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Mastitis)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是引起
产褥热的原因之一,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
乳腺炎分为哺乳期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医疗相关性乳腺炎症、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乳腺炎症、特异性乳腺炎症和其他乳腺炎症。哺乳期乳腺炎临床表现为
乳房疼痛,排乳不畅,乳腺局部出现肿块,乳房皮肤可出现红、肿、热、痛。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主要表现为
乳房肿块和
乳头内陷、
乳头溢液、乳腺疼痛,可继发急性感染。
成年女性乳房位于
胸大肌浅面,约在第2至第6
肋骨水平的
皮下组织浅、深层之间。
乳腺有15~20个腺叶,每一腺叶分成很多腺小叶,由小乳管和腺泡组成,以
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
1870年Goodman和Benson发现金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急性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1928年Alexander Fleming发现
苄青霉素、1932年Gerhard Domagk发现
磺胺使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出现革命性改变。
哺乳期乳腺炎多见于产后2~6周及6个月后的婴儿萌芽期,尤其初产妇多见,75%产后开始哺乳,大约50%及25%哺乳时间达到6个月和12个月,哺乳时间达6个月的哺乳期乳腺炎发生概率为15%~20%,其中53%发生在产后4周。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针刺、超声检查。非哺乳期乳腺炎中,
乳腺导管扩张症/导管周围乳腺炎可以影响各年龄段的成年女性,而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通常发生在生育期女性,尤其是
妊娠后5年内,缺乏诊断的金标准,主要结合临床表现、组织
病理学和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在排除
乳腺结核和特异性肉芽肿性病变的基础上作出诊断。乳腺炎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局部治疗、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抗
分枝杆菌治疗等药物及手术治疗。
分型
乳腺炎分为哺乳期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医疗相关性乳腺炎症、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乳腺炎症、特异性乳腺炎症。
哺乳期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是在各种原因造成的乳汁淤积基础上,引发的乳腺炎症反应,伴或不伴细菌感染。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将哺乳期乳腺炎分为乳汁淤积型、急性炎症型、乳腺脓肿3种类型。
非哺乳期乳腺炎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指发生在非哺乳期妇女的一组原因不明的乳腺良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
乳房肿块和乳腺脓肿。后期可形成相关瘘管、窦道或
溃疡;这些往往具有持久性和难以治愈性,自然病程约9~12个月,常反复发作。包括
乳腺导管扩张症(MDE)/导管周围乳腺炎(PDM)、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GLM)。
医疗相关性乳腺炎症
根据感染起源和临床特征分为:
乳房肿物切除术后和放疗后脓肿、
假体周围乳腺感染、遗留异物相关性感染、新生儿乳腺炎。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乳腺炎症
特异性乳腺炎症
包括
乳腺结核、乳腺
梅毒感染、乳腺
放线菌病和布鲁氏菌病、乳腺真菌感染、乳腺
寄生虫病。
病因
哺乳期乳腺炎
非哺乳期乳腺炎
1.PDM的始动原因尚不清楚,引起
乳腺管堵塞和扩张的主要原因包括:
2.GLM病因学尚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医疗相关性乳腺炎症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乳腺炎症
除了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核分枝杆菌也是HIV感染者患乳腺脓肿的常见致病菌,表现为普通感染性脓肿,甚至成为HIV感染的首发症状,诺卡菌感染在免疫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不少见。
特异性乳腺炎症
危险因素
哺乳期乳腺炎
任何造成
乳汁淤积和致病菌感染的因素都可能成为哺乳期乳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非哺乳期乳腺炎
乳腺导管扩张症/导管周围乳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乳管阻塞、细菌感染、吸烟史(包括
二手烟)、
