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收藏
鼻烟壶收藏
鼻烟壶是一种用于盛放鼻烟的容器,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南美洲美洲原住民的烟草发明。在中国,鼻烟壶的使用始于明朝东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习惯使其非常适合野外吸闻鼻烟。鼻烟壶不仅是一种实用器具,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反映了使用者的社会地位和个人品味。
历史沿革
明代
中原地区吸闻鼻烟始于明代东北地区,那儿游牧民族在马背上无法用烟袋吸烟,因此鼻烟的传入,正适合他们野外吸闻习惯。明时进口的鼻烟是用大玻璃瓶装的,重量从四两至一斤不等。国人为了携带和吸食方便,且需容器坚固,不怕摔碰,游牧民们用各种金属、骨角材料等来制作鼻烟壶,也有把鼻烟放在盛药的小瓶中,鼻烟壶的大小一般如把握。据史籍记载蒙古族每逢客人拜访主人帐篷时,主人必须鞠躬,用双手捧鼻烟敬献客人,而客人也必须用双手接过主人的鼻烟倒出少许鼻烟,放在鼻上吸闻一会儿,然后用双手将鼻烟壶奉还主人。这一细小举动,充满文明礼仪,可见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明末鼻烟进口较少,南方仅广东省一地有人吸闻。
清代
早期
从存世鼻烟壶遗物中,顺治程荣章制造的二十余件铜雕云龙鼻烟壶,是最早的鼻烟壶。明代的鼻烟壶尚无法确定。康熙帝朝开放海禁,西方传教士携带大量鼻烟涌进中原地区,西方诸国先是葡萄牙,接着是英、法等国,相率进贡鼻烟和玻璃制鼻烟瓶(大型的称瓶),王士祯在《晋祖笔记》中写着:“鼻烟以玻璃为瓶贮之。瓶之形象种种不一,颜色具红黄紫白黑绿诸色,白如水晶,红如火齐,极可爱玩,以象齿为匙,就象鼻之,远纳于瓶。”康熙帝遥发灵想,吸纳了一批通晓玻璃制作和画珐琅的西方人,于紫禁城内制作玻璃鼻烟壶(小型的为壶)和铜胎画珐琅鼻烟壶等。玻璃且有密封、透明、坚硬、色彩美观等特点,再加上康熙帝的改造创新,使玻璃鼻烟壶造型多样,绚丽多姿,真正成为精美的艺术品。康熙时玻璃工艺传入中原地区不久,故而玻璃鼻烟壶即是身份的象征,也是最闻名中外的艺术珍品,其社会价值远大于牙角、铜质鼻烟壶。当年俄罗斯钦差大臣到中国朝拜康熙皇帝,献上了彼得大帝送给清皇宫的一大批珍贵礼物,而康熙皇帝回赠的礼品就是每人一件由皇宫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制作的玻璃鼻烟壶。到了清代爱新觉罗·颙琰时期,中国的鼻烟壶曾作为国与国交流的最珍贵礼品又流传到海外,名闻遐迩。
中期
雍正时期,宫廷制作鼻烟壶的数量大增。雍正帝大力提倡宫廷制作工艺,并亲自督造造办处设计成品造型。式样的定型坚持“内廷恭造”之式,形成了特殊的宫廷风格。这一时期宫廷造办处的制作管理真正健全,清宫雍正年活计档中记载了大量的鼻烟壶制品。雍正帝性格认真、严谨,所以,雍正年间所制鼻烟壶,在造型、装饰、制作技法等方面均最为讲究、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精美华丽,风格文雅纤细,为清朝之冠。据记载雍正时期己发明了玻璃套料鼻烟壶工艺,就是在白地或藕粉地上再套上黑、蓝、红等彩,这种套法也被称为单套;还有一种重叠套法,如在白地上套红色,在红色上再套蓝色。