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本升,兽医学家,教育家。他是中国现代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先驱者之一。杨本升首次在中国发现了牛气肿疽,并参与确认了牛甘薯黑斑病。他还在中国兽医专业首次开设了免疫学课程,为中国现代兽医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本升,字伯恒,1913年11月出生于江西省瑞金县。1928年毕业于瑞金私立绵江初级中学,随后进入南昌江西省立第一中学高中部理科班就读,并于1931年完成学业。尽管一度面临经济困难,但他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学欲望。1933年初,通过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考试,考入北平陆军兽医学校,开始了他的兽医生涯。
1936年12月,杨本升从陆军兽医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多个职务,包括见习、助教、教官、学系主任等。在此期间,他曾多次接受培训和深造,包括1940年的陆军兽医学校兽医高级研究班第一期学习,1941年至1943年在军医学校血清研究所进修,以及1946年至1947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兽医学院的学习。
新中国成立后,杨本升继续在兽医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兽医学校细菌学系主任,高级兽医学校防疫学系主任,
兽医大学训练部研究室副主任,吉林农业大学科研处处长、兽医系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兽医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原兽医大学)教授、专家组成员。他还担任过多种学术刊物的主编,并在多个学术机构中担任重要职务。
杨本升在兽医领域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科学研究方面,还包括在教育方面的努力。他曾在贵州省兴仁地区成功控制了一次牛瘟疫情,并撰写了一份详细的
总结报告。1948年,他在贵州安顺首次发现了牛气肿疽,并对其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纠正了此前一些学者的错误观点。1952年至1953年间,他带领团队在辽宁省丹东市设立了军马检疫站,完成了对从朝鲜归来的马骡的鼻疽检疫任务。1954年底至1955年初,他参与了河南省牛气喘病病原的研究,确定了该病是由饲喂受污染的红薯引起的,为疾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基础。
杨本升在教育方面同样卓有成效,他长期坚守教学一线,培养了众多兽医人才。他对教材建设尤为关注,1948年与同事合作翻译并出版了《麦氏兽医细菌学》,填补了国内相关教材的空白。1951年,他又与其他专家共同编写了《免疫学纲要》,这是中国兽医专业首次开设免疫学课程的基础。在他的指导下,多部苏联教材和参考书籍得以翻译和审校,其中《兽医微生物学》在全国统编试用教材中获得了高度评价。杨本升还致力于规范专业术语的使用,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并修正了一些常见的错误译名。
杨本升的主要著作包括《坏死杆菌病》、《麦氏兽医细菌学》、《免疫学纲要》、《柯氏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学(全国统编试用教材)》等。他的研究成果也收录在《
家畜传染病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卷》、《人畜共患传染病》等书中。
杨本升因其在
兽医学教学和科研上的卓越贡献,获得多项荣誉和奖励。其中包括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授予的“从事国防教育事业三十年纪念章”,总后勤部授予的“从事军队卫生工作纪念瓷盘”,国家教委授予的“从教五十年石刻”,以及吉林省英才奖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