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氏家祠
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氏家祠是民国时期云南省主席龙云祭祖修建的家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云南昭通市城南10公里簸箕湾村,始建于1930年,竣工于1942年。
龙氏家祠城墙内占地26亩,主体包括聂氏宗祠和宅院两大建筑群。并有门楼、粮仓、月牙池、花园、楼、网球场、城墙、护城河等附属设施。龙氏家祠是典型的近代家祠,保存较为完整,是研究近代宗法制度,祠堂建筑和云南民风民俗的重要实物例证。1951年,政府将龙氏家祠改作它用,农校、农科所、荣军院和财校四个单位先后在此办公或住宿,龙氏家祠遭到了很大的损毁和破坏。2005年,昭通市一届人大六次全会作出了关于抢救性保护龙氏家祠的决定。2006年4月,在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市政府拨专款1100余万元正式启动了修绵工程。
1982年,龙氏家祠被公布为昭通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18日,龙氏家祠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龙氏家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建设背景
龙云的母亲1922年病逝,1924年,龙云把母亲的灵柩从炎山运到昭通市城,葬于簸箕湾小松山。在地方官绅的要求下,1923年,龙云在昭通城中心辕门口为母亲修建了三台三楹石质节孝双全牌坊。
1928年底,龙云为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先将母亲的灵柩迁葬于昭通簸箕湾小松山正北边后, 1930 年在回龙湾选址建家祠。龙云是彝族人,其祖籍地没有建家祠的习惯, 其任省主席后, 采用了汉族家祠的规制, 选址于昭通回龙湾。
建设历程
1930年,龙云请全国能工巧匠开始建造龙氏家祠,并于1942年正式竣工。
1951年,政府将龙氏家祠改作它用,农校、农科所、荣军院和财校四个单位先后在此办公或住宿,龙氏家祠遭到了很大的损毁和破坏。面对破败不堪的龙氏家祠,昭通市各界有识之士和社会贤达不断奔走呼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以提案等形式,要求政府尽快采取措施,抢救性保护龙氏家祠。
2005年,昭通市一届人大六次全会作出了关于抢救性保护龙氏家祠的决定。2006年4月,在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市政府拨专款1100余万元正式启动了修绵工程。根据实际,龙氏家祠维修工程分三期完成:一期工程为瓦屋面和木构架工程,中标价为167.73万元,结算价为220万元;二期工程为装饰装修工程,与一期工程联系十分紧密,经市政府同意,未进行招投标,二期工程的合同价为400万元;三期工程为油饰彩绘工程,邀标价为330万元。外加监理费、施工管理费、消防和水电预埋、标外增加工程项目等约150万元。2008年底,昭通市文体局将主体工程修缮完工的龙氏家祠移交昭阳区文联管理。已修缮完工的龙氏家祠已经成为昭通重要的一张名片,许多来昭通的外地人都要前往参观。
方位布局
龙氏家祠位于昭通城南12公里的簸箕村,主体工程建于1930年至1933年,整个建筑群建设完成耗时十余年,占地17033.14平方米。外墙用毛石砌院墙与外界隔离,大门设在院墙西侧,与甬道相通,宅院和家祠东西分列,其余部分为园林景致。聂氏宗祠坐南朝北,占地3196.56平方米,由正殿、过厅、厢房、耳房、影壁等组成两进院落,在中轴线上形成i两个大天井,在四角形成四个漏角天井。家祠的正前方为三叠水式一字影壁,影壁两端与两扇大门相接,大门为欧式风格,门额上分别大书"源远","流长"。正殿单檐为歇山式覆盖琉璃瓦,屋脊上有雕琢极为精致的二龙戏宝石雕;过厅单檐为硬山琉璃顶,前檐下悬挂"龙氏家祠"大匾,下设御路踏跺,御路石为高浮雕五龙捧圣图案;正殿是整个建筑群的中心,房顶为单檐黄琉璃瓦顶,3五开间,三面围廊。正殿正门上方正中,悬挂蒋介石题"封鲊丸熊"大匾,从匾上右方"龙太夫人徽德"字样来看,是专为纪念龙太夫人而作,内含两个古代贤母的典故,意在颂扬龙太夫人教子有方之意。左边门上方正中,悬挂着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胡汉民题大匾"遗德孔长"。右边门上方正中悬挂民国时期云南大书法家陈荣昌题大匾"燕天昌后"。