乳头内陷等。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其发生还与泌乳因素、感染因素(尤其是kroppenstetii
棒状杆菌属感染)相关,其他可能的因素还包括创伤、体内激素水平、口服避孕药物、种族差异等。
流行病学
国际流行病学
哺乳期乳腺炎多见于产后2~6周及6个月后的婴儿萌芽期,尤其初产妇多见,75%产后开始哺乳,大约50%及25%哺乳时间达到6个月和12个月,哺乳时间达6个月的哺乳期乳腺炎发生概率为15%~20%,其中53%发生在产后4周。PDM占
乳腺疾病的0.3%~2.0%,发病年龄见于
性成熟后各个年龄段,高峰为40~49岁,40岁以上患者占2/3,男性也有发病。GLM好发于已婚、哺乳妇女,发病年龄在17~52岁之间,以30~40岁多见,于回乳后短时期内发病。
乳腺结核主要发生于
结核病仍然流行的非
发达国家,如非洲国家和
印度地区,世界范围内,乳腺结核占乳腺外科疾病的0.1%~3%,西方发达国家0.1%,非洲等地区,占所有乳腺疾病的4%~6%。女性为主要患病群体,男性也有少量报道,好发于20~40岁之间的经产、多产及哺乳期女性。
中国流行病学
初产妇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概率高于经产妇(98.8%vs1.2%),哺乳期1个月内多见(32%),约2.9%~15%进展为乳腺脓肿。PDM占
乳腺疾病的1.9%~5.0%,占乳腺良性疾病的比例为3.2%,发病平均年龄为34~46岁,40岁以下患者占64%。
病理学
哺乳期乳腺炎
病理改变为
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化脓性乳腺炎早期切面界限不清楚,暗红、灰白相间,质地软,有炎性渗出物或脓性液体流出,晚期可形成界限相对清楚的脓肿。病变早期
乳腺小叶结构存在,乳腺及导管内有
乳汁淤积,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此时病变范围一般较局限,及时治疗后炎症消退,一般不留痕迹。病变发展,局部组织坏死,形成大小不一的化脓灶,并液化,乳腺小叶结构破坏,如果病变继续发展,小脓肿互相融合,形成乳腺脓肿。随着炎症的局限,组织
细胞聚集,成
纤维细胞及新生血管增生,最后形成纤维痕。
非哺乳期乳腺炎
临床表现
哺乳期乳腺炎
非哺乳期乳腺炎
乳腺肿块和
乳头内陷、
乳头溢液、乳腺疼痛,其中乳腺肿块在慢性病变基础上可继发急性感染形成脓肿,终末期脓肿破溃可形成乳腺瘘管、窦道或者
溃疡,经久不愈。
医疗相关性乳腺炎症
特异性乳腺炎症
检查诊断
诊断原则
哺乳期乳腺炎
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产后哺乳的女性如出现患侧
乳房胀痛、压痛、局部红、肿、热、痛,或伴有可扪及痛性肿块,伴有不同程度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不难诊断。有波动的炎性肿块,可用针刺获得脓性液体,可明确诊断。超声检查对乳房炎性肿块及脓肿形成的诊断很有价值,且有定位作用。
乳汁淤积型
乳房局部
肿胀、疼痛,血常规检查:
免疫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比例均不高。
急性炎症型
在排除全身其他系统感染的前提下,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即可诊断:
乳腺脓肿
可触及波动感,明显压痛,可考虑行超声检查确诊深部脓肿。
非哺乳期乳腺炎
缺乏诊断的金标准,主要结合临床表现、组织
病理学和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在排除
乳腺结核和特异性肉芽肿性病变的基础上作出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非哺乳期乳腺炎分类诊断和确诊的主要依据,取材方法推荐空芯针穿刺
活检(CNB),不建议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乳腺结核
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缺乏特异性,诊断以临床表现结和
流行病学资料、影像学、
细菌学、病理学与免疫学诊断等检查方法,确诊需要病理检查。
检查项目
哺乳期乳腺炎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用于判断是否伴有细菌感染;伴有高热(体温≥38.5°C)者行血培养、药敏试验及血生化检查;取乳汁、穿刺液或脓液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影像学检查
1.
乳腺超声可用于区分哺乳期
乳汁淤积、乳腺炎及乳腺脓肿。
2.乳腺X线检查:一般不常规进行,只有在需要与
乳腺恶性肿瘤进行鉴别时才进行。
病理组织学检查
正规抗感染治疗1周若局部症状无缓解或加重,不能排除
炎性乳腺癌或其他特殊感染类型时,应考虑行空芯针穿刺活组织检查明确组织学诊断。
非哺乳期乳腺炎
乳腺结核
鉴别诊断
乳房内积乳性脓肿
需要与哺乳期乳腺炎鉴别,也多发生在哺乳期的妇女,表现为局部疼痛与肿块,但无局部红、肿、搏动性疼痛,也无发热、
白细胞增高等全身表现,镜下
乳腺管扩张、积乳,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而乳腺结构破坏不明显或比较局限。
乳房皮肤丹毒
需要与哺乳期乳腺炎鉴别,比较少见,有局部皮肤的红、肿、热、痛,但病变沿浅表淋巴管分布,界限较清楚,疼痛较轻,而全身毒血症表现较为明显,乳房内一般无疼痛性肿块。
炎性乳癌
也好发于
妊娠或哺乳期女性,而且两者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如两者均有
乳房的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但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乳腺实质内肿块明显,皮肤红肿相对较局限,皮肤颜色为鲜红。而炎性乳癌时皮肤改变广泛,往往累及整个乳房,其颜色为暗红或紫红色。
