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16战斗机
二战初期前苏联空军战斗机之一
伊-16战斗机(英文名:I-16 Fighter,俄文名:И-16)是二战初期前苏联空军主力战斗机之一,也是首款使用了臂悬式下单翼可收放式起落架的战斗机,该机的原型机TsKB-12bis于1934年1月完成首飞,伊-16战斗机的设计师是尼古拉·波利卡尔波夫和德米特里·格里戈罗维奇。
1932年,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波里卡尔波夫便绘出伊-16战斗机的原型机TsKB-12的工程图纸,次年11月末,TsKB-12诞生。之后改装为TsKB-12bis,并依此为原型批量生产了伊-16-4型战斗机。1934年10月,第一架伊-16-4型战斗机在GAZ-21出厂,并于1935年在莫斯科红场上首次露面,随后,伊-16-4型战斗机开始装备部队。之后,苏联设计人员又对TsKB-12bis进行了多次改造,并将改进版的TsKB-12bis正式定名为伊-16-5,1935年7月,伊-16-5开始生产。1938年,GAZ-12工厂完成了对伊-16火力改型的设计并投入生产,其编号为伊-16-10,该机于1938年1月11日试飞。1939年,GAZ-19制造厂开发出了具有强大动力的M-62发动机,同年,装备了M-62发动机的伊-16-18、伊-16-20、伊-16-24、伊-16-27相继问世,这些机型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机身进行了不同程度加强。1940年,由于12.7毫米UB重机枪的应用,伊-16的最终改型伊-16-29型的诞生。在1934到1941年间,伊-16总共生产了9450架,而伊-16作为战斗机一直使用到1943年。
初代伊-16战斗机为混合结构木质机身、金属机翼,机身由垂直分割的两部分组成,在后续的机型改进中,新的机型搭载了诸如ShKAS7.62毫米航空机枪、20毫米的ShVAK机炮等武器,发动机方面,也不断更新,如伊-16-10使用M-25发动机,伊-16-24使用M-63发动机等等。
伊-16战斗机,旨在以最轻最小的机身装进最强有力的发动机,虽然设计上来说伊-16还不够完美,尤其是其开放式座舱和布质蒙皮机身。但伊-16奠定了二战苏联各型战斗机设计的基础。
俄罗斯新闻社2024年5月8日报道,一架曾参加过卫国战争的伊-16战斗机在俄卫国战争胜利79周年之际修复,并会在新西伯利亚州参加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9周年阅兵式。
发展历史
发展背景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二十年休战‘’期间,人类航空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世纪30年代是航空技术发展的高峰时期,而恰在此时又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苏联在这短短的10年时间中,就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工业体系‚而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基础大都与军工有直接的联系,苏联从欧洲和美国引进多种较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并以此为基础仿制、改进,从而支撑起了苏联军事航空产品的发展,由于苏联政权诞生时的险恶环境,“大清洗”使得苏联政府不得不在监狱内让这些被迫害的工程师继续从事武器的设计和研发。早在1929年,苏联就在布特尔监狱内设立了“内部监狱设计局”,后来设计局迁到霍德飞机场地区,改名为中央设计局第39号。在这里为首的便是一战沙俄水上飞机设计师—德米特里·巴甫洛维奇·格里戈罗维奇和当时苏联年轻的飞机设计师尼古拉·波利卡尔波夫。尼古拉·波利卡尔波夫曾在苏联多家飞机制造厂工作并设计出多款不同类型的飞机,但他于1929年10月被内务人民委员会以“参与反革命破坏分子组织”的罪名逮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之后,但内务部的官员意识到了波利卡尔波夫对苏联空军的重要性,并于两个月后将尼古拉·波利卡尔波夫送至布特尔监狱的“中央设计局第39号”。1931年,内务人民委员会把对波利卡尔波夫的判决从死刑改为劳改10年,在这里,他与德米特里·格里戈罗维奇在严密的监视之下被命令继续从事战斗机的研究、设计工作,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尼古拉·波利卡尔波夫设计出了伊-16战斗机的原型机TsKB-12。
