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制
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制度
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的教学方法。
2014年9月中国政府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考试招生制度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提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模式。同年12月16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两份文件,指出自2017年起全国将开展高考改革,并明确提出全科覆盖、分类考察、不分文理、两次机会、严格公示等措施。截至2019年,班级授课制已是学校教育形式的常态,现阶段,走班制是在高中开始推行的新型教课模式,与大学类似。从中国大连市的高中实行的走班制以来,由于教师无法满足,有的学校教室不足,效果没有达到预期。
走班制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科目,甚至选择授课教师,使学生从目前固定班级的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角色转变为主动选择的角色,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定义
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的教学方法。相比与传统的固定班级教学模式,走班制不会把学生固定在一个教室,学生在不同的教室中流动上课,把学生的兴趣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科目,甚至选择授课教师,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走班制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学科和教室固定,即根据专业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同固定教室和教师,部分学科教师挂牌上课,学生流动听课。二是实行多种教学形式,即讲座式的短线课程实行大班制,研究型的课程实行小班制。通过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组合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三是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课内容,不固定教师与教室。主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
历史沿革
20世纪90年代,更多学校开始探索走班制,走班制在我国由萌芽尝试阶段过渡到初步探索阶段。首先,走班制由原先的单科走班走向多科走班,如长春外国语学校英语和数学两门学科的走班制学习。其次,走班制开始和分层教学结合,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于1991年开创了“分层走班制”教学实验的先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于1994年施行数学学科班内分层教学和分层评价的模式。再次,走班制开始走向“选课制、走班制、学分制”的综合模式,如福州第八中学于1998年推行的综合改革。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是探索走班制的地区及学校显著增加。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方案强调要提供多样性的课程内容供学生选择,保证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能够实现个性化发展。P顺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大批学校实行课程结构调整和培养模式变革,走班制的发展有了更为广阔的现实平台。为了确保学生的课程选择权得以落实,2004年在山东省海南省等省的部分学校试点。首先,走班由必修课扩展到选修课,如烟台市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在书法、天文观测等选修课中推行走班制。其次,部分中学走班范围扩大,如鹤壁市淇滨中学的小范围走班试验于2005年已扩大至全校。这一阶段的走班制试点实验逐渐走向深人。
2014年新高考改革中的新要求促使走班制再次成为热议,大批中学纷纷走上实践走班制的道路。首先,走班课程体系日渐完备,如北京市十一学校设计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个性化课程体系,“包括265门学科课程、30门综合实践课程、75个职业考查课程、272个社团以及60个学生管理岗位”。其次,走班模式更为多元,如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在行政班和教学班走班并存模式下,推行导师制,导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双向选择。再次,走班机制保障更为完善,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浦东分校着重加强走班软件硬件设施建设,为走班制实践提供更好的保障。
2014年9月中国政府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考试招生制度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提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模式。同年12月16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两份文件,指出自2017年起全国将开展高考改革,并明确提出全科覆盖、分类考察、不分文理、两次机会、严格公示等措施。伴随高考改革新政的颁行和相应改革实践的推进,“走班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再度升温,“走班制”似乎成为了判别学校改革的标志,成为了新高考改革中教学组织形式调试的重要选项。
因此不少教育领域的从业者以及专家都认为,今后高中很可能将采用“走班制”进行教学。2014年,浙江省省已经在全国率先试点高考改革,部分浙江的高中从2012年开始便在实际教学中实行了走班制。
教学形式
走班制是中国许多高中已经在推行的新型教课模式,与大学类似。这种模式为:日常管理仍在一个固定的班级,称为行政班,但由学生自由选择上课内容和学习的教室,学生走班后上课的教室为教学班。不同班级的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科目的不同到不同的教室上课,需要时自习也会在教学班上。湖南高考改革实行“3+3”模式,语数外必考科目在行政班上课,选考科目由于同一行政班学生选择不同,将打破行政班级限制,走班到教学班上课。以后的高中教学,通俗点讲将会是必考三科不走,选考三科走班的局面。 
