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稚晖
中国近代思想家、国民党重要人物
吴稚晖(1865年3月23日-1953年10月30日),中国近代思想家,中国国民党内著名的右派人物,是蒋介石的主要支持者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基本上脱离了政治活动的前台。江苏阳湖县(今江苏武进区)人,原名吴朓,字稚晖,后改名吴敬桓,晚年号朏老人。他的父亲吴有成经商为生。
清同治四年(1865年)3月23日,吴稚晖出生于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今武进县),幼年丧母,跟随外婆生活。光绪十三年(1887年),吴稚晖考中秀才,光绪十七年(1891年)中举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吴稚晖赴日留学,次年因不满清廷的留学制度,大闹清廷驻日使馆被开除。回国后,吴稚晖加入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并为《PHY苏报》撰写革命文章。《苏报》被封后,吴稚晖前往英国,加入同盟会,创办《新世纪》杂志以宣扬无政府主义。民国初期,吴稚晖致力于国语统一运动,创办《公报》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并于1916年创办了华法教育会。1925年,吴稚晖主持西山会议预备会议,并支持蒋介石清剿共产党的行动,促成了四一二政变。抗日战争结束后,吴稚晖任北洋政府南京总统府资政。1949年中国国民党垮台,吴稚晖前往台北市。1953年10月30日,吴稚晖因病去世,国民党人对他进行海葬。
吴稚晖是“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篆字洒脱而不拘束。吴稚晖还信奉无政府主义,崇尚科学,并在196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世界文化学术伟人”的称号。由于吴稚晖对越南语统一的贡献,国民党人称他为“国语之父”。而晚年时他始终站在蒋介石一方,军事家冯玉祥认为他是蒋介石一人之走狗。他主要作品有《上下古今谈》《改装必读》等。
人生经历
早年经历
吴稚晖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3月23日出生在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今武进区)雪堰桥的一个耕读之家,幼时名吴纪灵,少年时取名吴朓,字稚晖,三十岁后又改名吴敬桓。他的父亲吴有成经商多年,但常年举债度日。母亲邹氏,在吴稚晖六岁时去世,随后吴稚晖被寄养在无锡的外祖母家,入私塾读书。
清光绪八年(1882年)吴稚晖十八岁时因家贫辍学,开馆授徒以糊口。光绪十三年(1887年),吴稚晖考中秀才,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入江阴南菁学院,光绪十七年(1891年),吴稚晖考中举人。次年,吴稚晖参加会试,未上榜,随后考入苏州紫阳书院读书。
光绪二十年(1894年),吴稚晖再次进京参加会试,目睹将领卫汝贵平壤之战失败被处斩,他开始思考知识分子的救国之道,并接受维新思潮的影响。次年,参与公车上书。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吴稚晖在北洋京师大学堂担任国文教习。次年12月,吴稚晖与康有为在北京南海会馆见面,并与其相约不再参加会试。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吴稚晖在南洋公学任教,与总办张元济意见不合,遂自费留学日本,进入东京师范学校学习。同年,吴稚晖奉两广总督陶模之命,以广东广雅中学为基础筹办广东大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吴稚晖再次返回日本读书,因不满清政府牵制自费留学生入读东京振武学校,大闹清廷驻日使馆,被驱逐回国。
反清革命
