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世均
马世均
马世均,江苏六合人,农学家,中国耕作学科的主要开拓者。他在北方地区耕作制度改革、间套复种发展、作物低温冷害防御以及旱地农业技术体系形成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简介
农学家。江苏六合人。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字农艺系,194 5年留学美国。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复旦大学农学院讲师,沈阳农业大学副教授,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高级农艺师,辽宁省农学会第三至五届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第三届副会长。是中共十二大代表。长期从事作物耕作栽培研究,对旱作栽培研究较深。撰有《辽宁省低温冷害发生规律及其防御措施》等论文。
生平简介
马世均,1918年2月出生于江苏省六合县一个小学校长家庭。父亲马客谈是江苏省有名的儿童教育家,提倡“儿童本位”教育,启发儿童自觉学习,爱国爱乡。马世均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度过的。1930年进入南京中学,不久日本侵占东北地区,他在群众性爱国主义热情的激励下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学生运动。1936年在他上高三上学期时,该校联合全市大中院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请愿、哭陵学生运动,震惊了全南京市。恼羞成怒的国民党政府派兵包围南京中学高中部,逮捕全体住校同学,并开除和长期监禁7名同学,学校被迫解散,迁至镇江市改名为江苏省镇江中学。1937年春马世均在该校读完高中。经此劫难,他对中国国民党政府不御外侮、压制抗日、专打内战的做法深恶痛绝。
抗日战争开始,南京沦陷,马世均随家西迁北碚区,1938 年春就读于复旦大学史地系,同年夏考入台湾中央大学地理系,二年级转入农艺系,立志投身到农业行列中。当时中央大学聚集了很多著名教授,他和其他同学一样,在名师教导下孜孜不倦,努力学习,力求有成,报国报民。1942年毕业后受聘于复旦大学农学院,成为农垦系(后改为农艺系)的第一位专职助教。当时复旦大学农学院刚刚成立,人手不足,他成为四位教授的助手,几乎把农艺系的所有专业课重学一遍,获益颇多。
1945年马世均考取农林部公费去美国进修,主要在得克萨斯州农业试验站学习,当年秋季曾去康奈尔大学进修,1946年春季返回得克萨斯州立农业试验站在Beasley实验室学习棉花远缘杂交及细胞遗传学操作技术。1946年秋回国,仍在已迁回上海市复旦大学农艺系任教。1949年上海战役,满怀革命激情的马世均全身心地投入新的教学生活,决心将全部知识贡献给人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随复旦大学农学院北迁辽宁省并入新建立的沈阳农业大学。1954年服从教学需要,改授新课程——普通耕作学,从此开始了他在耕作学领域的辛勤探索。
主要科学技术成就
新编耕作学教材 改革旧耕作制度
普通耕作学是引入苏联农业院校的《普通耕作学》教材,重点介绍苏联土壤学家B.P。威廉士以团粒结构为中心的土壤肥力学说与草田轮作学说以及土壤耕作、杂草防除等理论与技术。马世均初步接触后,感到它具有组织和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一套理论和技术,但与中国的实际有较大距离,且过分强调团粒结构理论和农业生产技术制度化,因此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和省情加以改进。他在带领教研组教师共同学习、精心研讨的同时,深入东北地区各地国营农场和农村基层熟悉当地农业生产中有关整地施肥、轮作倒茬等耕作栽培作业与技术经验,并参考古农书有关内容,然后编写完成适合东北地区特别是辽宁省的一套耕作学教材。当他接触这门学科愈深愈广,就发现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愈多,更加感到应该投入毕生精力来开拓和发展这门学科。他和教研组同志不仅为农学系、土壤农化系讲授耕作学课,而且逐步为园艺、农经、农机、植保等专业开出了各有特色的普通耕作学。经过几年的教学探讨,他感到课程名称与实际内容不完全吻合,“耕作”常常被误解为狭义的土壤耕作,后经教研组反复讨论决定,改普通耕作学为普通农作学,并编成铅印教材向各兄弟院系交流,在他为《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撰写的“耕作学”辞条中注明“也称农作学”。
那时,东北地区实行传统的垄作栽培,这与推行新式马拉农具和大型农业机具作业不很适应。有人认为,起垄播种是在本地区自然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的特殊耕作制度,应予保留,但马世均认为垄作是生产低水平时代适应自然经济条件的产物,如今科学技术发达了,生产水平提高了,应该应用新式农具平播,而后在中耕培土时起垄。他与共同研究者经过多年的田间试验,证明平播后起垄的地块在播种时地温和土壤水分并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最终产量略高于或相当于垄作地块,而田间作业质量和效率则大为提高,于是积极提倡平作平播后起垄。长期实践证明,除部分低洼冷凉地区需要起垄播种外,大部分平整旱地都可改为平播后起垄。