诞生
1932年夏,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波里卡尔波夫绘出伊-16战斗机的原型机TsKB-12的工程图纸,次年11月末,TsKB-12诞生。但是TsKB-12在试飞期间暴露出了许多缺点,如纵向安定性差、起落架收放繁琐等,12月,伊-16进行了首次试飞,当天创造时速358公里的世界记录。但由于TsKB-12在试飞期间存在一些缺陷以及M-22发动机的局限性,设计人员便为TSKB-12换装美国怀特-旋风SGR-1820-F-3发动机。1934年1月,装有怀特-旋风SGR-1820-F-2发动机的TsKB-12bis完成首飞,在飞行中,伊-16又将飞行速度提高到454公里,成为当时世界上“飞得最快的战斗机”,同年2月8日,完成试飞验收,改进后的TsKB-12bis飞行速度大大提高。但是仍存在易陷入失速尾旋和起落架可靠性不足的问题。而在这些缺陷还未来得及改善之时,当时的苏联航空制造部门就决定以伊-16-4型的编号投入批量生产,伊-16-4型战斗机为混合结构木质机身、金属机翼,机身由垂直分割的两部分组成,每部分由4条纵梁和11根松木骨架构成。机身蒙皮为粘合而成的桦树皮,厚度从4毫米至2.5毫米不等。1934年10月,第一架伊-16-4型战斗机在GAZ-21出厂,1935年,伊-16-4在莫斯科红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群众集会上首次露面。随后,伊-16-4型战斗机生产了约400架,开始装备部队。
发展与改造
在伊-16-4问世之后,针对TsKB-12bis表现得诸多问题,苏联设计人员又进行了多次改造。1934年9月,改进后TsKB-12bis被重新送回研究所,接受国家验收。改进后的TsKB-12bis飞行速度可以达到437千米/小时,爬升率也达到了882米/分钟,因此苏联人民航空工业部将改进版的TsKB-12bis正式定名为伊-16-5,并批准优先生产。但频频出现问题的发动机又让飞机的批量生产推迟了近一年时间,在1935年7月,伊-16-5才开始生产。实际上,在GAZ-12和GAZ-153工厂的生产线上,伊-16-5与伊-16-6被同时生产出来,两者的差别极其细微。伊-16-6使用M25A型发动机,并缩小了背脊,改善了后方视野,同时在武器系统方面,伊-16-6也更加先进。于是,在1937年末,伊-16-5便被淘汰。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经战争检验表明,伊-16-5与伊-16-6的两挺7.62毫米机机已经明显不足以应付当时的空战,苏联空军迫切需要对伊-16的火力进行必要的加强。于是,在苏联高层的迫切要求下,1938年,GAZ-12工厂就完成了改型的设计并马上投入生产,其编号为伊-16-10,该机于1938年1月11日试飞,同3月即运送到西班牙战场上投入实战。伊-16-6和伊-16-10在西班牙战争期间表现出对地攻击火力不足的缺点,此时,苏联空军需要在伊-16上装一种火力强大的武器以打击装甲车辆和地面防御工事,由于有之前的改造经验,苏联设计师就在的伊-16-10机身上用两门20毫米ShVAK机炮替换了机翼上的7.62毫米ShVAK机枪,这种装ShVAK机炮的伊-16-10被编以伊-16-17型战斗机,并迅速投入量产。
TsKB-29
早在1937年时,苏联高层便向飞机制造厂的设计师们提出了一项要求,即开发兼具远程轰炸机的航程和小型轰炸机的使用灵活性的打击武器,于是设计师们在4发的图波列夫公司TB-3重型轰炸机的两翼下挂载2架SPB,SPB其实就是伊一战斗机的衍生型。中央设计局对伊-16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装,改造后的飞机正式命名为TsKB-29。这种组合将TB-3的航程和伊-16的速度巧妙地结合起来。在飞行阶段伊-16从TB-3的油箱中获得燃料,双方在敌军防空火力圈以外分离,TB-3立刻返航而伊-16依靠自身燃料进行突袭。
M-62发动机的应用
1939年,GAZ-19制造厂开发出了具有强大动力的“雪维索夫“M-62发动机,M-62首先安装在伊-16-10型的机身上,并且使用了AV-1变距螺旋桨,。随后装备了这种发动机的战斗机被命名为伊-16-18。18型的速度和升限都获得了较大的增长,飞行稳定性也比以往型号有所增强。唯一的问题是油耗增加了,这使原本计划为高速轰炸机护航的任务很难完成。但设计师们就在伊-16-20的实验型上用外挂油箱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同年,随着M-62发动机的使用,新的机型——伊-16-24型对机体结构也进行了一些加强,同年,伊-16-27型作为攻击机替换了伊-16-17型的生产,27型的武装基本与17型相同。只不过换装了M-62发动机,并对机体结构进行了加强。