三进院是正殿,供奉着龙云祖先的神等。正殿内到处是雕梁画栋,木漆镏金,内顶遍雕井口天花,均为云龙翻腾图案,色彩华丽鲜艳。各种木雕、石雕均为高浮雕、透雕和镂空雕等,或为龙凤呈祥,或为人物故事,或为瑞兽芝草等。正殿屋檐下有多幅匾联,均为民国时代文化精英和国民政府蒋介石等军政要人所提。从照壁北面侧门出去是后花园,建有月牙池、石桥、雕楼;还有一个四合院是生活区,供住宿、餐饮、存粮、储物之用。龙氏家祠北面是三千多亩的荷田,每当荷花开放时,观花的人络绎不绝,家祠南面有龙卢故里街道。龙氏家祠里的十间厢房是特别重要的展厅,展出了龙云一生的经历。
建筑特点
龙氏家祠城墙内占地26亩,主体包括聂氏宗祠和宅院两大建筑群。并有门楼、粮仓、月牙池、花园、碉楼、网球场、城墙、护城河等附属设施。龙氏家祠既有中国传统庙堂的严肃,又有苏州园林的雅致,还有欧洲建筑的情调及那个时代的特征,把这些风格迥异的艺术和因素如此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而形成了自身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这在全中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建筑艺术杰作。
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龙氏家祠传承了清代官式建筑艺术,同时体现了民国建筑的特点,整体布局规整,平面严格对称,功能齐全,引入了欧式大门、壁炉等建筑元素,融合了江南传统建筑风格,形成中西合璧兼具传统建筑和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装饰精美,金壁辉煌,各种木雕、石雕和彩绘生动传神,技艺精湛,所有石质柱础图案或人物故事,或瑞兽芝草,造型各异。
相关轶事
龙氏家祠落成时,蒋介石亲笔题写“封鲊丸熊”匾额相赠。胡汉民何应钦于右任等军政大员以及袁嘉谷、陈荣昌等文化名人或题赠匾额,或题书楹联,虽然内容均不外乎称赞龙氏家族的祖荫厚德,龙云尊崇聂氏宗祠之礼的正心诚意,但毕竟大家气度,于文皆引经据典,于书皆法度谨严,且鉴于题书者的身份,这些作品无疑都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
价值意义
龙氏家祠祠堂是龙云家族祭祀和举行重大活动的专用场所。由三进院落构成四合六天井,包括照壁、卷门、过厅、两厢、正殿。过厅前雕有"五龙捧圣"石刻,正中悬挂陈荣昌书"龙氏家祠";正殿单檐歇山式,覆琉璃瓦,屋脊饰二龙戏宝,殿前石砌月台,饰栏板望柱,置有蒋中正书"封鲊丸熊"等匾额和章太炎等人题写的楹联,殿内供龙云祖先牌位。宅院,为传统的四合五天井建筑,包括正房、倒座、两厢及东、西两角碉楼。整个建筑气势恢宏,构件中柱、础、福扇、雀替、挂落等或镂雕人物故事、瑞兽芝草、博古图案,或彩绘云龙、珍禽、小景,反映了当时云南在木作、石雕、绘画等方面精湛的艺艺术水平。
龙氏家祠不但是昭通市人民对英雄的思念寄托之所,也是龙云人生历程的写照,更是昭通人民历史长河中的一面不朽丰碑。随着时光的流逝,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艺术视角角度的变化和视野的拓展,展示出来的丰富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和信息等有了重新认识,同时以呈现了龙氏家族的荣耀与辉煌。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开发与保护
1982年,龙氏家祠被公布为昭通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18日,龙氏家祠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龙氏家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0月12日,经过恢复重建后的龙氏家祠通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
旅游信息
2020年2月,为感谢全国医护人员的坚守奉献,自景区恢复营业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景区对全国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及公安干警实行旅游景区免票优惠政策。免票对象:全国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凭医师执业证、乡村医生执业证、护士资格证、人民警察证等有效证件);湖北医务工作者在本人免票的基础上,同行的每一位家属也可享受免费入园。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设背景
建设历程
方位布局
建筑特点
相关轶事
价值意义
获得荣誉
开发与保护
旅游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