显微镜下,炎症处
乳腺管上皮
细胞增生、
变性,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规则性,但与
乳腺癌的肿瘤性导管还是容易鉴别。
导管内乳头状瘤
以黄色浆液性或浆液血性溢液为主要表现,乳管镜检查可见导管内隆起性病变。需要与导管周围乳腺炎相鉴别。
乳腺癌
PDM以肿块为表现时需要与乳腺癌相鉴别,PDM呈非脓肿性炎症改变时要与炎性乳癌相鉴别,需进行组织
活检。
结节病
与GLM相鉴别,结节病发生在
乳腺与GLM临床表现相似,但结节病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肉芽肿性疾病,常侵犯肺、双侧肺门淋巴结,还有皮肤、眼的病变。为
自限性疾病,大多预后良好,有自然缓解趋势。
治疗
哺乳期乳腺炎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保证充分休息,不中断母乳喂养,有效移出乳汁,合理使用抗生素、止痛药物,必要时适当补液,形成脓肿者,提倡
微创治疗。
治疗方法
包括局部治疗、全身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回乳的处理以及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
局部治疗
主要目的是减轻局部水肿、有效排出淤积的乳汁,利于炎症消散。包括
乳房按摩、物理治疗、药物治疗、
乳头皲裂及疼痛的处理。
全身治疗
包括抗生素的使用、疼痛及发热的处理以及支持治疗。
乳腺脓肿的处理
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冲洗术。大多数情况下,超声引导下的穿刺引流可以代替外科切开引流成功治愈乳腺脓肿。中央区乳腺脓肿首选穿刺治疗后,发现治疗效果不佳应尽早改为手术治疗,首选小切口置管冲洗引流术。
回乳的处理
当脓肿切开引流后,脓液污染
乳头乳晕区域,无法继续母乳喂养;脓肿切开引流后发生乳汁漏,影响脓肿愈合;因产妇身体状况而不建议母乳喂养的,可进行回乳。可选择的药物有:口服或肌肉注射雌激素类药物;回乳过程应循序渐进,快速回乳易导致
乳房过度充盈,进而导致乳腺炎的发生。
特殊情况下母乳喂养
即使母亲在使用烟草、酒精和药物的情况下,母乳喂养仍然是大多数婴儿最好的喂养方式,但是HIV感染者应避免母乳喂养。母亲为乙肝病毒感染或携带者,可在婴儿出生后24h内给予特异性高效免疫球蛋白,继之以乙肝疫苗免疫后给予母乳喂养。若母亲为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或携带者,足月产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但
早产需暂停母乳喂养。母亲正在接受
同位素诊疗,或曾暴露于放射性物质,需待乳汁中放射性物质清除后可恢复母乳喂养。
非哺乳期乳腺炎
治疗原则
乳腺导管扩张症/导管周围乳腺炎
外科手术为主,局限性的肿块和外周型病灶可直接行肿块或区段切除手术治愈。在病变急性期应使用广谱抗生素联合
甲硝唑控制炎症反应,手术宜在无明显急性炎症表现、肿块稳定且局限时进行。手术原则是必须完整充分切除病灶,术中应注意彻底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的病变组织,尽可能保证阴性切缘,否则容易复发,合并有基础病变(如
乳头内陷)应手术纠正;对反复发作形成窦道、
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导管扩张症、导管周围乳腺炎的病人采用抗
分枝杆菌治疗,治疗方案可选择
异烟肼、
利福平、
乙胺丁醇或
吡嗪酰胺,并根据药敏试验调整用药,疗程为9~12个月。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类固醇激素治疗为主:一般
甲泼尼龙片起始剂量20mg/d,症状缓解可逐渐减量,直至症状完全缓解或稳定,治疗过程注意激素不良反应。手术原则同
乳腺导管扩张症/导管周围乳腺炎。对于肿块局限者单纯的类固醇激素治疗可有效地避免手术且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
难治性非哺乳期乳腺炎
表现为单个或多发
乳腺脓肿,形成窦道及瘘管,多次治疗后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应先明确
病理学诊断。
病理学诊断明确为乳腺导管扩张症/导管周围乳腺炎时,可先尝试给予三联抗
分枝杆菌药物,待病变局限或者瘘管闭合后视情况行肿物切除或瘘管切除术以减少复发。
对病理学类型明确的难治性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病人,使用
甲氨蝶呤,待病灶缩小或稳定后联合手术治疗。
病理学诊断不典型时,多部位取材重复病理学检查,仍不能明确者可试行抗分枝杆菌联合
类固醇激素治疗。对于多个瘘口或者瘘口与
乳腺皮肤粘连严重形成较大包块者以及上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行单纯
乳房切除术。
医疗相关性乳腺炎症
所有乳房肿物切除术后和放疗后脓肿形成的脓肿均可行脓肿引流和抗生素治疗;一旦发生
假体周围乳腺感染,通常要取出假体,在感染控制数月以后才可再重新植入假体,但不可保证不会再感染;对于新生儿乳腺炎,脓肿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均有效,很少复发,切口应该避开
乳头下方的乳芽,并避免切除组织。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乳腺炎症
特异性乳腺炎症
预防
哺乳期乳腺炎
预防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应该从
妊娠后期开始,至整个哺乳期结束。
预后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