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渣瑶族乡是炎陵县辖下的唯一少数民族乡,位于炎陵县最南端,地处炎陵县、
桂东县、
资兴市3地交界处。2014年7月1日吉衡铁路炎陵火车站建成通车,结束了炎陵县不通火车的历史,从炎陵火车站坐火车去西部151公里处的
衡阳市只要23.5元,2个小时。
历史沿革
明
隆庆二年(1568),瑶民盘王莲由
蓝山县迁至县内朦胧山。清顺治末年,盘水堂携妻、子由资兴迁入县内
观音坐莲。均以刀耕火种、打猎、采集野果为生。土地瘠贫后逐渐迁往车坪、茅坪、龙渣等盆谷地带。
康熙元年(1662),知县李朝事邀
郴州市瑶官赵成隆
平定县内兵乱,乱平后,李上奏朝廷,封赵为县瑶总,管理瑶民事务。常平乡上七都石壁下至八都坳头尽属瑶地。其部下逐于茅坪、龙渣、恩龙、新开、龙塘、深渡一带人烟稀少处开垦荒地、繁衍生息。康熙二十八年,县令批准,新垦荒地6年内不纳税,垦荒者免除差役。瑶民逐渐由种旱土改耕水田,人口逐渐增加,改不定期迁居为定居。
乾隆三十年(1765),县内瑶民达1133户,606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57%。瑶民集居区荒地开垦后,官府遂增收赋税,
汉族地主亦重利盘剥。瑶民不堪重负,陆续迁往
蓝山县、
江华瑶族自治县、郴州、
资兴市、
桂东县等地。
同治十二年(1873),县内瑶民减至290户,1912人。分居茅坪、龙渣、龙塘、
南岸区等地。民国时期,推行保甲制,废除瑶总。
国民政府向瑶民摊派苛捐杂税日重,汉族地主亦欺瑶民纯朴、文化落后、巧取豪夺,侵吞瑶民山林、土地。瑶民不堪忍受,1928年在共产党领导下,以盘园珠、盘华坤为首,组织农民协会,反抗豪强,由于国民政府的残酷镇压,斗争失败,盘园珠被捕,盘华坤牺牲。瑶民被迫逃亡他乡,或改名换姓、隐瞒民族成份。在大革命时期,朱毛率队在前住
桂东县的路途中曾宿住过龙渣,先后有10来位革命烈士为新中国奋斗献身。1949年,县内瑶民仅剩230人。
此地解放前即名龙渣,今袭旧名。1949 年属定治乡, 1950 年为新乡,1957年8月曾建立龙渣瑶族乡;1958年属中村公社龙渣大队,1984年改称
中村乡龙渣村;1985年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从中村乡划出龙渣、龙凤、双奎、新开4个村,重新组建龙渣瑶族乡
2015年,炎陵县乡镇区划调整:中村乡、龙渣瑶族乡、
平乐乡成建制合并设立
中村瑶族乡。
行政区划
龙渣瑶族乡辖龙渣、新开、龙凤、双奎4个行政村,26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龙渣坳上。
人口民族
乡内主要居住着瑶、
畲族,人口2241人,其中少数民族占52%。解放后,
瑶族同胞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彻底翻身。龙渣、
平乐县、中村等地在民国期间隐姓埋名,改变瑶族成份的瑶族同胞及其后裔纷纷要求恢复瑶族成份。至1990年末,县内瑶族共有875人,是1949年的4倍。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龙渣瑶族乡位于炎陵县最南端,地处炎陵县、
桂东县、
资兴市3地交界处,106国道、322省道、
平汝高速公路交叉贯穿全境。
地理地貌
龙渣瑶族乡耕地面积134公顷,
平均海拔1000余米,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
境内溪谷密布,山岭陡峭,极少平地,山地面积1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和珍稀动植物资源,如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俗称
活化石的
银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山牛、
岩羊也有少量生存。
社会事业
基础建设
1、106国道、322
省道、平汝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2、“团结路”:“团结路”修建于1998年,为彻底改善龙渣村
瑶族同胞行路难的问题,乡人民政府争取上级支持,一期投资10万元,开始修建,于2000年竣工,为体现民族团结进步,命名为团结路。团结路已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象征。
3、“双奎村公路”:双奎村公路是一条通往处于深山老林的双奎村村级公路,长9.8公里。双奎村水电、森林资源丰富,该路是双奎村人民群众主要的运输通道、致富路,已开始路面小泥硬化。
文化教育
龙渣瑶族学校发展成一所九所一贯制学校,有师生212人。在市教育局等部门支持下,投资120万元,改造瑶校学生食堂、礼堂、教学楼、校门等设施,改变瑶校面貌,改善师生师生学习、生活条件。
医疗卫生
龙渣医院争取市卫生局支持,投入资金10万元,改造乡卫生院办公楼,添置红紫线外治疗仪等部分医疗设施,提高瑶乡医疗水平。
人文景观
位于炎陵县龙渣瑶族乡龙渣村东南,该瀑布为什么叫水之源“白米下锅”呢?在清