按照高考3+“6选3”的模式要求,“3”就是语数外三科统考,“6选3”就是理化生政史地任意选择3科。由学生在6门课中自选,会有多达20多种排列组合,可以文理科目自由混合。每个学生的选择不同,意味着每个学生的课表也将不一样。高中的日常管理仍在一个固定的班级,称为行政班,但由学生自由选择上课内容和学习的教室,学生走班后上课的教室为教学班。
由于《意见》中表示,从2017年开始全国都将开始高考综合改革,即在高考中实施语文、数学、外语3门学科全国统考,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科任选3科的考试成绩。因此不少教育领域的从业者以及专家都认为,今后高中很可能将采用“走班制”进行教学。
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走班制在全国也不会完全一致。但总的原则就是应该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业规划,有利于学生自主决定学习内容。至于走班制具体的方案,应该会很灵活,既可以实行分学科的走班制,也可以所有学科都实行走班制,但目前肯定还没有一个定案。
走班制的利与弊
走班制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科目,甚至选择授课教师,使学生从目前固定班级的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角色转变为主动选择的角色,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走班制还能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由于没有了固定班级,学生在每门科目的学习中会接触到不同的同学,交往范围可以扩大几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在固定班级模式下,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学生团队观念的养成,但实行走班制后,由于没有了固定班级,学生对于集体的认识必然会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团队观念的培养。
解决方法
浙江省为例,从浙江高中实施走班制的情况看,实施走班制的学校在校内也进行试点,即一部分班级实行走班制,另一部分班级则仍实行传统的固定班级教学模式。而浙江省实行走班制主要是指分层次教学,即在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9个高考科目的教学中,分为A和B两个层次,也有的学校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类班级适合学习程度更好的,B类班级则适合基础程度相对差一些的。
发展现状
截至2019年,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形式的常态,走班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班级授课制,让学生更好地发展。但目前走班制受限因素太多,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无法满足走班制的要求。现阶段,走班制是在高中开始推行的新型教课模式,与大学类似。这种模表现为:日常管理仍在一个固定的班级,称为行政班,但由学生自由选择上课内容和学习的教室,学生走班后上课的教室为教学班。不同班级的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科目的不同到不同的教室上课,需要时自习也会在教学班上。从大连市的高中实行的走班制以来,由于教师无法满足,有的学校教室不足,效果没有达到预期。
开展学校
早在2009年9月,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就开始实行全面“走课制”;北京市十一学校也在2011年提出“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2016年学校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全面实施选课走班。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从2013年开始试点“选课走班”,并由学校信息中心自主研发选课系统,经过五年的探索,形成较为完善的选课、考核等机制。
浙江省温岭中学实行分科和分类走班,通过民意调查,学生500人希望分层,400人不愿意分层。希望学生先确定科目,再认可这样的走班,待习惯了老师的教学方式后,再开始分层。先分类走班后分层走班,根据每一类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语数外三门课在未来将分成AB两个层次。不以成绩作为分层标准,而是按照学习特点创新地将学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依赖老师型,第二种是自主学习型,这样分层避免了给学生贴标签的嫌疑。2006年,浙江温岭中学启动校本能力加速器计划,上午全部是必修课,下午全部是走班选修课,让学生不同步完成高中学业实现无年级教学,但由于上午必修课太集中,师生教学很累不很科学,坚持了一个学期左右被取消,但能力加速器计划一直实施到今,从学生潜能激发、教师重点提升学生能力的方法指导、实现学生能力加速的制度保障和课程资源的保证,四方面实现学生在浙江省温岭中学能力加速提升。2010年后,温岭中学从高二年级开始进行体育的必修课走班,即全年级学生全部打乱,让其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女生可以选择健美操、羽毛球、游泳等项目,男生可以选择篮球、排球、武术等项目,以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最终目的是增加学生的运动量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上海市大同中学将必修课分层分类、允许学生自由选层、选类。大同中学在语文和英语等主学科上也设置了选修模块。以语文为例,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学习,但不必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一样的语文。在大同中学,高一下学期至高二下学期里,除了所有学生都必修的语文基础型课程需要按班级授课之外,实现“走班”的语文拓展型课程被分为8大选修模块:基础阅读、小说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现代诗歌阅读、时文阅读、写作指导、名著导读等。
目录
概述
定义
历史沿革
教学形式
走班制的利与弊
解决方法
发展现状
开展学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