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隆寺位于
海门区王浩镇,原名王灶庙,始建于公元1321年(元朝
至治年间),为海门市最早的庙宇之一,原寺院内以供奉
华佗为主,占地近三亩余,整体为四合院式,四面环河,小桥流水,清心淡雅。1723年(
清代雍正年间),
南通州知府衙门内武官王楚南返乡予以修缮,后屡经风雨侵蚀,各殿堂摇摇欲坠,本地绅士赵仁义发心于1938年捐资修复。1958年11月被拆除正殿。现已成为地区一流的宗教活动场所和佛教圣地。
江苏省沿海渔民、灶民为祈求佛祖皇岸护佑,遂在岸头修建王灶庙,元代英宗
至治元年(1321年),易地重建,更名为绍隆寺,在当地历史上的103所寺庙中,堪称“转世投胎”历史最为悠久的寺庙了。
党的宗教政策落实后,自1999年开始,当地信教群众自发捐资修复殿堂并重塑圣像。2001年,经
海门区宗教管理部门批准得以重新开放,在十方信众和市宗教局的邀请及任命下,由计开法师担任寺院首任住持,将原神庙改建为
佛教寺院,并正式更名为绍隆寺,意在继往开来,绍隆佛种,续佛慧命。2003年,绍隆寺被评为“海门市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被评为“海门市文明宗教活动场所”。绍隆寺的扩建规划用地二十五亩,总投资1500万元左右,计划建成山门殿、
大雄宝殿、
观音殿、地藏殿、钟鼓楼、东西厢房、放生池、藏经楼、斋堂、佛教托老院等,集文化与慈善于一体的佛教寺院。整座寺院采取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方针,实有赖于各界人士出资鼎立相助。民俗活动建成后的绍隆寺,以“禅宗云门之智悟,净宗弥陀之悲愿,律宗四分之精严,圆成人间佛教之正行”为修学宗旨,以自觉觉人、弘法利生要务,积极引导信教群众爱国爱教、拥护党的宗教政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力求发展成为南通地区一流的宗教活动场所和佛教圣地。2006年11月21日(农历
寒衣节),
海门区绍隆寺隆重举行天王殿四大天王及全堂佛像开光庆典活动,来自湖北赤壁、
上海市、
杭州市、
南通市等地的高僧法师、信众代表共500余人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