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之战,是指
曹丕曹丕三路伐吴之中的东路战场。魏国的主将为征东大将军
曹休,
孙吴的主将为
前将军吕范。此战,东吴军队失利颇多。但因为中路战场的
朱桓大破
曹仁,三路伐吴因此终止。此战过后,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被进一步地巩固了。
公元222年,
陆逊大败
刘备于
宜昌市,正当众多吴将提议乘胜追击刘备时,陆逊、
朱然却认为
曹魏表面上虽然帮助吴国,实则别有用心,所以放弃追击,加强魏吴边境的防卫。由于
夷陵之战东吴军大获全胜,所以魏吴联盟可以随时中断。果然,
曹丕对
孙权吴王的称号表示不悦,又要求孙权将其长子孙登入
洛阳市为人质以示臣服的忠心。孙权拒绝,曹丕便发动三路大军进攻
孙吴:东面由
张辽、
臧霸、
曹休进攻洞口;中路由
曹仁进攻
濡须口;西面由
张郃、
夏侯尚、
曹真、
徐晃进攻
江陵县。作为应敌之策,孙权命令
吕范统帅
三军防卫洞口;
朱桓率兵救濡须;
诸葛瑾、
潘璋、
杨粲解江陵之围。在孙权的军队中,有人认为与
曹魏的联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他们在
夏口之战中对
刘备造成的打击是如此关键,以至于他们与曹魏的联盟对于生存已不再必要。
孙权似乎也计划让这个联盟的持续时间不超过原定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
曹丕试图让孙权和
蜀汉之间的关系恶化,结果却适得其反,孙权和刘备重新燃起了他们的联盟。不久之后,孙权于222年11月宣布独立。
起初,由于魏军势头强盛,他们轻易地突破了
孙吴所布下的防线。而
吴国丹阳市知府吕范所率领的军队遭遇风暴,受到严重损失。
曹魏方面的征东将军
曹休与
前将军张辽决定出击。孙权听说张辽参战,吩咐下属说道:“张辽虽病,不可挡也,慎之!”然而,曹休与张辽最终仍然击败
吕范。在曹休、
臧霸、张辽准备下一轮攻击时,吴国
徐盛、
全琮、孙韶率援军到达,于洞口与魏军厮杀。
偏将军丁奉则负责抵挡张辽。而张辽因病被送回魏国,不久后去世。最后,
贺齐、
吾粲二人率领的部队到达,援救落水的士兵,鼓舞士气。
公元223年初,曹休因曹魏三路伐吴大军于
江陵县、
濡须口的战况不利,宣布撤军。而
吴国则获得了一场惨胜。此时已是公元223年初,
曹休命令臧霸进攻
孙权在须陵的小据点。然而,臧霸未能取得任何成果,很快就被击败。尽管如此,曹休最终还是占据了优势,因为
吕范的军队开始陷入困境。奇迹般地,增援部队到达,吕范的将领
孙韶和
徐盛设法抵抗
曹魏军队,由于曹魏在
南郡和
长江西部其他地区的困难,他们的士气不断提高。最终,曹休和洞口的曹魏军队被击退,撤退到曹魏的
首都洛阳市。
孙权成功地抵挡了
曹丕三路大军,脱离了曹魏的管辖,并最终建立东吴帝国。此外,在本场战役中,
孙权同父异母的兄弟
孙朗因违反吕范禁止用火的军令造成军用物资大量烧毁。孙权于盛怒之下将其处以终身监禁并从
家谱中除名。孙朗也被流放出孙氏家族,并改名为丁朗,被驱逐出军队。
此役过后,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而第二次吴蜀同盟也被建立起来。此后
孙吴以
长江长江作为屏障布置防线,
曹魏与
西晋对东吴数次侵略皆以失败告终,直至公元280年西晋攻破东吴。在曹魏在洞口的失败和对长江西部的入侵失败后,孙权抓住机会,在公元223年夏季发动了一场进攻,成功摧毁了曹魏在蕲春的新郡。
孙权在对抗曹魏入侵的过程中取得的成功很快激励了他宣布自己为东吴皇帝,成为三国时期建立三个王朝的最后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