回国后,吴稚晖加入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担任教员,并为《PHY苏报》撰写革命文章,介绍各地学潮,制造革命舆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苏报被封,清政府到报馆抓人,吴稚晖于7月6日逃往英国。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吴稚晖会见孙中山,并加入革命团体同盟会。随后又接受无政府主义的思想,与张静江李石曾创办杂志《新世纪》,吴稚晖担任编辑,以“燃”、“凭良心者”等笔名发表大量文章,来宣传革命,反对清代廷,宣传无政府主义。不久后,《新世纪》停刊。次年吴稚晖开始撰写科普小说《上下古今谈》。
民国初期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后,吴稚晖跟随孙中山回国。次年中华民国成立,4月,吴稚晖与李石曾、张静江等人组织留法俭学会,鼓励青年学生留学法国,勤工俭学。吴稚晖还致力于国语统一运动,于民国二年(1913年)筹办读音统一会,并担任会长。3月,宋教仁袁世凯一派刺杀,二次革命开始,吴稚晖创办《公论》,多次撰文抨击袁世凯。二次革命失败后,吴稚晖再次前往英国
民国五年(1916年),吴稚晖和李石曾等人组织华法教育会,来继续推动留法勤工俭学。民国六年(1917年),吴稚晖回国后担任《中华新报》主笔,并开设专栏介绍国外习俗见闻和留学知识,以鼓励学生出国留学。民国十年(1921年),里昂中法大学成立,吴稚晖担任校长,但拒绝来自中国的勤工俭学学生入学,和北洋政府陈箓、里昂市长联合将大批留学生遣送回国,回国的学生大多加入了共产党。学校内部,吴稚晖因不答应减免自费生学费,被学生联合抨击,于是辞去校长一职。
参与“反共”
民国十三年(1924年),吴稚晖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后到上海市任国语师范学校校长。民国十四年(1925年),主持西山会议预备会议,但因主张暂时不要公开“反共”,和其他国民党右派不和,拒绝再次出席。民国十五年(1926年),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吴稚晖在就职会上代表国民党中央党部授总司令旗,并代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致训词。同年9月,吴稚晖担任江苏特务委员会委员。
民国十六年(1927年)3月,吴稚晖担任上海临时政治委员会主席,以实现蒋介石破坏共产党的上海临时政府的目的。随后,吴稚晖出席中央监察委员会全体会议,重新解释孙中山的联共政策,并提出“清党”提案,为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提供了合法依据。同时,吴稚晖还意图促成蒋介石汪精卫合作“反共”,但没有成功。
“四一二”政变发生后,吴稚晖支持蒋介石成立国民政府,于4月17日召开中央政治会议,担任总政治部主任。6月,吴稚晖辞去政治部主任一职,随后参加徐州会议,并担任主席,促成冯玉祥与南京政府合作“反共”,并促成汪精卫发动七一五革命政变。南京政府成立后,吴稚晖历任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央研究院院士、国防最高会议常务委员等职,但并未担负具体职务,反而到处游山玩水,游历庐山芜湖市苏州市等地。
晚年与逝世
抗日战争爆发后,吴稚晖多次撰文批判汪精卫陈璧君等人的卖国行径。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1946年吴稚晖担任国民大会制宪会的中国国民党代表,随后又担任募捐总队队长为蒋介石实行宪政筹募党务经费。11月,吴稚晖出席国民大会,担任临时主席。1948年,蒋介石就任国民政府总统,吴稚晖参加就职仪式,并被聘为总统府资政。
1949年,国民党垮台,吴稚晖被蒋介石送往台北市。1952年,吴稚晖患上尿毒症,次年10月30日,吴稚晖因病去世,享年89岁。11月2日蒋介石为其主持公祭。12月1日,根据吴稚晖的遗嘱,国民党人对其进行海葬。
主要著作
