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牡丹园,又名国家牡丹
基因库,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牡丹基因库、国家牡丹研发与推广中心和国家级牡丹专类园,承担着全国牡丹
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新品种研发、繁育推广和技术开发利用等职能。观赏面积0.34平方千米,种植牡丹150万株。国家牡丹基因库成立至今,共收集9大野生牡丹
种群和世界8大园艺品种群共1362个牡丹品种,涵盖了
中原地区全部牡丹品种群和世界主要牡丹品种基因,同时也是
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最主要的游览景区。
国家牡丹园位于中国牡丹栽培繁衍的原生地——邙山,又称“牡丹故土”。由于此地气候土壤条件优越,非常适宜牡丹生长,牡丹花朵硕大,色泽艳丽,香气浓郁,花期较长,素有“
洛阳市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的美誉。国家牡丹园浓缩了源远流长的洛阳牡丹
文化史,传承了千古名园的地域文脉,园中一株“千年牡丹王”为
隋朝西苑遗物,是洛阳牡丹的“
活化石”。园中植物配置三百余种,樱花园、碧桃园、腊梅园、盆景园、雪松林等为景区增添了生态景观,打造了四季常绿的
生态环境;园内建筑继承了隋西苑和唐都苑的神韵,保持了宋明私家园林风格,古香古色的亭楼阁、牡丹回廊、主题雕塑等10余座;人工湖、人工瀑布、景观
水系为公园增添了动态之美;园内建有牡丹展览馆,馆内四季如春,百品争艳,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您都可以饱览国色天香的
牡丹。
第33届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国家牡丹园举办第二届世界牡丹精品展,每天展出100个包含
日本和欧美等国的精品牡丹,同时展馆还推出牡丹摄影展和牡丹科普展;举办亚洲风情美食节、民俗艺术展演、儿童游乐项目等活动。
国家牡丹园位于
洛阳市邙山中沟西,创建于1978年,作为国有苗圃长期从事牡丹品种收集和繁育工作,1992年林业部批准建立国家牡丹
基因库,同年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题名“国色牡丹园”。2003年3月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中国洛阳国家牡丹园”,这是我国唯一的以国家名义命名的花卉专类园。
国家牡丹园是中国牡丹栽培繁衍的主要故地之一,又称“牡丹故土”。这里气候土壤条件优越,非常适宜牡丹生长,牡丹花朵硕大,色泽艳丽,香气浓郁,花期长,素有“
洛阳市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的美誉。园内建有古色古香的亭榭楼阁,绿荫长廊,各类雕塑十余座;人工瀑布、小溪为该园增添了动态之美;牡丹文化石刻长廊,牡丹名画欣赏,牡丹奇石等等,涵盖了牡丹的起源、兴衰、发展的历史。开园十余年来,共接待海内外游人100余万人。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
河南省省长的李长春亲自题名“国色牡丹园”。李鹏、杨尚昆、王炳乾等
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诸多国家元首,知名人士来此视察,已成为洛阳牡丹花会最主要的观光景点。
国家牡丹园在抓好生产的同时,更注重科研,市场开发,先后承担了牡丹促成栽培,周年开花技术的研究,已获得成功。建立了市场销售网络体系,年销往国内外牡丹10万余株。曾六次被国家林业部、
河南省林业厅评为先进单位。1999年5月被
中原地区林业种子公司定为
洛阳牡丹出口基地,同年12月又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协定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
2002年3月迎来了国家牡丹园发展的大好机遇,被市林业局接管后,按照市委,市政府建立邙山万亩牡丹产业带的指示精神,市林业局党组提出建好国家牡丹园,带动牡丹产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思路,筹集资金1000余万元,高起点、高质量,全面实施改扩建工程,新建了北院大门,停车场8000㎡,休闲广场10000㎡,旅游公厕5座,铺设园林新道20000m,人工湖1500㎡,扩大国内外牡丹精品观赏园300亩,增加绿地20000㎡。栽植各类绿化树木1.2万株。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技术能力的提高,牡丹深加工产品的大批量面市已指日可待,目前,已推出了
牡丹花茶、牡丹化妆品、牡丹保鲜工艺品。为此,国家牡丹园将依托品种资源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研究机构,进一步开发牡丹系列产品,研究生产出大量的牡丹产品,丰富牡丹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