学成:张学成是甘肃省庆阳老区条件最为艰苦的
镇原县殷家城乡李园子小学教师,现年48岁,共产党员。正当
张学成想在三尺讲台上建功立业、大显身手的时候,1972年2月一次普通的静脉注射,致使他下身瘫痪,并身患多种疾病,拄着双拐,骑着毛驴,年复一年,以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在山区教坛上辛勤耕耘了30年,被人们誉为“教坛保尔”。张学成先后19次受到乡级、7次受到镇原县委、县政府表彰奖励,3次被庆阳地委、行署命名为全区“优秀教师标兵”和“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9月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园丁奖”,2008年
教师节期间,张学成被评为全中国模范教师。
当地特产
黄花菜:是驰名中外的“陇东金针”。当地产的黄花菜肉厚个大,色泽黄亮,味美,含糖量高,居全中国同种产品之首。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大,产量高,竞争力强,畅销全中国各地,同时还打入国际市场。
杏子:是当地的主要水果之一。
庆阳市人家都有在房前屋后种植杏树的习惯。由于气候条件适宜,杏长得快,产量高,品种多,质量好,可以加工成杏干、
杏脯、杏
话梅等一系列果脯产品。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具有香、甜、酸三味,多吃不厌。
经济社会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殷家城乡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基础立乡、生态立乡、产业富民、特色活农”发展理念,切实推进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础条件明显改善。2010年,全乡经济总收入430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4000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9046.2吨,人均产量600公斤。投资700万元,完成殷家城
文化广场建设,街道拆迁改造及美化亮化、排污排洪工程,建成3层政府职工宿舍大楼45间,二层商贸楼64间,配套实现“水、电、暖”三通。每年新修机平农田5000亩,累计达到36347亩,全乡人均达到4.8亩。新修乡村道路2条22公里,铺砂2条16.8公里。形成了村村大路,户户通三轮车的道路网络。70%的农户拥有三轮车,80%的农户安装了电话,90%的农户拥有摩托车。生态建设得到加强。现有退耕还林15000亩,荒山造林17860亩,多年生优质牧草累计留存达到3.6万亩。制定了《殷家城乡林木管护办法》,坚持林木管护、人人有责,封山禁牧、全员参与的原则,成立乡林木管护工作队,羊畜出山放牧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草畜、
阳芋、劳务是全乡三大主导产业,小杂粮是全乡特色优势产业。户均20亩以上。培育规模养殖户400户,全乡养畜户均20个羊单位,年人均纯收入400元,初步形成以养羊为主,养牛为副的发展格局。洋芋及小杂粮每年个种植面积在1万亩以上,且经济效益每年攀升,已初步形成特色。通过政府牵线搭桥,能人带动,2010年全乡外出务工人员达1970人(次),创收350万元,人均400元。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辛勤工作,2010年我乡的各项指标在全县都名列前茅,人口和
计划生育工作每年考核位居全县前列。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