套料鼻烟壶以雍正乾隆两朝制作的为最精美,其后年代少有佳作。清朝尚黑,雍正帝更是喜欢黑色洋漆效果,故通体黑色釉地、黑漆套料、仿古黑漆图案,色彩以黑色基调为主,辅以红、蓝、白,黄等色彩,对比强烈,风格庄重肃穆,高贵大气,是此时期的代表性特征。与乾、嘉、道、光时期的艳俗截然不同。这大概与雍正帝使用严厉手段整治皇宫内外,以维护皇权的水德政治相联系。这一时期,除铜胎画珐琅、玻璃套料鼻烟壶外,还新出现了玻璃胎画珐琅,涅白不透明玻璃,及瓷胎红彩鼻烟壶。
后期
乾隆朝是鼻烟壶的大发展时期。其制作规模数量最大,既有官制,也有民制。爱新觉罗·弘历一方面博雅好古,其鼻烟壶制作风格也多有仿古纹饰,装饰繁缛,精工细做,具有古雅的特点;另一方面,其画珐琅鼻烟壶,出现西洋仕女人物风景图案,色彩艳丽,纹饰繁细,形成了这一时期特有的世俗装饰风格。乾隆时期玻璃工艺更趋成熟,用以制作大量鼻烟壶,如单色玻璃有仿白玉,仿玳瑁,仿玛瑙,仿翡翠,仿红宝石等不透明玻璃制品,又有透明玻璃如亮红色,亮绿色,蛋青色,有磨花、碾琢,无不精美,造型简单中出俊雅。套料玻璃鼻烟壶除单色套料、多彩套料外,又新出金星玻璃、描金玻璃等。其中套料玻璃品种繁多,以多彩套料制品最佳,纹饰繁褥,造型多样,色彩浓艳,为其后代所不及。造型有呀呀葫芦瓶式及圆肩瓶式,描金题材,以各种花卉、山水风景及葫芦万代纹等,线条精细,多配铜镀金錾花盖,一般有描金楷书"乾隆年制"双行款均为宫廷制品。乾隆时期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装饰手法和题材内容又多富有创新,彩绘装饰内容除传统花卉图案外,新出西洋仕女人物风景图案。其特点是具有传统工笔绘画的纤细、繁褥、画工精致,也有西洋绘画风格。通体施金色地彩绘,色彩艳丽,大多带具体年款,以“乾隆年制”为最多,多出自宫廷制作。爱新觉罗·弘历常以鼻烟赐赏王公大臣,如此上下沿袭,渐渐地吸鼻烟成为上流社会的时尚,鼻烟壶也成了斗富显示身份的名品。这时期鼻烟壶一般分为大中小三类,而以满把盈握的体轻、壳薄、手感适度者为上品。乾隆时期鼻烟壶品种繁多,其材质有玻璃、水晶翡翠玉石玛瑙、象牙、犀牛角、珊瑚、珐琅、瓷、铜料等,其中犹以玻璃质地、画珐琅、玉石鼻烟壶为一时之最。内画鼻烟壶大概出现于爱新觉罗·颙琰末年、爱新觉罗·旻宁初期。其材质主要为玻璃器,其次为水晶等。最初是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制作的玻璃鼻烟壶内绘画,壶、画俱佳,为不可多得的珍品。以后才产生了专供内画的玻璃料器,但这种料器样式,日见粗劣,人们的欣赏目光只能由壶而转移到绘画上。绘画师用铁砂碳化硅加水在鼻烟壶的内面来回的摇磨,使鼻烟壶的内壁呈乳白色的磨砂玻璃,细腻而不光滑,容易附着黑色,效果就象宣纸一样。内画鼻烟壶画风精细、诗书画并茂,方寸之中见天地,成为人见人爱的艺术珍品。嘉庆、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奇形鼻烟壶数呈增加,如双联、三联、人物形、动物形等,以民窑产品为主流。鼻烟壶已见衰弱迹象。这主要是国内民众不堪忍受压榨剥削,自乾隆五十九年至爱新觉罗·颙琰十五年(1794~1810),东南沿海爆发了蔡牵聚众反抗清朝统治的武装斗争;嘉庆元年,川楚陕边境地区爆发了白莲教起义,后波及川、楚、陕、豫、甘等省,历时九载;以及天地会起义、天理教起义等,道光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等,清朝内忧外患,国力空虚,已由胜转衰。