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慕大圆尾(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Pterodroma cahow)在中国又称百慕大
大西洋海神海蛞蝓,是一种小型鹱类,与海燕相似而体型较大,体长约40厘米,翼较长。鼻孔背位,左右分离。常于大海低空逐浪飞行,是远渡重洋进行迁徙的鸟。以小鱼、
十腕总目和
甲壳亚门等无脊椎动物为食,为夜行性、在地上筑巢的海鸟,是百慕大的国鸟。它的窝只筑在
百慕大群岛。据说,1615年的那场饥荒使得最后一只圆尾鹱死于非命。1951年俩位美国鸟类学家在百慕大群岛的城堡湾(Castle Harbour)的
小岛发现了18对巢中成对的百慕大圆尾鹱,这是消失几世纪后又出现在地球上的物种。
外形特征
百慕大圆尾鹱体长38厘米,翼展90厘米,是一种具褐色,灰色和白色羽毛的中型鹱类,有灰黑色冠领,上边延伸到眼睛,至淡眉中断。下边伸向上形成局部衣领。具长翅,翼覆羽和尾巴暗灰色,白色的尾上覆羽和白色的翅膀下覆羽的边缘为黑色。下体及腹部完全白色。有一个很短的,健壮的黑色
鸟喙,管鼻,粉红色的腿和脚,背部有三分之二的羽毛呈黑色带状。
喙粗壮而侧扁,由多块角质片所覆盖,末端具钩,鼻孔开口于角质管内,有管孔,用以排除它们喝入海水中的盐。前趾具蹼,后趾退化。翅细长而尖,善在海面翱翔。裂腭型
颅骨。
栖息环境
百慕大圆尾鹱以温
热带特别是南太平洋地区为多,偶尔进行远洋之旅,甚至沿
墨西哥湾及
卡罗来纳州的暖流飞行。
生活习性
飞行速度较慢,以慢节奏和飞来飞去,是一种夜行性海鸟,以鱼、
墨鱼目、
水母或其它海生动物为食。
分布范围
游荡:巴哈马群岛,
葡萄牙(
亚速尔群岛),葡萄牙(亚速尔群岛)。
繁殖方式
繁殖期发生在1月至6月,一般是雄鸟筑巢并吸引
雌鸟,雌鸟在荒岛的地面或土穴内产卵,每窝产1枚白色的卵,多集群繁殖;两性孵化,孵化期约80~100天;
早成雏破壳后被灰色绒羽,但尚需
亲鸟反吐抚育数周。育种成功率约50%。通常百慕大圆尾鹱的性成熟期在4处或5年才能开始繁殖。一对夫妻可能会继续在一起生活了近30年。
亚种分化
无亚种。
种群现状
一般的生物学家都认可,当年,是
英国殖民者将猫、老鼠和狗引入百慕大,从而导致百慕大圆尾鹱近乎绝迹。百慕大圆尾鹱会发出奇怪尖利的叫声,甚至一度被16世纪的水手当成魔鬼的呼唤,而百慕大在当时也被称为魔鬼岛。幽灵和魔鬼的传说,令人们不敢在“魔鬼岛”上长期定居,但
西班牙和
葡萄牙两国的船舰却把
百慕大群岛群岛用作鲜肉和水的补给站,开始了对百慕大海燕的屠杀。在1620年时这种鸟已近乎灭绝。
这是一种远渡重洋进行迁徙的鸟,它的窝只筑在百慕大群岛。据说,1615年的那场饥荒使得最后一只百慕大圆尾鹱死于非命。当时
英国殖民者在野外点篝火煮食时,成千只圆尾鹱扑入火中。可是1951年1月8日,百慕大保护区官员大卫。温吉特又重新发现了这种鸟。在他的保护下,18只幸存的鸟开始繁殖,其数量已逾一百。
百慕大的野生动物当局已对
澳大利亚国家公园的科学家提出请求,希望澳洲方面协助对这一世界上最稀有的鸟类展开挽救工作。被精心照料的百慕大海燕在
飓风侵袭、以及遭受体型大得多的鸟类致命袭击下,仍顺利繁衍,已有七十对存活。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国家公园及野生动物服务区的职员卡利尔接受建议,尝试将一些
早成雏带到对它们来说较易生活的环境养育。邻近的农萨奇岛可能是符合它们需求的地方,岛上建了许多人工的洞穴。在2002处至2007年之间,共将171只幼鸟送回岛屿。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注:百慕大圆尾鹱图册网址
历史与保育
因百慕大海燕为夜行性,它们诡异的叫声曾吓阻
迷信的
西班牙航海家,认为该岛上有恶魔居住。他们虽然不敢在岛上长居,却开始以百慕大海燕为来往船只的食物补给,开始了对百慕大海燕的屠杀。在百慕大成为
英国殖民地后,殖民者引进的外来种如鼠、猫、狗,加上殖民者本身的猎杀大幅减少了这种鸟的数量。虽然百慕大海燕被世界最早的
自然保护法:百慕大
总督公告的“against the spoyle and havocke of the Cohowes”保护,在1620年时这种鸟已近乎灭绝。
二十世纪初期,科学家陆续采集到一些这种鸟的样本,显示百慕大海燕尚未灭绝。1951年,美国鸟类学家罗伯特・墨菲(Robert Cushman Murphy)与路易斯・莫布雷(Louis L. Mowbray)在百慕大群岛的城堡湾(Castle Harbour)的
小岛发现了18对巢中成对的百慕大海燕,当时随船的还有15岁的小男孩David B. Wingate,他在之后的生涯中致力于百慕大海燕的复育,并在1966年成为百慕大的第一位保育官员。Wingate建立了一项计划,在岛上建了许多人工洞穴做为其巢的通道,同时可避免体型稍大的
白尾鹲竞争。并保留邻近的楠萨奇岛为未来可行的复育基地。
在自然保育之下,百慕大海燕的数量开始增加,目前最主要的困难是缺乏适合的繁殖地点,2003年的费边飓风(
飓风 Fabian)即摧毁了许多繁殖洞穴。截至2012年,已有81只幼鸟被移至较大且未开发的楠萨奇岛(在幼鸟时就迁移是为了使其对周围环境产生印痕),这项工作由现任百慕大保育官员Jeremy Madeiros负责执行,并有澳洲海燕专家Nick Carlile的协助。
2005年,全球的百慕大海燕总数仍只有约25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