吴稚晖注重对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约自1886直至1953年去世,吴稚晖一直在收集各种资料,这些资料对70年间很多事件有详尽的记载。这些资料后来存在台北“国史馆”。此外吴稚晖除个人所写作品外还翻译国外书籍,其主要作品如下表:
人物成就
国语运动
吴稚晖早年创作出“豆芽字母”教家人拼写,在主持《新世纪》杂志时,还提出过造字母、统一读音的方案。民国二年(1913年),吴稚晖担任读音统一会筹备主任,制定《读音统一会章程》,并召开会议商定统一读音的办法,审定了六千五百多字的国音,并将“记音字母”作为核定因素。民国七年(1918年),注音字母正式公布。民国八年(1919年),吴稚晖又编写《国音字典》,后作为北洋政府教育部的《校改国音字典》公布。
民国十四年(1925年),吴稚晖担任国语师范学校校长时,组织学生开展国语运动,游行演讲。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吴稚晖担任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主席,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4月提出改“国音字母”为“国音符号”。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吴稚晖担任国语推行委员会委员。该委员会在抗日战争期间举办了越南语师资训练班,吴稚晖为其制定汉字拼音表与注音符号歌,并亲自讲课。此时的国语统一运动,为后来的普通话顺利推行打下了基础。
书法成就
吴稚晖是“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他年幼时学写大篆,临摹石鼓文和汉碑碑额上的篆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书法学术上,吴稚晖创立了篆书的标准体。抗战时期,吴稚晖在重庆生活困难,便开始卖字,求购者众多,被戏称为“书法托拉斯”。除篆书外,吴稚晖还擅长写楷书,他的楷书技艺来自于对《鹤铭》 的研习。他的主要书法作品有《篆书八言对联》《书法对联》《行书六言对联》《篆书无言对联》等,这些作品均在拍卖会获价上万元。
人物思想
政治思想
吴稚晖信奉无政府主义,给无政府下定义为:无政府如果有“道德”,但没有“法律”,那么每个人只能尽力而为,而不能说有义务;每个人只能取所需,而不能说有权力。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真理公道”,而没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吴稚晖还将人人平等,自由但不放任,没有法律来限制和约束人们的行为的新世纪视为无政府的最终理想,并认为有两种方法来达到这样的新世纪,一是通过教育,靠书报学说以化民心,二是通过革命,把革命看作是教育的辅助手段,二者可以相通。
科学思想
吴稚晖认为科学是精细确当的,而常识是模糊影响的,且科学人工的根本法,只有依靠科学才能完成一切理想的道德。他还认为科学不仅能改变物质的生存环境,而且对精神世界,诸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深切的影响。同时相对于精神文明,吴稚晖更看重物质文明,他认为精神文明是寄托在物质文明之上的,而发展物质文明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精神文明,滋养精神,他认为具备物质才能使个人返本自适,达到幸福的境地,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好,享受精神上的快乐。
另一方面,吴稚晖还认为宗教是前科学时代的产物,是反科学的,是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由科学物质世界进入精神世界,而宗教有悖于科学精神,主张用科学替代宗教。此外,吴稚晖还基于科学进化论的观点,批判传统文化,他指责孔圣人“装面孔,凑架子”,主张摒弃孔孟、老墨之学,大力发展科学物质文明。
人物轶事
“骗取”乡试
