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1910年1月27日-1999年2月11日),原名萧秉乾,曾用笔名萧若萍,
蒙古族,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他的祖籍位于
黑龙江省兴安岭地区,出生于北京市。萧乾曾在1926年就读于北京崇德中学,并参与共青团活动,担任学生会主席及校刊编辑。1930年,他进入
台湾辅仁大学英文系深造,次年开始担任英文周刊《中国简报》的文艺版主编,致力于翻译和推广中国文学。后来转学至
燕京大学新闻系,1935年毕业后,开始了他在《大公报·文艺》的工作,并兼任旅行记者。1939年,应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之邀前往伦敦讲学,并作为《
大公报》驻英记者。1942年,他进入
英国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攻读研究生,专注于英国心理派小说的研究。然而,随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放弃了学业,投身前线报道战争实况,发表了多篇反映
欧洲人民反
法西斯主义斗争的作品。1945年,
萧乾前往
旧金山报道联合国成立大会、
波茨坦会议和
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1946年返回中国后,继续在《大公报》任职,并在
复旦大学担任教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如《
人民中国》(英文版)副主编、《译文》杂志编辑部副主任、《
人民日报》文艺版顾问、《
文艺报》副总编等。1954年,他还参与了第一次全国
文代会的筹备工作。1961年起,萧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担任编辑。1979年后,他历任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以及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等职。
萧乾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记者、杰出的翻译家和作家,同时也是重要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晚年的他频繁访问欧美及东南亚国家,推动文化交流。1986年,因翻译
亨利克·易卜生的《
培尔·金特》而获得
挪威政府颁发的
国家勋章。萧乾一生创作了超过三百万字的回忆录、散文、特写、随笔及译作,共发表著作43部。其代表作品包括短篇小说集《篱下集》、长篇小说《梦之谷》、报告文学集《人生采访》、译著《
好兵帅克》(
捷克)、《
汤姆·琼斯》、《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等。此外,还有个人回忆录《
八十自省》、《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等。1998年10月,他的《萧乾文集》(1-10卷)问世,集中展示了他的主要著译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