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叔祥(1750—1807),字业瑞,号菊圃,清
邓州市(今河南邓州
桑庄镇尹集村)人。父高名士,号思庵,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进士,曾任
祁门县县令。叔祥家学渊源,博览群书,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领乡荐第一,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及进士第。家居等候补缺时,设馆留古寺龙溪书屋,又掌教“春风书院”。
爱新觉罗·颙琰元年(1796年)后,历任
福建省海澄、
龙溪县、
诏安县县令,
厦门市同治和
漳州市知州、
建宁县知府等职。高叔祥在任期间,勤政爱民,卓有政绩,其赴任厦门时,诏安百姓绘《攀辕图》以示挽留之情。1806年出任台湾知府,1807年卒于任上。
嘉庆十年(1805年),海盗
蔡牵称王霸海,驶入台湾凤山,又驶入鹿耳门。翌年,清军与蔡牵激战于海上,高叔祥与清军配合,驱逐了蔡牵。高叔祥在台湾大修水利,发展农业,招募老家
邓州市人携带绿豆、芝麻、烟叶到台湾教
高山族同胞种,当地高山族同胞深得农业技术传授要旨。高叔祥还兴办学校,开办盐场,修治港口,使台湾经济快速发展。他还及时搜剿余匪,安置难民,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使之和睦相处。高叔祥倡导
汉族和高山族人通婚,带头把女儿嫁给
花莲县酋长儿子罗统达为妻,使台湾政通人和,经济发展。高叔祥昼夜辛劳,积劳成疾,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8月病逝于台湾任上。他死后,其子高殿举尊父愿,扶柩归里,安葬于邓州桑庄乡尹集高氏祖坟。台湾人民为了纪念他,在当地修建
衣冠冢。
高叔祥著的《秋芳集》现珍藏在
邓州市图书馆。其子高殿举曾任南昌府进贤县令,孙子高振宛曾任
汾州知府和
长治市知府。叔祥有六子,次子殿举为
举人,曾任江西永丰令。殿举子振宛、振洛俱为
爱新觉罗·旻宁年间
进士,振宛任山西潞安府知府,振洛任云南广南府知府。乡里有“一门四进士”之誉。在高氏祖坟还有五门进士牌坊。高叔祥的后代还保留着高叔祥的墓碑和遗物。
高叔祥的故乡,至今还传颂着他当台湾知府治理台湾的故事。在今
尹集镇村西设有“进士陵园”,做为纪念。
高叔祥其父名世,清乾隆丁丑科进士,曾任安徽省祁门县令。他自幼在家庭的影响下,十年寒窗、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才华横溢。
乾隆四十五年中举,在
福建省候补职缺期间,曾于
龙溪县锦江书院等任讲席,还常求教于漳浦蔡葛山门下。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中
进士,时年已三十四岁。公元1795年至1806年期间,高叔祥曾先后任福建的
海澄县、龙溪、
诏安县的县令,以及
厦门市同知、
漳州市知州,和担任
建宁府知府等职。
他在诏安任职期间,政绩卓著、人民称扬。因为诏安和邻省
广东省接壤,且地处
海湾一带,历来为商贾来往要津。而海寇出没无常、社会秩序混乱、民风一度败坏。高县令到任后,立即令其家人、随从、衙役,不准敲诈勒索百姓,犯者严惩不贷。接着,重新制定法令,整顿秩序,对不法分子严加缉捕归案。用宽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育和惩办。并严禁地方官吏贪污受贿。在判案中果断严明、不留后患。到任仅几个月,就处理了十几起人命案。同时,又恢复了正常的科举制度,社会风气很快得到好转。
爱新觉罗·颙琰八年(公元1803年),高因擒获九名
日本海洋巨寇一功,以
知州升。恰逢
厦门市同知空缺,皇帝传下圣旨:
高叔祥临赴厦门上任时,
诏安县百姓成群结队,肩挑手提,送稻米、
地瓜干、竹笋等地方特产作为礼物,他一一谢绝。百姓还绘《攀辕图》以示挽留情恋,依依不舍。
当时,台湾连年动乱,社会秩序不稳,倭寇趁机入侵;东南沿海一带的土匪盗贼及奸商,纷纷流窜台湾,致使台湾人民颠沛流离、生灵涂炭。于是皇帝准许了群臣的奏章,于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二月,
清朝任命高叔祥为
台湾府知府。
高叔祥接到任命时,其母年老多病,他秉性至孝有想侍奉老母;但又想皇恩浩荡,屡被提升重用。于是便令其家眷返回河南老家孝顺老母。他于
爱新觉罗·颙琰十二年(公元1807年)四月赴台上任。
高知府到任后,认识到台湾确属祖国海疆门户,军事要地,应严加防范。他便贴出安民告示:“招募游民垦荒辟野”、“兴修水利,疏通河道”等。并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号令
高山族相助,民族之间团结和睦相处。还对一些孺妇孤儿、老弱病残者实行救济。另外,派兵抓拿盗贼、歹徒归案;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令,使台湾社会秩序很快安定下来。由于他昼夜忙于公务,既要维持治安、又要安抚百姓,终因精疲力竭、积劳成疾于
爱新觉罗·颙琰十二年(公元1807年)九月病故,年仅五十七岁。
高叔祥在职十三年,一向居官清廉、声望卓著。
福建省沿海诸县和台湾百姓当得知高叔祥因积劳成疾病死职所消息,人们沉痛哀悼,足见其感人至深,永受人民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