退役
1940年,由于12.7毫米UB重机枪的应用,促成了伊-16的最终改型:伊-16-29型的诞生,作为伊-16战斗机家族的最后一名成员,伊-16-29型生产到了1941年,所有的伊-16自在1934到1941年间总共生产了9450架。而伊-16作为战斗机一直使用到1943年,之后所有的伊-16基本都退居二线,部分型号被改为联络机或高速侦察机,一直使用到1944年。
技术特点
整体结构
波利卡波夫设计竞标的TsKB-12歼击机,旨在以最轻最小的机身装进最强有力的发动机,该机翼展9米,机身长度6米,主翼面积14.6平方米,纺锤式的短胖机身外壳由夹板制造,主翼的前后翼梁采用空心钢管,翼前缘蒙皮和翼肋为铝合金制品,而主翼其他部位则为布制蒙皮。但伊-16的副翼特别长,可在起落时作为襟翼使用,其座舱属于密封式,该机在降落时整个舱盖连同前挡风玻璃往前推,座舱中央有一个望远镜式的瞄谁镜,此外,TsKB-12的主起落架可以收到翼面下,靠安装在座舱右侧的手动曲柄操纵。
动力系统
以上信息来源于参考资料,统计于2024年5月9日
座舱设计
以上信息来源于参考资料,统计于2024年5月9日
起落架
以上信息来源于参考资料,统计于2024年5月9日
搭载武器
以上信息来源于参考资料,统计于2024年5月9日
性能参数
以上信息来源于参考资料,统计于2024年5月9日
服役历程
中国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同年8月,因为对日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损失惨重,自中东路事件僵化的中苏关系有着解冻的契机,在8月20日,中苏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和《军事技术援助协定》,并且第一批伊-16-5型战斗机也抵达中国,中苏条约签订以来苏联向中国提供的大约200架伊-16中大多数是10型,这些飞机与苏联援华航空队一起在抗日战争初期的空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如在1938年4月28日爆发的抗战史上最大规模的空战——武汉大空战中,空军驾驶着伊-15战斗机和伊-16战斗机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日军被击落轰炸机1架、战斗机11架,中方损失9架、阵亡4人。次日,又爆发了第二场战斗,27架日军战斗机掩护着18架攻击机再度飞临武汉,在这场空战中,日军被击落31架、被击毙飞行员50人,中方损失12架。1939年2月20日,50名中国飞行员和14名苏联飞行员分别驾驶伊-15和伊-16战斗机起飞作战,9击落日军飞机架。2月23日,中苏两国飞行员又击落6架日军轰炸机。但随着日军的飞机数量的增加和性能的提升,伊-16逐渐落后于敌方。1940年10月4日,27架轰炸机由8架’‘零战”护航,空袭成都,中方出动伊-16拦截。其中5架被击落,其余19架在地面被击伤。10月7日,日军又出动由7架零战护航的27架轰炸机,空袭昆明,击落中国空军13架伊-16。从1940年8月19日至1940年末,日军共出动零战153架次,在自身未受损失的情况下击落中方59架飞机。至1941年6月,中国空军仅剩89架残破的伊-15和伊-16战斗机。1941年4月,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停止对华军售,并撤走了苏联志愿航空队。
苏联
1934年10月,第一架伊-16-4型战斗机在GAZ-21出厂,1935年,伊-16-4在莫斯科红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群众集会上首次露面。随后,伊-16-4型战斗机生产了约400架,开始装备部队。1939年8月20日,由朱凡纳瑞夫率领的5架伊-16以RS-75无控空对空火箭,击落了日本战斗机群中的两架。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战机发射火箭击落德国侦察气球的纪录之外,这是航空史上战斗机空战中首次使用火箭的纪录。在德国入侵苏联时,伊-16系列的各型战斗机,约占全苏战机的60%,且占歼击机的60%,其中大约有4700架布置在苏联的欧洲部分。