玉质鼻烟壶到爱新觉罗·旻宁以后质量大不如前,甚到出现了“一钻膛”或“两钻镗”(即在做好玉烟壶坯口上钻一个钻头拙的膛称“一钻钟”。两个钻头粗称“两钻膛”偷工充数)。清朝晚期的光绪以及民国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制造的瓷质鼻烟壶已不太讲究,釉面白但不柔和,古玩行称为“傻白釉”画法也是以晚清风格为主,画风草草,精品不多。光绪至民国间,北京出现了仿乾隆内廷制作的料质珐琅彩烟壶,足部也落有乾降年款,或落古月轩款,虽皆为名家高下绘制,但胎、彩、款识显然不如前朝水平,鼻烟壶已显繁华过后的颓势。自此以往,鼻烟壶少有创新,日渐衰落。
鼻烟壶品种
瓷胎鼻烟壶
瓷胎鼻烟壶制品相对较少,有青花、粉彩、青花夹紫、仿哥釉等品种。雍正时期造型向多元化发展,有直筒式、扁壶式、扁圆壶形、多棱壶式及各种竹节、鱼篓、瓜形等肖形造型,新奇生动。装饰题材仍以传统缠枝莲、宝相花、婴戏、仕女图等花卉为主,以画珐琅红地白梅、黑地红梅、牡丹、玉兔朝元及缠枝花卉等最为典型。画面布局疏朗。青花装饰技法有淡描、双勾填色、晕染等。乾隆时期青花瓷鼻烟壶继续烧造,造型多仿当时瓷器品种,装饰图案精细平谨,富于线条美,题材多为缠枝朵莲,勾莲花纹及山水人物,吉祥图案。粉彩瓷鼻烟壶有官窑制品也有民间制品,官窑制品极为规整,造型有扁壶式、荷包式、瓜棱式及各种肖形式样,有成套制品,每套十件或二十件,造型规范,极为精美。装饰题材多是折枝花卉、西著莲纹、吉祥图案、御制诗文等,均做描金开光,是其最大特色。民间制品题材内容多取民间风俗故事,色彩艳丽,对比强烈,造型也多仿官窑制品。此时的粉彩瓷一般带有绿松石线釉,其釉面上有如同"粥皮"一样的小皱纹,是其独有特征。乾隆时期粉彩瓷鼻烟壶官窑制品和民窑制品多有署"乾隆年制"款,但其字体规整及笔画行笔略有差异,如官窑制品有红字篆书"乾隆年制"单行款,又有红字、黑字篆书"乾隆年制"印款。民窑制品多为红字篆书"乾隆年制"单行款,或印款,或双行款,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瓷制鼻烟壶种类很多,另外还有三彩鼻烟壶、红彩鼻烟壶、珐琅彩鼻烟壶等。
内画鼻烟壶
内画鼻烟壶大概出现于爱新觉罗·颙琰末年、爱新觉罗·旻宁初期。其材质主要为玻璃器,其次为水晶等。最初是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制作的玻璃鼻烟壶内绘画,壶、画俱佳,为不可多得的珍品。以后才产生了专供内画的玻璃料器,但这种料器样式,日见粗劣,人们的欣赏目光只能由壶而转移到绘画上。绘画师用铁砂碳化硅加水在鼻烟壶的内面来回的摇磨,使鼻烟壶的内壁呈乳白色的磨砂玻璃,细腻而不光滑,容易附着黑色,效果就象宣纸一样。内画鼻烟壶画风精细、诗书画并茂,方寸之中见天地,成为人见人爱的艺术珍品。
参考资料
鼻烟的故事.dadaojiayuan.2024-10-28
鼻烟壶收藏——小器物 大价值.jianbaoshoucang.2024-10-2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明代
清代
早期
中期
后期
鼻烟壶品种
瓷胎鼻烟壶
内画鼻烟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