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筱芳
中国淮剧演员
周筱芳,原名周为干,男,1929年1月12日出生于上海市,祖籍江苏省阜宁中学,淮剧小生。
代表作品《荆钗记》《唐伯虎点秋香》《郑巧娘》等。
1977年9月16日逝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出身梨园,早年随父周庭福、舅何益山及徽班文武小生曹锦香练功习艺,工小花脸和老生。
演艺经历
7岁登台出演徽剧、京剧
9岁扮演小花脸受称赞,初步显示其表演天才。
10岁与兄、姐合演京剧《探皇陵》受好评。
12岁改学江淮戏,同年在上海初露头角,客串演出《杀子报》(饰王官保),后去淮安市一带演出。
1945年成戏班当家小生,与其父合演《山伯访友》《孟丽君》等剧,渐成苏北红的演员。
1946年夏第二次来沪,先于南市、昌平区等戏院主演《唐伯虎点秋香》《郑巧娘》等传统戏,连满数月,艺名大震。后应邀加盟麟童剧团,主演《卖油郎独占花魁女》《白蛇传》等一系列大戏。
1949年积极参加庆祝上海战役的演出活动。
1951年1月与叶素娟等发起成立志成淮剧团(取意“众志成城”),并在沪北大戏院主演建团后的首场演出——《东华林》,京剧大师周信芳观摩演出并与演员合影留念。同年2月6日至3月24日,参加有13个剧种角逐的上海市春节戏曲曲艺观摩竞赛,主演《东华林》获一等演员奖。
1953年先后3次谢绝上海市人民淮剧团期加盟的邀请。
1954年参加华东戏曲会演,主演《郭华买胭脂》获二等演员奖。
1956年演出《荆钗记》,创下连续爆满4个月零数日的纪录。
1959年11月自编、自导并主演的传统剧《白虎堂》首次亮相于上海沪西大舞台,产生轰动效应;年底参加上海市话剧、戏曲、杂技、评弹青年汇报演出,主演的传统剧《杨二舍化缘》获优秀剧目奖。
1960年1月,在上海华光剧场主演传统戏《游龟山》,中共中央副主席陈云观摩演出;同年夏赴北京出席中国文学文艺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并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
1961年9月9日和10日以《白虎堂》《宝玉哭灵》参加上海人民大舞台举行的联合演出。
1962年在上海黄浦剧场主演《红楼梦》《白虎堂》《珍珠塔》,连满数月,传为美谈。
1963年以后以演现代剧为主,如《节振国传奇》《东进序曲》《千万不要忘记》《霓虹灯下的哨兵》《艺坛血泪》《赤道战鼓》《电闪雷鸣》等。
1964年12月3日在盐城市胜利剧场主演《节振国》,国务院副总理罗瑞卿大将观摩演出,登台与演员合影留念,并对周派艺术作出高度评价。
1966年“文革”爆发,艺术生涯从此结束。
1972年,志成淮剧团被迫解散,从此忍受无业的苦痛。
1976年1月8日闻知周总理逝世的噩耗后痛哭流涕,连夜创作著名唱段《哭灵车》。
1977年春应筱文艳之邀前往其寓所,商谈日后加盟上海淮剧团之事。数月后病重。同年9月16日在沪含冤去世。
1979年(去世2年后)10月13日终于迎来了有关部门发出的《关于对周筱芳同志的复查意见》,指出:此前对其所作审查结论“纯属污蔑不实之词,应予推倒”,使其不白之冤终于得到彻底昭雪。也使周筱芳这位淮剧界公认的天才的表演艺术家的名字得以载入史册,使后人得以聆听他流传传的经典唱段。
创作特点
周筱芳是天才的创腔大师,能从刻画人物性格着手,新颖独到贴切自如地突破各种淮剧曲调的既定句式和板式,形成长短句不一、上下句不限、小腔格外丰富、音韵跌宕起伏、表现力极强的周派唱腔,且在日常演出中常有即兴发挥,令人称奇,百听不厌。他的创腔过程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包括兄弟剧种如越剧梆子戏的旋律等等都在可选之列,然后加以创造性的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特有的演唱风格。
周筱芳扮相格外俊美,吐字极其清晰,念白更是神采飞扬、余音绕梁,淮剧界无有出其右者。周筱芳的演唱非常讲求发声方法,能根据所演角色的不同年龄层次和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发音部位加以表现,使人物刻画的效果入木三分。
人物影响
在淮剧观众中,周派魅力之大实属罕见。当年,志成淮剧团每天演出日夜两场,星期天则还要加演早场,然而,提前10天或两周预售的戏票,通常在一个下午就告罄。万一周筱芳因故不能登台,观众可以无条件退票。为吸引“志成”前来演出,只要周筱芳登台,前台(剧场)情愿拿出每场戏首排10个座位的票房收入贴账给周筱芳个人,这几乎成为当时的惯例。即使在演出市场低迷期,不少剧场观众寥寥无几,《红楼梦》、《白虎堂》、《珍珠塔新传》、《红娘子》等周派名剧照样每演必满。上海市电视台转播过不少周派名剧的演出实况,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上海尚无录像设备,影像资料未能存世。
个人生活
情感生活
1945年与张云霞结婚。
健康状况
1977年9月16日逝世。
参考资料
周筱芳与周派艺术.淮剧艺术网.2024-07-0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演艺经历
创作特点
人物影响
个人生活
情感生活
健康状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