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嘴镇
四川乐山沙湾区下辖镇
龚嘴镇位于四川乐山沙湾区西南边缘部,处于大渡河峡谷地带北岸,河界长15.2公里,水域面积72.5平方公里,全镇面积40.7平方公里,南界牛石镇,东傍溪乡,北毗邻葫芦镇,东与铜茨乡接壤,西临峨边彝族自治县彝族自治县五渡镇,隔河相望,辖7个农业行政村,1个社区,48个组,现有总人口5072人(2017)。最高海拔1714米,最低海拔462米。龚嘴镇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雨量1430毫米,气候温和,雨量充足。
建制沿革
龚嘴镇原名红星乡,旧址在金牛村一组原胡祠堂。1951年3月,建立 红星乡;1955年10月并入五渡乡;1956年3月调整行政区划,五渡乡划归峨边县管辖时,将原红星乡划归进入轸溪乡。1961年11月红星乡辖区从轸溪公社划出建立红星乡人民公社。1981年6月迁到今万坪村石浩儿黄油坪。1982年11月将红星乡人民公社更名为龚嘴公社;1984年改名龚嘴镇人民政府;1986年1月经省四川省民政厅决定撤销龚嘴乡建立龚嘴镇人民政府。
名称来历
因龚嘴电站在镇境内,而得名龚嘴。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03°76′39″,北纬29°56′ 23″。地处四川乐山沙湾区西南边缘部,大渡河北岸。南界,东与轸溪乡葫芦镇牛石镇、铜茨乡接壤,南隔大渡河与峨边彝族自治县五渡镇相望,西与范店乡为邻,北与沙湾镇交界。人民政府驻龚嘴社区红星街,电话区号0833,邮政编码614905,镇距沙湾市城区25千米。
政区沿革
龚嘴镇原名红星乡,旧址在金牛村一组原胡祠堂。1951年3月,建立红星乡;1955年10月并入五渡乡;1956年3月调整行政区划,五渡乡划归峨边彝族自治县管辖时,将原红星乡划回并入轸溪乡。1961年11月,红星乡辖区从轸溪公社划出建立红星乡人民公社。1981年6月迁到今万坪村石浩儿黄油坪。1982年11月将红星乡人民公社更名为龚嘴公社;1984年改为龚嘴镇人民政府;1986年1月经省四川省民政厅决定撤销龚嘴乡建立龚嘴镇人民政府。
政区划分
2014年末设5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有4 8个村民小组,3个居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4年末,辖区总人口545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24人,农业人口4729人),男性2852人,占52.3%;女性2601人,占47.7%;14岁以下963人,占南京地铁17号线6%;15~64岁3594人,占66%;65岁以上896人,占南京地铁16号线4 %。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445人,占99.98%;有彝族1个少数民族,共8人,占总人口的0.02%。
截止到2017年人口为5072人。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约3.5千米,总面积40.7平方千米,河界长15.2千米,水域面积约0.725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3.98人。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镇境内交通主要以公路、铁路为主。境内峨轸路段(轸溪乡接省道103线至峨边彝族自治县)长20.5千米,日均发送6辆客车,日客运量400人。2014年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128辆,4520吨位;客运汽车6辆,150座位;年货运量137.6万吨。截至目前境内有通村水泥路50千米,有通组水泥路100千米,有通组碎石路20千米。
镇境内有西南具有代表性的水力发电站—龚嘴水电站,总装机容量77万千瓦,是大渡河水电滚动开发的母体电站。成昆铁路横跨其间,铁道线长7.5公里,其间设有一座刘沟火车站
重点企业及产品500万元以上企业有天盛控股集团矿业公司和龚嘴冶炼厂2个,矿产资源主要以白泥矿,碳酸钙、铝矿、花岗石白云石正长石为主,分布广,含量丰富,水陆交通方便。该镇又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龚嘴电站。
【邮政电信】2014年末全镇有邮政网点1个,农村投递路线单程长度15公里,投递点6个,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000余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600余笔,国内异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信件完成400余件,征订报纸600份、杂志200册,业务收入7万元。
电信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230余户,比上年增加20户,固定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17%,比上年提高个1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1200余户,比上年增加1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16千米,主干电缆达6000米,互联网端口总数300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90%,宽带接入用户180户,比上年增加10%。全年电信业务收入65万元。
产业经济
2006年,龚嘴镇实现工业增加值62073万元,企业总产值3290.58万元,农业总产值实现15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75元,社会政治稳定,群众安居乐业,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2008年,沙湾区龚嘴镇把加大养殖业发展、提高农民在农产品方面的收入作为全镇农业工作的重点之一。工作中,镇党委、政府采取提供信息、派专人协调和上门服务等措施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养殖业。
