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兴隆山云龙桥俗称
握桥,雄踞于大峡河上,连接兴隆、栖云两山,原为纯木结构,上有桥廊,下无桥柱,利用卯榫结构成桥。
最初建于
乾隆二十八年,即公元1763年,原金县知县唐鸣钟和道士
刘一明前后各架过名为“唐公桥”和“迎善桥”的
木桥,都被
山洪冲毁。现桥重修于
光绪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900年,甘肃布政使
岑春煊拨银重建,知县陈昌把它改名为“云龙桥”。
云龙桥是兴隆山古建筑之一,也是兴隆山的标志之一,是大峡河上惟一建筑,也是登山的必经之路。1980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因为当时桥身已经倾斜,政府拨款进行改建,改为混凝土结构,并维修了桥廊和桥亭。1985年,
兰州市园林局重新彩绘此桥,将陈昌所题的对联删字后,由甘肃书法协会副会长
赵正书写,悬在亭前。牌坊位于云龙桥上方108级台阶处,建于1987年,为一座小山门,正面为胡耀邦所题“陇右名山”,背面为朱穆之题“秀比峨黄”。
一座画廊式木
拱桥,桥身为木体弓形,精巧玲珑,似
彩虹跨越山涧。桥身长155米,宽3米,桥上设廊7间,桥的两头各有一阁,是歇山顶四角飞檐的建筑。廊内雕梁画栋,廊顶覆盖琉璃瓦。按道家的义理,“龙腾云,云从龙”,这座桥使栖云、兴隆两峰贯通一气,所以叫做“云龙桥”。桥头篆刻着一副醒目的对联:“云比
泰山多,霖雨苍生仙人悦;龙入沧海外,扑峦翠霭灵气来。”
关于这座桥,还有一段传说:清
乾隆,道士
刘一明云游到此,被山中的美景吸引住了。同时他又看到,经明末战乱之后,山里的香客已经绝迹,只留下寂静的空山。谷内原有一座卧桥,当时已被洪水冲毁,只剩下两个
桥墩。刘一明触景生情,无限感伤,立志要把此山修整一番,恢复“兴隆”胜迹。于是他行医治病,为兴隆山募集资金。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山上修建了百十座殿阁亭楼,还架起了一座宏伟的木
拱桥,当时取名“迎善桥”,意思是迎接八方的善士。从此,兴隆山的香火四季不衰。后来山洪暴发,桥又被冲跨,刘一明非常惋惜,束手无策。他有一个徒弟叫唐童,一天在河边采药,见有人落水,便不顾一切地下水搭救,救上岸一看,是个又瞎又聋的老婆婆。唐童没有嫌弃老人,而是替她换好衣裳,找来许多食物给她吃。老婆婆觉得唐童善良,就送给他一根三寸长的麦秸,说遇到河流挡路,它可以当桥。唐童接过麦秸,正要道谢,老婆婆忽然不见了。唐童想验证老婆婆的话,来到河边,把麦秸放在河上,转眼间就成了一座精美的桥。从此,这座桥再也没有被洪水冲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