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县(原名酃县)地理座标为东经113°34′54"至114°07′15",北纬26°03至26°39′30"。南北相距59公里,东西相距51公里,环周二百余公里,俗称五百里山水。地形大势为东南高亢,
西北平缓。最高处,海拔2115米;最低处,
洣水出境口,海拔116米,高差达1949米,平均每公里坡降44米。地貌以山地为主,达全境的86.9%。此外,丘陵占7.71%,岗地1.55%,溪谷、平地仅4.3%。
炎陵县属
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低温寒冷期短,春早回暖快。不同海拔和不同区域,气温差异明显,既具立体气候特征,又有小区气候差别。年平均气温在12.1至17.2°C之间,随海拔高度递减,故海拔1300余米的大院农场,有“小庐山”之称。年日照1500小时,平均太阳辐射86.6至105.1千卡/c㎡,平均降雨量1761.5毫米,无霜期288天。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温暖的气候,丰沛的雨水,肥腴的土壤,为动植物生息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4%,有各类
种子植物1500余种,蕨类植物200余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40余种;有各类野生动物12纲(不含昆虫)、40目、92科、244种,其中
脊椎动物5纲、3目、78科、211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29种。优越的自然条件,特别是炎陵县拥有的草地41万亩,为发展
大天鹅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酃县白鹅”1998年被载入《中国家禽品种志》,2006年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7年被选入国家种质资源基因库,2009年被农业部批准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成为
株洲市首个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2009年,“酃县白鹅”原种场成为首批97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之一。
酃县白鹅体型小而紧凑,体躯近似短圆柱体。头中等大小,有较小的
肉瘤,母鹅的肉瘤扁平,不显著。颈长中等,体躯宽深,母鹅后躯较发达。全身羽毛白色。喙、肉瘤和胫、蹼橘红色,皮肤黄色,虹彩蓝灰色,公母鹅均无咽袋。
产蛋性能。母鹅多在10月至次年4月间产蛋,分3-5个产蛋期,每期产8-12枚,于一个窝内,之后开始抱孵。全繁殖季节平均产蛋46枚,第一年产蛋平均重116.6克,第二年为146.6克。蛋壳白色,蛋壳厚度0.59毫米,蛋形指数1.49。
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成年公鹅体重4000-5300克,母鹅3800-5000克。在放牧条件下,60日龄体重2200-3300克,90日龄3200-4100克。如饲料充足,加喂精饲料,60日龄可达3000-3700克。对未经肥育的6月龄鹅进行屠宰测定,半净膛与全净膛的屠宰率,公鹅分别为82.00%和76.35%,母鹅分别为83.98%和75.69%。放牧加补喂精料饲养的肉鹅,从初生到屠宰生长期共105天,平均体重为3750克,每只耗精料3.28
千克,平均每千克增重耗精料为0.88千克。
酃县
大天鹅是中国难得的优良白鹅地方品种。据县志记载,该县有着悠久的白鹅饲养历史,早在公元1873年就有“龙凤飞岩,群鹅集坂”的记述,可见当时养鹅的盛况。21世纪初,炎陵县为把白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依托湖南福来喜鹅业有限责任公司这个龙头企业,大力推行“企业+协会+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建立“品牌+标准+规模”产业经营链条。企业为养鹅农户提供种苗和饲料,免费为养殖户提供防疫、饲养技术指导及培训等服务,并以保护价回收成鹅,调动了农户养鹅的积极性。据统计,2005年至2008年,该县农户共饲养种鹅2.5万羽,出笼商品鹅90万羽。2009年,市政府又将“酃县
大天鹅”产业列为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加大了扶持力度,促进白鹅产业化发展。到2009年,该县已发展养鹅农户6000户,种鹅已达2.5万羽,年出笼商品鹅90万羽。
根据《
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
湖南省炎陵县兴农养殖协会申请对“酃县白鹅”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农业部决定于2009年7月14日准予登记。
酃县白鹅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湖南省炎陵县(原酃县)行政区内的十六个乡镇场,包括:
霞阳镇、
沔渡镇、
十都镇、
水口镇、
三河镇、
鹿原镇、垄溪乡、
石洲乡、
策源乡、
下村乡、
平乐乡、
龙渣瑶族乡、中村乡、
船形乡、东风乡、
大院农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4′54″-114°07′15″,北纬26°03′-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