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逸明(1932年-2020年6月18日),浙江平阳人,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5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后留校从事
语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颜逸明是著名的方言学者,曾任
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享年88岁。
颜逸明,1956 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后留校从事语言文字学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汉语教研室主任兼文字改革研究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系职称评审委员,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高等院校文字改革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曾受聘《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方言学科副主编、《语文现代化论丛》副主编、《
语海》顾问,获国务院颁发的“对高等教育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 1993 ), 1989 、 1993 年分别获得国家语委、国家出版总署颁发的荣誉证书,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一)方言调查研究。 20 世纪五十年代,主持上海市郊县方言调查, 1959 年完成近 30 万字的《上海市市郊九县方言调查报告》,并撰写《淞江人学习普通话手册》等 3 种(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1960 年作为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调查指导组成员应邀赴
南京市合作编写《
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此书被认为是
新中国成立初期规模最大的方言学专著,曾参加
莫斯科书展。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主要调查吴语的边界,《吴语、闽语在泰顺的分界》( 1980 )、《平阳县和泰顺县的方言情况》( 1981 )、《赣东北吴语的分布和特点》( 1984 )是南部边界的调查成果,《长江下游沿岸吴语和江淮方言的分界》( 1983 )、《高淳方言调查报告》( 1983 )、《
江苏省境内吴语的北部边界》( 1984 )、《吴语在江苏境内的分布》( 1984 )、《南通金沙话的归属》( 1984 )是北部边界的调查成果。中国语言地图集工作开展之前,基本确定了
泰顺县“蛮讲”、
平阳县“蛮话”、
靖江市“沙里话”和“老岸话”、启东海门“沙里话”和“通东话”等边界方言的性质,明确了太湖闽语群、浙西徽语、赣东北
吴语分布的情况,划定了吴语的范围,被认为吴语边界研究的开先河之作。八十年代后期主要配合《中国语言地图集》讨论分区问题,文章有《八十年代汉语方言的分区》( 1987 )、《吴语使用人口再统计》( 1988 )、《吴语声调说略》( 1989 )、《略论吴语的共同特征》( 1990 )、《汉语方言分区争鸣大观》( 1993 )、《吴语分区论衡》( 1995 )等,另有专著《吴语概说》( 1994 )。九十年代参加地方志编工作,为《温州市志》《瑞安市志》《平阳县志》《文成县志》《龙游县志》《
桐乡县志》等县市志编写方言卷,为《云南省志·汉语方言志》《苍南方言志》《江苏省志·方言志》写书评,并担任《浙江省语言志》顾问兼分卷主编。专著《浙南瓯语》( 2000 )是研究
温州市地区方言的重要著作。
(二)文字改革和语文现代化的研究及活动。 20 世纪七十年代末
吕振羽友人合作撰写《书法家应当写好简体字》和《推广普通话讲座》在《
光明日报》连载,主编《上海市汉语拼音广播讲座》( 1977 )和《上海人学习普通话手册》( 1978 ),在当时上海中小学语文教学和推广普通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0 年倡议成立全国高校文字改革学会,协助
倪海曙会长编辑《语文现代化》丛刊( 1 至 10 辑)。八十年代中期,他撰写的《海峡两岸统一用字的思考》一文引起海内外学者对“书同文”问题的关注,为《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写的“
国语运动”“普通话”条目也多有好评。九十年代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成立,他协助会长编辑《语文现代化论丛》(第 1 至 4 辑),任副主编。他主编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指要》( 1995 )多次重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以后,他撰写《汉字规范和规范汉字》( 2002 )、《规范汉字三人谈》( 2004 ),并参加《上海市实施 \u003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u003e 办法》学习读本( 2006 )的编写和宣传。
(三)现代汉语教学与研究。从事
语文学教学 40 多年, 1981 年起培养研究生和进修教师。曾代表
华东师范大学出席高教部召开的现代汉语教学大纲讨论会,提出新时期现代汉语教学任务和教学起点问题,并和大家一起制定了部编《现代汉语教学大纲》,供全国各高校使用。 1975 年参编
上海市大学教材《语法·修辞·逻辑》, 1987 年主编华东师范大学辅导教材《现代汉语自学问答》。 1991 年参编全国高校文科系列教材《现代汉语》,任语音组组长,首席编者。全国自学考试开始以后,他连续 10 多年参加命题,担任
华东地区“现代汉语”命题组组长,并撰写了《略谈现代汉语自学考试的命题和答卷》( 1989 )、《现代汉语的自学和考试》( 1991 )等论文多篇。
颜逸明还致力于传统戏曲文化的研究工作。 20 世纪七十年代,他应邀与
傅全香、瞿宝奎等著名越剧演员共同研讨越剧语言艺术和音韵问题,以
嵊州市方言为基础,编写的《越剧音韵》曾被
上海市《
文艺报》誉为我国首部越剧音韵著作,受到社会各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