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泡性口炎(vesicular stomatitis,VS),又称
鼻疮(sore nose)口疮(sore
嘴巴)伪口疮(pseudoaphthosis)“烂舌症”“牛及马的口溃疡”,是一种影响马、牛和猪的病毒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口腔黏膜、乳头皮肤及蹄冠部皮肤出现
水痘及糜烂,但极少导致死亡。本病属于二类传染病、
寄生虫病。
水泡性口炎的病原为水泡性口炎病毒(VSV)。VSV属于
弹状病毒科、水泡病毒属。VSV有两个独立的血清型,分别为
新泽西州型(NJ)和
印第安纳州型(IND),其中IND型包含三个亚型:印第安纳Ⅰ型(IND-Ⅰ)、印第安纳Ⅱ型(IND-Ⅱ)和印第安纳Ⅲ型(IND-Ⅲ)。NJ型和IND型在血清学和免疫学上虽互不交叉,但在临床症状上难以区分。VSV的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的成分是病毒糖蛋白,具有补体活性的抗原则是病毒的核蛋白。
VSV的基因组为单股负链
核酸。在病毒感染易感
细胞的过程中,基因组借助病毒粒子上的多聚酶
转录为信使
核糖核酸(mRNA),进而翻译产生五种
蛋白质:L蛋白(MW200000)、NS核心蛋白(MW25000)、G蛋白(MW57000)、M蛋白(MW26000)和N蛋白(MW47000)。病毒在
细胞质中复制并经细胞膜芽生释放。VSV在细胞培养物中能够繁殖至高病毒滴度,并在此过程中产生高水平的
干扰素。
家畜中自然感染的有马、牛和猪,血清学证明野生动物(如野猪、浣熊和鹿等)可以自然感染。在
巴拿马共和国从树栖动物和半树栖动物血液中发现了抗IND-Ⅰ型的抗体。在蝙蝠、食肉动物和一些
啮齿动物血液中发现了抗NJ型抗体。人的感染主要见于实验工作人员和流行地区与家畜接触的人。
对于VSV的生态学研究尚不清楚。例如,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位置、自我保护机制、传播路径以及如何从一个动物传染给另一动物等问题尚未明确。VSV-IND和VSV-NJ型可能存在不同的生态系统。在流行地区,由IND型引起的感染常见于野生树栖动物或半树栖动物,且已从白蛉伊蚊和
库蚊中分离到病原。
白蛉可以通过
卵巢将病毒传递给后代,随后通过叮咬传播给易感动物。在
巴拿马共和国VSV流行的森林中,猴子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血清学反应。此外,VS常发生在
节肢动物门生长旺盛的季节。这表明VSV-IND在野生动物和节肢动物之间可能存在循环传播。然而,也有一些相反的观点,如诱导的病毒血症不足以感染节肢动物;在疫情爆发期间,有时相邻的农场不受影响,这种疾病变化无常的分布难以解释;流行期间未能从节肢动物中分离出病毒;还有猜测称,病毒可能存在于土壤或牧草中,动物通过皮肤或口腔黏膜的接触而被感染;病毒的宿主可能是某种植物或昆虫,
脊椎动物只是偶然成为宿主。至于给节肢动物喂养自然宿主材料后病毒能否在其体内复制,目前尚未得到证实。
在美国,水泡性口炎一般发生在5月至10月,夏季开始增加,
霜冻后减少。然而,1982年在美国西部的一次爆发显示,即使在霜冻之后,疫情仍持续存在。
人类可通过与患病牲畜的接触而感染,包括鼻咽、受损皮肤和吸入途径。可能的直接感染源包括唾液、
水痘渗出物或表皮,或者在实验室操作时直接接触病毒。人类感染后症状类似于感冒,大多数人能在一周内恢复健康,并能产生中和抗体。
水泡性口炎的潜伏期为2至4天,《国际动物卫生法典》规定的最长潜伏期为21天。猪的VS其临床症状与口蹄疫(FMD)、猪水泡病(SVD)和水泡疹(VE)非常相似,难以区分。牛的VS其临床症状也无法与FMD区分开来。VS的特点是短暂发热,口腔黏膜、乳头上皮、趾间及蹄冠上出现
丘疹和
水痘。马的主要病变部位位于舌背,鹿的发病特征为发热和咽喉疼痛等,
雪貂主要表现为流产和幼崽死亡。大量流涎是家畜感染VSV的重要症状。水疱的发生位置因疫情情况而异,有的主要出现在口腔黏膜,有的则出现在乳头上。蹄部损伤有时会发生,但在猪身上尤为常见。成年牛的易感性高于一岁以下的牛。感染的动物通常在一星期内康复。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局部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以及
乳腺炎等。
普遍认为VSV通过上皮和黏膜入侵机体。病毒一旦侵入上皮层,就会在皮内产生原发性病变,同时在较深层的皮肤中,特别是棘层,病毒的复制更加活跃。从病毒复制到引起
细胞溶解的过程中,会积聚渗出液,形成小
水痘,最终汇聚成大水疱。这个过程通常在实验感染的2至3天内发生。当病毒扩散到整个生发层后,它似乎经常破坏柱状细胞层和基底层,但并不会显著损害这些细胞的再生能力。尽管真皮和皮下组织中有出血、水肿和
白细胞浸润,但病毒在这两个区域通常不会造成原发性损伤。如果出现继发感染,损伤可能会扩散到深层组织,导致化脓和坏死。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上皮细胞迅速再生,通常1至2周内康复,不留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