吴稚晖26岁参加乡试时,用篆书撰写文章,受到主考官赏识,考中举人。多年后,吴稚晖提起中举一事时称这个举人是他骗来的,因为他写的文章不长,但是全部用大篆写 ,所以科举考官看不懂字,但觉得字写得很好,就把他录取了。
“吴疯子”由来
光绪十八年(1892年),吴稚晖和书院同学散步时,看见见江阴知县坐轿子经过孔子庙时没有下轿,而当时规定所有人到孔子庙前都需下马或下轿步行。吴稚晖作为孔子门生认为,这是非圣非法的逆行为,于是带头拦住轿子,捡起石块砸向知县,把知县打得鼻青脸肿。后知县利用职权将吴稚晖等人关押,经书院山长黄以周交涉,才被释放。自此,无锡人称吴稚晖为“吴疯子”。
捐款表演
民国元年(1912年)4月,民国政府刚刚成立,吴稚晖以身穿黑西装,围红围巾,头顶用红绳扎小辫的形象登台,击鼓唱自编的劝募歌, 要求大家为中华民国捐款。观众对他的表演不满意,他就在台前叩头不止。募捐将要结束时,吴稚晖起身称自己也要捐款,并松开腰带,把若干银元散落在台上,然后下台离去。
生日风波
民国十四年(1925年),吴稚晖60岁,上海的无锡帮为吴稚晖庆贺花甲寿诞,但吴稚晖迟迟没有露面,只从杭州寄来一封信:“诸位先生执事: 奉赐帖感悚莫名。弟因先母早逝,故先外祖母不忍提及弟等出生之日,从未有所谓‘诞’, 糊里糊涂,醉生梦死地白活在狗身上, 不知到今几何年。有人登报说替我庆花甲, 我才知道已登了花甲, 这叫做谣言处处有,中国特别多。哈哈!我虽相信我或者已登了花甲, 却不敢在月份牌上拣一个茶会日子就算生日。我最反对庆寿做生日, 所以没有庆寿有我去拜祝的, 这是一个硬凭据,我虽登了花甲,够得上弄个华诞出来玩玩, 却不敢非之人者又来有之己。敬璧原帖,并叩谢诸先生,,本日弟已赴杭州,亦不能陪座, 歉甚。敬恒谨启。”最终吴稚晖六十华诞的素席变成无锡旅沪同乡的聚餐。
1945 年,吴稚晖80岁,卫聚贤教授主办的《说文杂志》出了一期“吴稚晖八十大庆专集”。吴稚晖极不赞成,当即声明:“我吴稚晖是偷来的人生,出生前, 祖母曾托梦给外婆,说从阴间奈何池里用秤钩钩出来这个孩子, 趁阎王爷打瞌睡时逃出了鬼门关,以左臂上有秤钩钩伤的伤疤为记。此子出生后, 千万不能做生日,因为是阎王的逃犯。被阎王得知是要捉拿归案的。”
爱骂
吴稚晖的爱骂起源于一本名为《何典》的书。该书开篇是“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自读此书后,他认为写作就要 “有话直说,有屁就放”。国骂村骂、俗语俚语、生殖器官都被他用来口诛笔伐。吴稚晖认为,“用这种精 神,才能得言论的真自由,享言论的真幸福”。他骂汪精卫:“什 么议和,放狗屁,秦桧易名缪丑,精卫是填海 的小鸟,如何给你这小白脸来侮辱。我今送你一个易名大典,名曰汪精怪……”;他骂陈璧君为 “陈屁 裙 ”;骂周佛海为 “周狒黑 ”;骂慈禧“狐后 ”;骂光绪 “鼠弟 ”;骂张之 洞 、袁世凯 “狗头名士 ”;骂满清皇族 “长白山中野狗 ”;骂康有为陈宝琛等 “挟有另一类骗法的痞棍,昼伏夜出”;骂罗振玉 “专贩国粹、造假古董 ”吴稚晖74岁还刻一闲章,自骂:“寿腧宣民,贼讥老而不死。”
住茅屋
吴稚晖外出从不坐专车,每次都由老伴搀扶着走出草屋拄着拐杖排队上公车,他的金钱通通拿去接济别人,从来没有人敢前去给他送礼,否则往往连人带物被轰出门去。抗战时,国民党政府当局专为吴稚晖在 重庆牛角沱对岸山上修建小楼一座,他拒不领情称自己住惯了坏房子,就像猪住在猪圈里很舒服,倘使把猪搬进洋房,说不定反而要生病的。后来吴稚晖自己花钱特意在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后面的大田鸡山坡上,修建一座面积13平米的茅草屋,里面由一挂旧蚊帐,一张竹板床和一座大马桶而已,他的老伴也陪他居住在此处。吴稚晖还为他的茅屋模仿《陋室铭》作《斗室铭》:“山不在高,有草则青。水不厌浊,有矾即清。斯是斗室,无庸德馨。谈 笑有鸿儒,往来多白丁。可以弹对牛之琴,可以背癞痢之经。耸臀草际白,粪臭夜来腾。无丝竹之悦耳,有汽车之闹声。南堆交通(部)煤, 东倾扫荡(报)盆。国父云:阿斗之一,实亦大中华之大国民。”
拒绝就任主席
1943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病逝,蒋介石邀请吴稚晖做新主席。吴稚晖以三条理由拒绝蒋介石。一是,他平时穿的衣服简单随意,而做主席要穿燕尾服,打领结,他觉得不自在。二是,他样貌丑陋,不像大人物。三是, 他爱笑,若是在正式场合笑出来不雅观。