经过第一季度的努力,2008年底,全镇已新建养猪场3个1100余平方米,养鸡场1个400余平方米,发展养鸭专业大户1户,养鸡专业组1个,为打造“一村一品一特色”打好基础。
特色农副产品主要以林竹、畜牧、药材为该镇三大特色农副产品,以基本形成了产业带,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新安兔、覃山黄连远销省内外、供不应求。
自然条件
【地形】龚嘴镇位于四川乐山沙湾区西南边缘部,处于大渡河峡谷地带北岸,属高山地貌。境内覃山梗最高海拔1714米,刘沟村易坝为最低海拔点462米,相对高差1252米。
【气候】龚嘴镇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季为2、3、4月,夏季为5、6、7月,秋季为8、9、10月,冬季为11、12、1月。年平均气温16℃,年日照时数1000~115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430毫米。
【水文】属长江流域。镇境南沿大渡河,境内河界长15.2公里,水域面积0.725平方公里。
镇境内主要溪沟有2条,即金牛村干溪沟、刘沟村牛沟,均流入大渡河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境内矿产资源主要以白泥矿,碳酸钙、铝矿、花岗石白云石正长石为主,分布广,含量丰富。
【自然灾害】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低温、大风、地质灾害等。
【能源】镇境内有西南较大的水力发电站—龚嘴水电站,装机容量730KV,多年平均年发电量34.18亿KW·h,以7回220kV线路接入四川省主网,是系统主要的调峰调频电站之一。
经济概况
【农业】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760元。全镇耕地面积2670亩,人均耕地0.6亩,林地面积3.5万亩。
耕地面积2670亩其中:水田1336亩,旱地1334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4年,生产粮食0.83万吨,其中水稻0.33万吨,玉米0.46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中药材、茶叶等。农业方面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林竹、畜牧、中药材、花木、干果等产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作为本镇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畜牧业以生猪、家禽为主。2014年生猪饲养量8300余头,生猪年末存栏3103头;牛饲养量1306头,年末存栏6310头;家禽饲养量11.87万只,上市家禽10.8万羽。2014年生产肉类150吨,其中猪肉139.5吨,牛肉0.5吨,禽蛋101吨。
目前,正在打造名贵花木基地、蔬菜基地、西南最大的规范肉牛养殖场。
【工业】2014年末镇境内拥有企业17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户。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5亿元
社会事业
龚嘴镇学校地处大渡河上游,与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相邻,属于沙湾区较边远的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全校由于历史原因,学校校舍陈旧,道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校园内杂草丛生,杂乱无章,低矮的瓦房,潮湿破烂,一度被确定为危房。
“党以重教为先”,党的十七大指出:“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近年来,沙湾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使该区的教育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2007年7月,区教育局开始对该校中小学校舍进行维修改建。通过中央专项资金、社会捐助等各项渠道筹集资金103万元,其中,龚嘴电厂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关心山区教育,向该校无偿捐赠了30万元,并表示将长期支持该校的教育发展。该校新建了约200平方米的教师办公室和工会活动室、硬化了进校道路640米和1000平方米校园场地、新建了厕所,绿化了校园,校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校舍于这学期开学正式投入使用。
【文化艺术】2014年末有乡镇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5个,藏书7500册。
【教育】龚嘴中心校小学1所,在校生505人,专任教师3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医疗卫生】2007年末建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5个,卫生院1所,病床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5张。专业卫生人员9名,其中:执业医师7人,注册护士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职业(助理)医师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0.4人。
名胜旅游
【旅游业概况】龚嘴镇境内有西南较大的水力发电站—龚嘴水电站,总装机容量730KV。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建制沿革
名称来历
地理位置
政区沿革
政区划分
人口面积
基础设施
产业经济
自然条件
经济概况
社会事业
名胜旅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