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是2004年在原农业经济系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原农业经济系是我国综合性
重点大学中成立最早、最有影响的“三农”问题研究学系。学院于1986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被原国家教委评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0年取得农林经济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再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历史沿革
1950年
计划经济系设立农业经济教研室,招收农业经济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
1954年农业经济系建立,招收农业经济专业本科与研究生。
1978年文革期间一度停止招生后,恢复招收农业经济专业本科与硕士研究生。
1985年设置
土地管理本科专业,此专业1996年转出。
1986年获得农业经济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1986年获得技术经济专业硕士授予权。
1988年农业经济博士点被原国家教委评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1993年设置房地产经营管理本科专业,此专业1996年转出。
1993年设置乡镇企业管理专科专业,现已停止招生。
1995年增设环境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方向。
1996年环境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方向与
清华大学联合培养
双学士学位学生。
1997年设置环境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
1999年农业经济本科专业更名为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环境经济与管理专业更名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2000年获得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0年获得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技术经济及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1年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点与博士点转出,划入新成立的环境学院。
2004年在原农业经济系的基础上组建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2005年确定为国家“
985工程”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哲学
社会科学创新基地(I类)
2007年获得农业推广(农村与区域发展方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7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被教育部评为
国家重点学科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
该院教师队伍精干,科研经费充足,科研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该院以中青年、特别是青年教师为主,几乎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基本都有出国进修和访问的经历。现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多项。“九五”期间,该学科点的2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其他奖励。例如,
严瑞珍教授于1996年荣获
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1999年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
二等奖。不少知名教授,如土地经济专家周诚,环境经济专家
张象枢,技术经济专家展广伟等都曾在该院执教。
学科体系
学院具有从本科到硕士、
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农村发展、公共政策(可持续发展方向)及
食品科学与工程六个硕士学位点,一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点,农业经济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农村发展和公共政策(可持续发展方向)四个博士学位点。学院长期致力于
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农村发展等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是我国涉农领域综合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同时也是我国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学术研究中心。
人才培养
该院的学生培养与
中国人民大学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共同发展,具有明显的互补优势。中国人民大学拥有与该院密切相关的
经济学、
管理学、
社会学、法学等学科,门类齐全且都具有国内一流的学科实力,加之人民大学所拥有的多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基地,对该院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具有直接的助推作用。该院以中青年、特别是青年教师为主,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和出国进修及访问的经历。队伍精干,科研经费充足,科研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截止到2013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是我国高校中唯一以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为核心教学科研领域的学院;是教育部农林经济与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秘书处所在单位;也是唯一同时既为“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又是“
985工程”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哲学
社会科学创新Ⅰ类基地的学院。
学院于1986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被原国家教委评定为
国家重点学科,2000年取得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再次获得教育部农业经济管理国家重点学科。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在过去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学生有比较完整的
经济学、
管理学与农业知识与理论的训练,就业出路比较宽广。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具有从本科、到硕士、
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和技术经济及管理三个硕士学位点,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经济及管理两个博士学位点,致力于中国农业经济、农村发展等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是我国涉农领域综合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也是我国
农林经济管理问题的重要学术研究中心。
该院的研究生培养与
中国人民大学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共同发展,具有明显的互补优势。中国人民大学拥有与该院相关学科密切相关的
经济学、
管理学、法学等学科,门类齐全且有很强的实力,并拥有多个相关的国家级重点科研基地,对该院的研究生教学具有直接的助推作用。
该院具有追求理论创新的学风,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传统。独创的以“三板块”学说为核心内容的
土地经济学理论,系统提出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理论,首创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等,都是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重大贡献。从1994年起,将农村综合
发展理论应用在
太行山脱贫与发展试验区,创造了获得社会各界普遍好评的成功模式。
该院注重全方位国际化,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1996年以来,本学科承担10余项大型国际资助项目,主办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47人次。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士地经济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与社会高等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西部开发中心
科研成就
我们秉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传统,追求理论创新与服务重大决策的目标。2008年,首届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授予了该院名誉院长杜润生暨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以及数位独立获奖人,以表彰他们对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论贡献,获奖者中的
杨勋、周诚、陈锡文、
张广友、
白南生等均系该院毕业生或教师。此外,该院独创的以“三板块”学说为核心内容的土地经济学理论,系统提出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理论,首创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以及对我国新时期林权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等,都是对我国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重大贡献。从1994年起在
太行山区建立的脱贫与发展试验区,以农村综合
发展理论指导贫困地区的发展,创造了具有
中国人民大学特色的经典反贫困模式。2009年召开的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高度赞扬了该院通过长期深入研究对推进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做的贡献,这也是我们服务中央重大决策的重要体现。
风雨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依托国内顶尖的社会科学研究氛围,为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创造了昔日的辉煌,而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成立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与研究的舞台,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为新世纪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崛起,为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与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2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