但伊-1完全不是德国Me-109E/F战斗机的对手,贫弱的武器更使它不能有效地击落德军轰炸机,因此苏联飞行员常以撞机方式攻击德军轰炸机。在德军入侵的第五天,苏联空军已经损失了3820架飞机,而且大部分是在地面被击毁。在卫国战争初期,约有2290架伊-15战斗机、伊-16战斗机投入抗击德军入侵的战斗,并在短短二十天里共出击6000余架次,累计击落敌机千余架,从中涌现出不少空战英雄。在雅克和拉式战斗机能持续生产、稳定发挥之前,小巧灵活的伊-16战斗机一直成为苏军的中坚力量,并最终使用到1942年的冬季大反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期,共有6550架伊-16参加了战斗。1941年上半年,伊-16完全结束生产线作业。在1943年底伊-16结束第一线的服役时,其中若干航空团还因使用伊-16而获得“近卫”的称号。
芬兰
在1939年11月至1940年3月的苏芬“冬季战争”中,伊-16遇到了重大挑战,这是它第一次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作战,但伊-16成功地经受住了考验,在战争中有出色的表现。另外,在这场战争中,苏联人还以伊-16-20型战斗机为载机,首次试验了将副油箱挂在了战斗机机翼之下。
西班牙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1936年10月末,第一批伊-16-5型战斗机运抵卡塔纳赫港,用于组建西班牙共和国“苍蝇”1号和“苍蝇”2号两支战斗机分队。在1937年,德国“秃鹰军团”开始将Me109引入西班牙,虽然伊-16时30年代早期研制的战斗机,但在如时速、爬升率、盘旋性能方面丝毫不逊于德军的Me109,但由于伊-16机型过老,在西班牙空战中渐渐落于下风,随着西班牙国民军在地面战场上的节节胜利西班牙共和政府军和苏联空军开始将伊-16用于对地作战,但事实表明,伊-16不适合这个任务,在对地攻击中遭受了重大损失,在1939年西班牙内战结束时,只有少量的伊-16幸存下来,西班牙内战结束后,佛朗哥政府接受了剩余的伊-16-10,西班牙官方编号为C-8,直到1952年7月才结束其在西班牙的服役生涯。在西班牙内战中,总共有475架伊-16-6及伊-16-10以及大约500架左右的伊-16-5型战斗机援助西班牙共和政府。而当时苏联援助西班牙的伊-16只有机身部分。其发动机是购自美国菜特公司的塞克陆发动机(R-1820-54),然后再在西班牙境内组装,由于伊-16机身的制造工艺要求并不高。因此西班牙共和政府曾自行制造20架伊-16及双座教练型的UT1-4,可惜为时己晚,不久共和政府在内战中失败。
衍生型号
以上信息来源于参考资料,统计于2024年5月9日
相关事件
俄罗斯新闻社2024年5月8日报道,一架曾参加过卫国战争的伊-16战斗机在俄卫国战争胜利79周年之际修复,并会在新西伯利亚州参加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9周年阅兵式。
总体评价
在雅克和拉式战斗机能持续生产之前,小巧灵活的伊-16战斗机一直成为苏军的中坚力量,并最终使用到1942年的冬季大反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期,伊-16为苏联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国际展望》评)
纵观伊-16的研发过程,可以发现这是工业尤其是航空工业基础薄弱的苏联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作为苏联第一种单翼战斗机。从设计上来说,伊-16还不够完美,尤其是其开放式座舱和布质蒙皮机身。但作为先行者伊-16为二战苏联各型战斗机的设计奠定了基础从这一点来说,伊-16成功完成了它的使命。(《航空世界》评)
参考资料
The Polikarpov I-16 was known as the.Aviation-History.com.2024-05-09
..2024-05-09
..2024-05-09
..2024-05-09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发展背景
诞生
发展与改造
TsKB-29
M-62发动机的应用
退役
技术特点
整体结构
动力系统
座舱设计
起落架
搭载武器
性能参数
服役历程
中国
苏联
芬兰
西班牙
衍生型号
相关事件
总体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