同治年间的《
酃县志》中有记录,“
洣水出县南瑶团根索岭(即耕熟岭)……”,而其下的另一段记录,解开了我们的另一个疑惑:洣水“下过杉箕而飞湍瀑流如米珠喷溅,土人谓之为白米下锅,是为洣泉。”它就是“白米下锅”瀑布,原来,洣水也是这样得名的。洣水得名的所在,已接近斜濑水的源头。她的源头就是“白米下锅”。站在远端,是难以感察瀑布的气势的。往瀑布的深处赶,水声轰鸣,渐渐的,水烟雨雾当空扑面,清爽无比。愈往前赶,水声愈发震天,下到瀑布最底端,再抬起头来,只见滚滚河水在数十米宽的瀑口争先恐后粉身碎骨,骤然迅猛跌入下面的深潭中,溅起无数的水珠,眨眼之间 便化成了缥缥缈缈的云雾。河水随后又冲进一个深槽,奔腾着流向下游。此瀑布也是
株洲市的“
三叠泉”瀑布,该瀑布分三叠,“白米下锅”是最下面一叠,巨流直下,宛如一柄利剑直刺潭中,珠飞浪溅,
彩虹高挂,令人叹为观止;其上两叠尤其壮阔,地势险峻,可望而不可及。
今有楚石(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副研究馆员,株洲市书画院副院长)作诗《炎陵龙渣瀑布》“
洣水溯源到此回,数峰对峙画图开。野风乍起惊青鸟,晓日初升响巨雷。练泻千寻飞旧嶂,珠垂万古缀新苔。我研微墨涂山色,云气过溪拂面来。”对此瀑布赞不绝口。2006年株洲日报社立“洣水之源”石碑于此。
长虹卧涧----红星大桥
在
湖南省炎陵县至郴州公路牛肝排处,有一座
亚洲最大跨度的单孔桥、亚洲第二高桥──
红星大桥。
该桥于1967年3月动工,12月竣工。桥以河谷两岸悬崖为台墩,单孔跨越斜濑水,高67米,宽8.20米,主拱单跨径108.45米,副拱跨径分别为24.5米、9米及7米,全长155.80米,载重汽13级,为湖南省第一座双曲大跨径
拱桥。远眺如长虹卧涧,颇具气势。该桥由省交通厅规划设计院设计,省公路管理局工程六队施工。施工期间,
复旦大学师生曾在工地实习1个月,17个省、地区的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观摩。该桥设计主拱轴线采用6次
抛物线与恒载压力曲线吻合。拱上建筑24.5m的腹拱,采用三双曲拱,左右采用8次抛物线的不对称拱线。大空间的腹拱在建筑上给人以美感。
站在远端眺望红星桥,以悬崖峭壁为背景,一桥飞架
长江如长虹卧波气势恢弘,流水在深谷中轰然作响。站在桥上遥望青山,风景是绝美的,惟独有
恐高症者不能俯瞰,深谷高壑定会让人双脚战栗。
不仅是桥名,桥中央嵌有红星;“凡是敌人赞成的,我们就要反对……”桥身上嵌刻的毛主席语录随处可见;桥的北头有低矮平房,是用来驻扎曾经的守桥部队的,桥的西头有堡状的哨亭,哨亭上塑有深褐色守桥战士雕像。此时此景让人脑海里浮现出“红色”的历史。
栩栩如生----石刻壁画
龙渣村大屋后花园和天井四壁,留有大量石刻作品。这些石刻是瑶官盘成彩于
清代乾隆(1735--1796)为装饰大屋而刻制的。共有大、中、小三种规格计47方,其中大号碑长1.46米、高0.53米;小号碑长0.82米、宽0.43米,装饰在天井四周及底部,计35方,全为青石质,浅浮雕出龙、鹿、猴、铜钱等花纹;中号碑为
汉白玉,长0.82米、高.43米,共12方。分别
浮雕出“
鲤鱼跳龙门”、“天马行空”、“大战
火焰山”、“喜鹊登梅”、“莲开并蒂”、“马上封侯”、“双蟠献宝”、“金银花开”、“
麒麟降瑞”、"福(蟠)禄(鹿)双全”、“万象更新”、““围山狩猎”等人物故事吉祥图案,整个石刻刻艺精湛,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民风民俗
龙渣
瑶族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瑶民之间通行瑶语,拥有浓郁的瑶族风情,近年来通过弘扬民族文化,“五瑶”(瑶歌、瑶舞、瑶拳、瑶膳、瑶居)文化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炎陵县民族民俗文化的亮点。
瑶族歌舞
瑶族居住在县南大山区,素有“人在云中走,鸡在雾中啼,对面能喊话,见面要半天”的说法。人们劳动、赶集常以唱歌代替喊话。唱山歌习惯世代相沿。山歌内容有歌颂盘王的恩德,劳动的艰辛,丰收的喜悦,最多的要算情歌。山歌多用瑶语唱。解放后老调多填新词,改用汉语。
瑶族同胞虽无自己的文字,却有别具一格的歌舞和传统节日。“长鼓舞”、“红旗舞”、“摇铃舞”、“打滔舞”、“钩镰舞”别具风味,“赶鸟节”、“耕牛节”、“青年节”、“盘王节”各具特色。
瑶族武术
瑶族迁徙民间文献《过山榜》记载,瑶族的先民们,为寻求生存,在采集、狩猎、觅食、抵抗毒蛇猛兽以及反抗阶级压迫的斗争中,除拳打脚踢外,还利用树枝、棍棒、石块、竹剑等作武器来防身自卫和猎取食物。这些初始自卫手段,虽粗糙而低级,但却孕育出瑶拳武术文化的萌芽。历经千百年的发展,
瑶族先民不仅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梯田稻作山耕文化,也造就了闻名于世的武术文化——瑶拳。瑶拳套路上,以踢、打、摔、拿,跌扑滚翻,闪展腾挪,配以发力时深沉短促有力的声音,充分展示出一种节奏美、技击美、力量美。龙渣瑶拳分别在省民运会和全国民运会上获得金奖和铜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