辽宁省地处东北地区南部,生长季节较长,大部分地方两熟不足一熟有余,如何充分利用一年一熟所剩余的积温和生长期,增加复种指数,提高作物产量潜力,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马世均与共同研究者对此花了很长时间,一直研究到他离开教学岗位转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工作时。经过多年的试验,肯定了几种间套复种形式及其相应的技术措施,并推广到生产上应用,其要点是:以2~6行春小麦为前茬间套种1~4行玉米,或留茬复种极早熟大豆、马铃薯;以播冬小麦为前茬间套种2~4行玉米,或复种早熟大豆、马铃薯;行比视各地区积温、各地块土壤肥力和灌溉条件而异。他主持的这项研究成果获辽宁省科技大会奖。其后经过更多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继续努力,间套复种制度更加多样化,应用面积更广。迄今以小麦为前茬的间套复种面积在辽宁省已达350万亩以上,从一年一熟向一年二熟渐进发展。
探索低温冷害规律 建立综合防御措施
20世纪70年代,东北地区农作物低温冷害频率增多,造成产量、质量显著下降,但在生长过程中常被其青枝绿叶的表象所迷惑,不易引起重视,农民称低温冷害为“哑叭灾”。“文化大革命”期间,马世均全家被下放到农村劳动,1976年他在海城县西柳公社东柳大队蹲点,正赶上低温冷害严重发生,是该县有气象资料28年以来积温最低的一年,4至9月活动积温(≤10℃)只有3 128.1℃,比常年低312.1℃,无霜期只有148天。绿油油的棉田中几乎不见霜前花,稻穗“扬胸”、“抬头”,籽粒瘪小、份量轻,减产达50%;高粱、玉米减产2~3成,重者减产近50%。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在人员少、设备不足的困难条件下开始摸索冷害规律,寻找抗御良策。
在一项为解决群众反映棉花茬种高粱常常发生早衰减产的试验中,马世均发现每亩施25千克过磷酸钙的地块比不施磷肥的地块物候期明显提前,几乎看不出低温冷害的影响,产量也相应高出7.5%~20.9%。这个试验结果引起他和当地农民们的重视,认识到低温冷害是可以抗御的,各级领导纷纷前来参观,随即帮助宣传推广。由于1976年东北地区低温冷害特别严重,粮食减产达50亿千克,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农业部立即成立专题,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东北三省科学教育单位和有关部门联合攻关,马世均受省科委委托主持辽宁省抗御低温冷害的协作研究。他指出,首先要摸清低温冷害的类型、发生频率和对主要农作物的危害规律和程度,同时进行田间试验,找出切实可行的防御措施,并深入农村建立防御低温冷害的试验示范区,使科研成果立竿见影地应用于生产。经过六年的努力,终于明确了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主要是受延迟性冷害,其发生频率为21.2%;冷害的关键期高粱和玉米为出苗前至拔节阶段,水稻是分蘖期(6月)和孕穗、抽穗、开花期(8月),临界温度分别为25℃和18℃;危害程度为水稻减产33.4%,高粱减产13.5%,玉米减产8.6%。同时制订了辽宁省冷害区划,按区采取防御措施;提出品种熟期区划,实行合理搭配,避免越区种植,有节制地施用氮肥和灌溉用水,深施磷肥,以及早播早植、培育壮秧、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地膜覆盖、及早防治病虫害等对症下药的综合性技术措施。这套措施由试验示范区扩大到大田生产,收到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这项研究成果1983年获辽宁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倡导旱农技术 减轻干旱危害
东北地区冬春干旱,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马世均1954年在担任耕作学教学时就开始进行一些抗旱保研究。在完成低温冷害研究课题前后,便积极为发展旱农技术研究做准备,他利用中国农学会和耕作制度研究会学术活动的条件,联合西北、华北和东北的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多次开展北方旱地农业学术讨论会和实地考察,促进旱地农业技术的发展。在为国务院1983年召开的北方15省、市、区旱地农业工作会议做准备时,以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名义由他执笔写出《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地区发展旱农的商》报告,此报告集中地阐述和分析了发展旱农的必要性和潜力,指出受水资源限制而难于发展灌溉农业的地区应采取各种各样措施和方法接纳、保存和有效利用天然降水。他在陕、甘、宁、晋四省区旱农考察中发现不同地区粮食作物耗水系数差异很大,夏熟作物18.8~5.4毫米/(千克亩),秋熟作物14.0~5.4毫米/(千克·亩),而实行旱农技术好的地块耗水系数可降低到2毫米/(千克·亩),说明旱农技术增产潜力很大。