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茴草
报春花科水茴草属植物
水茴草(学名:Samolus valerandi)是报春花科水茴草属的一种植物,广泛分布于全球五大洲。它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无毛,具有多数纤维状须根。水茴草喜光照充足的环境,其喜温暖,怕寒冷,在20-24℃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良好,越冬温度不宜低于10℃。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具多数纤维状须根;茎直立,高10-30(40)厘米,圆柱状或有纵棱;基生叶倒卵形或矩圆状卵形,1.2-6.5厘米,宽7-30毫米,全缘,先端圆形或钝,基部渐狭,下延至具狭翅的短柄;茎叶较小,先端钝或具小突尖头,具短柄或无柄。叶柄长1.5厘米,浅绿色。
总状花序疏松,通常有花10-20朵;花梗纤细,长6-12毫米,花梗通常在关节处具有小的钻形苞片;苞片披针形,长约1毫米,着生于花梗中部;花萼钟状半球形,开花时长约1毫米,分裂达全长的1/3,裂片三角形,花后增大,果期长达2-2.5毫米;花冠白色,5裂,直径2-3毫米,筒部约与花萼等长,无毛。裂片卵形,先端钝。雄蕊5,与花冠裂片相对,在花冠筒的基部附近贴生。花丝白色,2-3毫米长,无毛。花药黄色,宽0.2毫米。花柱短,长1毫米,无毛。花萼增大,在果实中形成直径3毫米的齿状胶囊。蒴果球形,直径2-3毫米。花期5-9月。
生长环境
水茴草生长于海拔100-1300米的田野和水旁。水茴草喜光照充足的环境,其喜温暖,怕寒冷,在20-24℃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良好,越冬温度不宜低于10℃。
分布范围
五大洲均有分布。在美洲分布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北美洲东部(加利福尼亚州)、南美洲。在捷克分布于南捷克、南摩拉维亚、卡罗维发利赫拉德茨-克拉洛韦利贝雷茨、西里西亚、奥洛穆茨、帕尔杜比采、比尔森、布拉格、中央、乌斯季、高地哥兹林;在中国分布于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湖南省
繁殖信息
水茴草的繁殖主要通过分株法,每年4-8月为最佳繁殖期。
栽培信息
缸养
当在室内进行水族箱装饰时,宜选用直径3-5毫米的砾石作为栽培基质,铺置厚度为5-7厘米。缸养可结合分株繁殖进行操作。如单独栽种所用容器通常为小型水族箱,注意摆放地点应保证植株能够接受所需的光照。先将栽培基质铺置于水族箱底部,其厚度为3-5厘米。为了便于操作,先注水至半缸处,然后种植。
管理
水茴草对水质要求不严,可在硬度较低的淡水中进行栽培,注意盐度不宜过高。水体的pH最好控制在6.5-7.5间,即呈微酸性至微碱性。其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少,生长旺盛阶段每隔2-3周追肥一次即可。注意不要使日照过多,否则青苔会迅速蔓延。最好让它每天接受2-4小时的散射日光;使用专用荧光灯,每天给予10-12小时的人工光照植株也能正常生长。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水茴草不易患病,亦较少受到有害动物的侵袭。该种植物为多年生,随着栽培时间的推移,外围叶片就会逐渐老化。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它的最佳观赏时段自定植后可达6~8个月。应该及时进行更新,其连续栽种不宜超过1年。
主要用途
水茴草适合室内水体绿化,是装饰玻璃容器的良好材料。在水族箱栽培时,常作为前景草使用。
保护级别
捷克,根据第395/1992 Coll号法令,水茴草是受特别保护的植物物种。经法令修订175/2006 Coll。作为一种极度濒危的物种。
防治方法
水茴草脱离水族馆养殖后进入自然水域,可后生生长,适宜于水域生境条件后会繁殖量,种群优势突出,严重者改变水域生态环境,干扰水域物种多样性。防治方法主要是人工及生物防治:监控其栽培条件下的生物学习性,勿将其残株抛弃于其他水域。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繁殖信息
栽培信息
主要用途
保护级别
防治方法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