虚名元老
吴稚晖与1927年辞总政治部主任不就,次年被推为监察院长不就,他一生保留的政治头衔有“中央监察委员”“中央评议委员”“国民大会代表”“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央研究院院士”“国民放最高会议常务委员”“南京总统府资助”等,这些或是中国国民党的职务,或是民意代表,或与备供咨询、学术研究相关,都不是实际官职。
晚年生活
1948年,吴稚晖83岁高龄,仍然在教课。有一天晚上他正讲课,突然晕倒了。恢复过来后,他女儿劝他再不要教书卖字了,称他偌大年纪还要这样劳苦,连做他的女儿也要给人笑话。吴稚晖称有什么可笑话的,还叫他女儿在他死后把他的骨头磨成粉,掺在茅厕里做肥料,来做孝女。有朋友见吴稚晖年迈行动不便,于是特意送给他一部人力自助车,吴稚晖收下后,叫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把扶手锯掉后来这辆没有了扶手的人力车摆在吴稚晖家,成为给客人坐的沙发。
人物争议
关于吴稚晖是否出卖陈延年,说法不一。罗平汉教授的《布衣大佬 吴稚晖》一书中记载,1927年6月26日,陈延年被杨虎手下逮捕,投进龙华监狱后,写求救信给父亲陈独秀的世交汪孟邹,这封信最后到了吴稚晖手中。吴稚晖将抓到陈延年一事告诉了蒋介石和陈虎,杨虎才知道监狱里有这样一个中共重要干部,随后对与陈延年一同被捕的人严刑拷问,逼其指认陈延年,导致陈延年被杀。此外近现代社会科学家黄逸峰《陈延年烈士在沪被捕和牺牲经过》及历史学者胡允恭的《陈延年同志牺牲经过》中均认为陈延年于1927年被捕后,起初并未暴露身份,是吴稚晖向杨虎告密才导致其身份暴露,并最终遭到杀害。
郑超麟的《陈延年烈士死难前后》一文中认为,陈延年被捕是因为奸细告密,那个奸细清楚陈延年的样貌,因此,陈延年被捕后无法隐瞒身份,所以不存在吴稚晖告密杨虎的可能。2021年,澎湃新闻刊登《陈延年之死探原》一文,利用当时的新闻报道、台北市国史馆”档案等资料,支持了这一说法,认为陈延年牺牲在前,吴稚晖给杨虎发电报在后,吴稚晖在陈延年被害过程中未起到实质的作用。但吴稚晖在未知陈延年已死的情况下,建议杨虎杀了陈延年却是事实。此外,学者李传玺《陈延年的牺牲,胡适被冤枉了吗?》一文也持相似观点。
人物评价
爱国将领冯玉祥:“革命数十年的老少年吴稚晖先生,不言党了,不革命了,亦不严真理是非了。苍老贼,皓首匹夫,变节为一人之老狗,立志不问民众之痛苦,如此行为,死后何面目见先总理于地下乎?”
中国近现代思想家胡适:“中国近三百年来四大反理学的思想家之一。”
清末民初时期革命家章太炎(章太炎)评价吴稚晖是“康有为门下之小史,盛宣怀校内之洋奴”,并认为他“外作疏狂,内贪名势”。
中原地区近现代教育家蒋梦麟评价吴稚晖是“中国学术界一颗光芒四射的彗星”。
中华民国作家曹聚仁评价吴稚晖是张良式的人物。
吴稚晖去世后,国民党主席蒋介石题匾额“痛失导师”。
1962年,吴稚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学术伟人”的称号,是20世纪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同年10月22日,联合国秘书处统治全球各会员国,对吴稚晖在文化学术及科学方面的贡献应表示适当的纪念。
现代书法家王浓评价吴稚晖的篆书:“他的篆字洒脱不拘束,没有一丝一毫的压抑感。”
现代学者徐超:“吴稚晖是一个生长在中国新旧社会过渡阶段的知识分子,具有传统知识分子的美德,也具有西方知识分子的公共情怀,爱国忧民,用于接受新知。”
家庭成员
影视形象
2021年上映的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中有角色吴稚晖,扮演者李明,剧中吴稚晖戴眼镜,不修边幅,向中国国民党告密了陈延年被捕一事。
目录
概述
人生经历
早年经历
反清革命
民国初期
参与“反共”
晚年与逝世
主要著作
人物成就
国语运动
书法成就
人物思想
政治思想
科学思想
人物轶事
“骗取”乡试
“吴疯子”由来
捐款表演
生日风波
爱骂
住茅屋
拒绝就任主席
虚名元老
晚年生活
人物争议
人物评价
家庭成员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