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音字母
国音字母
国音字母,分为中西两式。第一式:注音字母(1918年公布);第二式: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1928年公布)。
“两式相继完成,汉字之标音方法遂自‘反切’而一变。”
两式后来演变成现在使用的“注音”和“拼音”。
国音字母演进史
1913年,教育部召开“读音统一会”,其间备有“记音字母”(凡38,声母24,介母3,韵母11),用于审定“国音”。当时以“刂”为“ㄉ”、 “丨”为“ㄍ”、 “彡”为“ㄙ”, “”为“ㄟ”、 “厶”为ㄥ,且未立“ㄦ”。后将这套字母正式通过,此字母为改良旧日之反切而作,用以标注汉字之读音,故名曰“注音字母”。
1918年,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凡39,声母24,介母3,韵母12, “ㄦ”为新增)。其中,有16个参考章太炎的“纽文韵文”:ㄍㄎ兀·ㄐㄑ广、 ㄉㄊ ㄋ、ㄅㄆ ㄇ、 ㄈ万、 ㄗㄘㄙ、ㄓㄔ ㄕ、 ㄏ·ㄒ、ㄌㄖ; ㄧ、ㄨ、 ㄩ;ㄚ、 ㄛ、ㄝ、 ㄟ、ㄞ、 ㄠ、ㄡ、 ㄢ、ㄤ、ㄣ、 ㄥ,ㄦ。(“一”,竖写时作“一”,横写时作“丨”,以区别破折号“——”。)
1919年,印行《国音字典》(老国音)。注音字母为标注国音之用,亦可名曰“国音字母”。又改订字母次序:ㄅㄆㄇㄈ万、ㄉㄊㄋㄌ、ㄍㄎ兀ㄏ、ㄐㄑ广ㄒ、ㄓㄔㄕㄖ、ㄗㄘㄙ;ㄧㄨㄩ;ㄚㄛ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
1920年,特开临时大会,从“ㄛ”分出“ ㄜ”,共计40个字母。一开始“ㄛ”兼表/o/、/ə/两音,令人茫然,而三十九字母业已颁定,不便再有增加,则于“ㄛ”母上方中间加小圆点“・”,后连写成“ㄜ”,注“质、月、陌、职、缉”诸(入声)韵中开口呼之字,其音为/ə/,“ㄛ”则专用以注歌、、、觉、曷、药、合诸韵中字,其音为/o/。又决议“ ㄦ”兼作声母,用于转写外文。
1925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决定以北平音(京音)为标准国音。翌年,又根据这标准国音,以赵元任的方案为基础,制定“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采用26个标准拉丁字母。
1928年,大学院正式公布“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作为“国音字母第二式”, “注音字母”即为“国音字母第一式”。
1930年,中央常务会议决议,注音字母改称“注音符号”。当时,吴稚晖在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改定注音字母名称为注音符号及推行办法”案,理由是“注音字母,仅适注音,不合造字,称为字母,名不副实,徒滋岐误”。该案通过后,即函知中国国民党各级党部及国民政府。国民政府随即训令行政院及所属机构照办。
1932年,印行《国音常用字汇》(新国音),采用国音字母两式一同横写记音,两两对照。第一式“注音符号”,“ ˉˊˇˋ˙”声调标于字母之上;第二式“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声调具存拼切之中;轻声“ ・”标于音节起始。声母“万、兀、广”停用,于新国音无用。增加空韵“”,作为ㄓㄔㄕㄖ、ㄗㄘㄙ接“舌尖元音”时的韵母,仅在说明音理时用之。又仿照音标,将“ㄇ”、“ㄋ”、“兀”改造成“ ㆬ”、“乃”、“ ㆭ”,作为韵符,用于感叹词、特别音或方言音等。《国音常用字汇》按音序排字,不同于按部首排字的《国音字典》,将“ㄧㄨㄩ”置于最后,“帀”介于声韵之间,便于查阅,形成现在的字典顺序: ㄅㄆㄇㄈ 万、 ㄉㄊㄋㄌ、 ㄍㄎ 兀 ㄏ、 ㄐㄑ 广 ㄒ、 ㄓㄔㄕㄖ、 ㄗㄘㄙ;帀, ㄚㄛㄜㄝ、 ㄞㄟㄠㄡ、 ㄢㄣㄤㄥ, ㄦ; ㄧㄨㄩ。
1940年,教育部官话推行委员会决议, “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改称“译音符号”。
195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汉语拼音方案”,通常简称为“拼音”,相对的“注音符号”也常简称为“注音”。将“j、ch、sh”分为“j、q、x”和“zh、ch、sh”,“tz、ts”简为“z、c”,“au”改为“ao”,声调改为符号表示等,使得“拼音”和“注音”更为契合。
1982年,“汉语拼音方案”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
1984年,中国台湾地区修订“译音符号”,改名“官话注音符号第二式(MPS Ⅱ)”,“注音符号”即为“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MPS Ⅰ)”,英文全称 Mandarin Phonetic Symbols。另外,“注音”常常也被译为“ Bopomofo”。
2002年,中国台湾地区推行“通用拼音”,除国语外,还有闽南语、客家话等方言版本。相对的,“注音符号”有“方音符号”作为补充。
2008年,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英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
推广情况
目前,台湾小学生在学会汉字书写之前,必须先进行为期十周左右的注音符号教学,为其后学习汉字做准备。生活实用上,注音符号既是标注生字发音的工具,也是普遍使用的中文输入法。注音符号在台湾推行相当成功,小学生皆要求熟练使用。在台湾闽南语客家语的教学上,教育主管部门另外增添新符号以使之能够拼读这些“乡土语言”,称之为“台湾方言音符号”。大陆自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以后停止推广使用,但在汉语字典等基础工具书中对汉字标音时仍有使用。
目录
概述
国音字母演进史
推广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