他在这份报告中因地制宜地提出比较完整的旱农技术体系,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建立土壤水库、旱农施肥制、作物布局、优良品种、抗旱播种等,并通过建立农林牧结合的旱地农业结构,创造经济、生态良性循环系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这次会议决定由农牧渔业部设置《北方旱地农业类型分区及其评价》研究课题作为进一步发展旱地农业研究的先行项目,马世均自始至终参与拟定这个课题的总体计划、年度安排和考察提纲,并率领北方旱地农业科学考察团东北地区分团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和黑、吉、辽三省西部11个旗县进行考察,执笔写出考察报告,在分析这一地区自然、经济条件、旱地农业生产的经验教训后,提出发展该地区旱地农业的基本对策。这些对策得到县(旗)和省、自治区的认同,并应用到地区的规划、计划和生产实践之中,为其后国家重点课题《北方旱地农业增产技术》的设立提供了依据。
农牧渔业部还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持编写《旱农学》教材,推选马世均为主编,这是国内第一次编写的有关旱农系统理论与实践的专著,该书于1991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书中“旱农地区水—土壤—作物—大气系统”一章阐明了水、土壤、作物、大气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由此而引申出旱农生产必须集水与节水并举,保水与改土兼顾,农林牧综合发展,经济与生态效益并重。
马世均在80年代曾两次出国参加国际旱农学术会议,大大加深了他对旱农的认识,尤其是会前会后的实地考察,使他得以了解澳大利亚、美国旱农的生产和科研进展情况。回国后写成会议报告,向上级汇报,进一步引起了中国对旱地农业技术的重视。
简历
1918年2月 生于江苏省六合县。
1942年 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
1942-1945年 任复旦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垦系、农艺系助教。
1945-1946年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农业试验站及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学习。
1946-1952年 任复旦大学农学院农艺系讲师。
1952-1962年 任沈阳农业大学讲师,副教授。其间自1957年开始兼任辽宁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副秘书长。
1962-1988年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副秘书长,高级农艺师,研究员,副院长,顾问。
1988年 退休。
主要论著
1 马世均,谭世文等。农作学。沈阳农学院耕作教研室,1956
2 徐天锡,马世均,王德身。东北地区垄作与平作问题。中国农报,1963 (9):10~16
3 马世均,卢庆善等。温度与磷肥对杂交高粱生育和产量影响的研究。辽宁农业科学,1980(3):5~12
4 马世均,曲力长,石玉学。低温冷害与早霜对我省农业生产的影响。辽宁省抗御低温冷害论文选编(1977-1981),1~2
5 马世均,曲力长等。辽宁省冷害区划及其评述。见:辽宁省抗御低温冷害论文选编(1977-1981),3~7
6 马世均,石玉学,隋丽君。低温萌发法鉴定高粱抗冷种质材料的研究。辽宁省抗御低温冷害论文选编.1977-1981,220~226
7 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马世均执笔).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商榷。农业经济问题,1983(8):15~19
8 马世均,曲力长,董春田。辽宁省低温冷害发生规律及防御技术研究。见: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成果及其论文汇编,1986,219~232
9 马世均,赫冲。我国大豆栽培制度。见:中国大豆育种与栽培。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357~372
10 马世均.The advances of mulch-farming in China.Challenges in dryland agriculture-A global 透视Proceedings of i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ryland Farming 1988,510~511
11 马世均,钮溥。旱农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生平简介
主要科学技术成就
新编耕作学教材 改革旧耕作制度
探索低温冷害规律 建立综合防御措施
倡导旱农技术 减轻干旱危害
简历
主要论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