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元乡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下辖乡
渣园乡,隶属于郏县
历史沿革
明朝时期,分属下黄道和西坊保。清代时期,属崇兴保;北部、西部少数村庄分属黄道保和涌泉保。
民国十八年(1929年),分属西区、北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分属一区(城关)、五区(薛店)。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分属二区(薛店)、一区(大屯)。
1952年,建渣园区。
1958年,成立渣园公社。
1970年,撤销渣园公社,并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公社。
1974年,恢复渣园公社。
1984年春,由渣园公社改为渣园乡。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渣园乡地处郏县西部,东与龙山街道相连,南隔北汝河宝丰县石桥镇相望,西与薛店镇毗邻,北与黄道镇、白庙乡接壤,距郏县城区5千米,区域总面积40.2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渣园乡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多丘陵,南部以平原为主。
气候
渣园乡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季温和短暂,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干冷少雪;春夏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冬季多西北风;年平均气温14.8℃,无霜期年平均220天,年平均降水量678毫米;年平均日照市时数2231.2小时。
水文
渣园乡境内河道均属淮河,主要河道有北汝河、青龙河;北汝河为境内最大河流,总长约5千米,流经查庄、王赵庄、马头张、王楼、朱庄村。
自然灾害
渣园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旱灾;洪涝多发生在7—9月份。1996年8月,暴雨造成查庄村护岸坝塌长200米。
自然资源
2011年,渣园乡有耕地3.6万亩,人均1.1亩。
行政区域
1997年,渣园乡下辖宋堡、杜庄、十里铺、小卢寨、郝庙、东冯庄、叶庄、查庄、王赵庄、西冯庄、马头张、二十里铺、西王楼、朱庄、寺街、望月河、渣园、马鸿庄、仝楼、黄门、马圪塔、林村、范寨、下孙、大王庄25个行政村。
截至2009年末,渣园乡下辖25个行政村,下设47个自然村。
截至2011年末,渣园乡下辖宋堡、查庄、王赵庄、西冯庄、马头张、二十里铺、西王楼、朱庄、杜庄、十里铺、马鸿庄、仝楼、小卢寨、郝庙、东冯庄、叶庄、望月河、寺街、范寨、大王庄、渣园、下孙、林村、马圪垯、黄门25个行政村,下设16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渣园乡下辖25个行政村:宋堡村、渣元村、大王庄村、下孙村、黄门村、马圪当村、林村、范寨村、望月河村、寺街村、叶庄村、东冯庄村、小芦寨村、郝庙村、仝楼村、马鸿庄村、杜庄村、十里铺村、朱庄村、二十里铺村、西冯庄村、西王楼村、马头张村、王赵庄村、查庄村,乡人民政府驻宋堡村。
人口
截至2009年,渣园乡总人口有3.2万人。
截至2011年末,渣园乡总人口有340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000人。总人口中,男性17340人,占51.0%;女性16660人,占49.0%;14岁以下8540人,占25%;15—64岁22582人,占67%;65岁以上2878人,占8%;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渣园乡人口出生率11‰,人口死亡率3‰,人口自然增长率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29人。
截至2017年末,渣园乡常住人口为34417人。
截至2018年末,渣园乡户籍人口为3731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渣园乡财政总收入18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10元。
截至2018年末,渣园乡有工业企业41个,其中规模以上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0个。
农业
2011年,渣园乡农业总产值2.2亿元,农业增加值1.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22%。渣园乡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渣园乡生产粮食3548吨。渣园乡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2011年,渣园乡棉花种植面积705亩,产量26吨。渣园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渣园乡生猪饲养量3.2万头;家禽饲养量55.5万羽,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9%。
工业
渣园乡工业以机电制造、建材产业为主导产业。2011年,渣园乡工业总产值为11.5亿元;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职工1131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亿元。
商贸
截至2011年末,渣园乡有商业网点80个,职工160人;有15家汽车贸易公司。2011年,渣园乡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3亿元,比2010年增长22%。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渣园乡有农村信用合作联社1家金融机构在境内开设了分行,各类存款余额为9.2亿元,比2010年增长12%;各项贷款余额6亿元,比2010年增长8%。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渣园乡有幼儿园18所,在园幼儿690人,专任教师43人;小学11所,在校生1400人,专任教师11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初中1所,在校生510人,专任教师5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渣园乡教育经费达115万元。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渣园乡有文化艺术团体16个,会员3600人,年演出190余场,观众达3.5万人次;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农家书屋25个,藏书5000册。截至2011年末,渣园乡5个行政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5%。截至2011年末,渣园乡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45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广播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渣园乡有卫生院1个,村卫生所25个;病床5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8张;专业卫生人员50人,其中执业医师8人,执业助理医师29人,注册护士1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7人。2011年,渣园乡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2万人次,住院手术53台次,出院病人0.26万人次。2011年,渣园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9%。
社会保障
2011年,渣园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171户,人数206人,支出46.9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82户,人数1504人,支出131.7万元,月人均73元;农村五保供养169人,其中集中供养36人,分散供养133人,五保供养金32.6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1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0余万元。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渣园乡有邮政网点34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75千米,乡村通邮率100%;有电信企业2家,有电信服务网点30个;有固定电话用户1470户,电话普及率15%;移动宽带接入用户1760户。
交通
渣园乡有238省道过境,境内长12千米;洛(阳)界(首)、郏景公路过境。截至2011年末,渣园乡有县乡级公路4条,总长40千米,形成了三纵两横的交通网络。
历史文化
渣园乡地名由北宋建中靖国初年崔匽免官后隐居郏城西,治地数亩,寓号“婆娑园”而来。明末园中瓦砾狼藉,渣滓遍地,人称“渣子园”。清代王姓始于渣园迁出,建村园北,始名后渣园;渣园乡因乡人民政府原驻后渣园村而得名。渣园乡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铜器、秧歌舞、唢呐、坠子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
水文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行政区域
人口
经济
综述
农业
工业
商贸
金融业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文体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邮政电信
交通
历史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