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女,1953年生,
汉族,
天津市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广西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
人物履历
1974年-1975年5月在柳州地区师范学校任教;
1975年5月-1978年2月在柳州地区教育局工作;
1978年2月-1982年元月在
广西大学哲学专业学习;
1982年元月-1984年6月在
广西商业学校任教;
1984年6月-1984年12月在广西商业厅教育处任副处长;
1985年元月-1996年8月在广西商业专科学校任副校长、党委副书记、书记;
1996年8月-1999年在
广西艺术学院任党委副书记;
1994年获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1995年被评为广西优秀教育工作者。
长期在多所高校工作,不仅担任校级领导工作,而且一直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使教学富有感染力,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主要承担了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学》、《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研究方向:民族地区先进文化建设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科研情况概述:
于瑮教授一直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成果显著。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工作期间,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了广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重点抓了广西“铜鼓艺术研究”这一国家级试点操作性项目。近年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出版专著10本,发表了论文30余篇。
主要课题:
1、2006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越边境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
2、2003年国家文化部研究项目:中越边境民族文化艺术考察研究;
3、2002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文化转型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研究;
4、200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面向社会招标重点研究项目: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研究;
5、2002年广西教育厅研究课题:高校“两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6、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十一五”科研课题:服务基础教育构建我区心理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实践;
7、新世纪教改项目:西部地区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8、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公关课题: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执政资源开发;
9、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委托重点课题:文化的属性、资源性及内在的财富性之间的关系研究;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2006年党建与德育工作研究重点课题:2006年广西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与研究。
主要著作论文
1.《冲突中的嬗变——市场经济道德心理》编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7;
2.正确实施心理激励模式作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教研究》1998(4),人大复印资料
思想政治教育99年第3期转载;
3.论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逻辑结构,《改革与战略》,2000(2);
4.新时期高校德育改革走向议,《学术论坛》2000(3);
5.主流文化建设初探,学术论坛2002(2);
6.民族文化建设三大主题,《
中国文化报》2002.5.16,新华文摘2002年第8期转载;
7.探寻少儿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报》2002.7.25。
8.抓住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社会科学与经济信息》2002(12);
9.转型期广西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发展方略,《
广西社会科学》2003(6)
10.论毛泽东的文化思想及当代价值,《中国文化报》2004.1;
主要获奖情况
1999年获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两课”教师讲课比赛
优胜奖,被教育厅聘为广西高校“两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委。
1994年获“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荣誉称号,
1995年获“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冲突中的嬗变——市场经济道德心理》获广西第六次社科优秀成果
二等奖。《探寻少儿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获全国“
群星奖”铜奖。《论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逻辑结构》获全区县处以上党委(党组)中心组成员理论文章征文比赛
三等奖。《论毛泽东的文化思想及当代价值》,获
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征文比赛
一等奖。
于瑮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哲学、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和
管理学,先后主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越边境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国家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中小学的传承研究”、国家文化部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越边境民族文化艺术考察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区政府面向社会重大招标课题“广西特色
文化研究”等15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出版《冲突中的嬗变——市场经济道德心理研究》、《教育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心理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理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新三手”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等12部学术专著,在《
新华文摘》、《
光明日报》等学术刊物公开发表“民族文化建设三大主题”、“主流文化建设初探”等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研究成果
二等奖4项、
三等奖4项,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优秀教学成果
一等奖1项。
于瑮教授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负责人,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广西师范大学研究基地主任,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优秀教学团队、自治区高校重点建设学科(研究基地)——
民俗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负责人,自治区高校精品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的负责人;在文化建设和教育管理方面有较深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体验,经常深入我区市县和学校作专题报告,深受广泛赞誉;被授予“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广西高校教学名师”、“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广西高校‘
桂林市先锋行’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