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内瓦·布什(Vannevar Bush,1890.3.11~1974.6.26),是二战时期
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之一。战时他创立的美国科学研究局(OSRD, 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对美国取得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时几乎所有的军事研究计划都出自于范内瓦的领导。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
曼哈顿计划”。作为曼哈顿计划的提出者和执行人,他引领诸位先锋科学家说服美国政府在颇具争议的当时果断开展
原子弹研究计划,指导了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和
日本原子弹投射。同时他也是模拟
计算机的开创者,
信息论之父
克劳德·香农是他的学生,1945年他发表的论文《诚如所思》("As We May Think")中提出了微缩摄影技术和麦克斯储存器(memex)的概念,开创了数字计算机和搜索引擎时代。在这篇论文里,范内瓦提出的诸多理论预测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现在几十年计算机的发展,许多后来的计算机领域先驱们都是受到这篇文章的启发,后来的鼠标,
超文本等计算机技术的创造都是基于这篇具有理论时代意义的论文。无论你审视
信息技术发展史的哪个领域,布什都是在那里留下过足迹的具有远见的先驱性人物。正如历史学家迈克尔·雪利(Michael Sherry)所言,“要理解
比尔·盖茨和
威廉·克林顿的世界,你必须首先认识范内瓦·布什。”正是因其在信息技术领域多方面的贡献和超人远见,范内瓦·布什获得了“
信息时代的教父”的美誉。
个人简介
早期个人经历
范内瓦·布什(Vannevar Bush,1890.3.11~1974.6.26 ),布什的一生与麻省(兼指
马萨诸塞州和
麻省理工学院)结下了不解之缘。1890年3月他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埃弗尔内特(Everett),在为科学和教育事业贡献了一生之后,布什于1974年6月在马萨诸塞州的贝尔蒙特(Belmont)逝世。
1913年范内瓦毕业于
塔夫茨大学,同时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在硕士论文中他提出了一种名为
轮廓仪(Profile
示踪剂)的装置,类似于
割灌机,由两个轮子和一支笔组成,能够实时画出走过的路径。
1917年范内瓦取得
麻省理工学院和
哈佛大学联合博士学位后开始在塔夫茨大学任职,并加入美国无线电研究公司(AMRAD, American Radio and Research Cooperation)研究院。随后随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加入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明了检测潜艇的木质前身。
1919年范内瓦离开
塔夫茨大学加入MIT,时任MIT副校长兼MIT电子信息学院院长。从1930年开始,在MIT担任电子工程学教授的布什和一个研究小组开始着手设计能够求解
微分方程的“微分分析机”的工作,造出世界上首台模拟电子
计算机。这一开创性工作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数字计算机的诞生扫清了道路。40年代早期,作为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科学顾问,范内瓦·布什组织和领导了制造第一颗
原子弹的著名的“
曼哈顿计划”。其后,他先后参与了从
氢弹的发明、
登月飞行直到“星球大战计划”的众多重大的科学技术工程。
美国政府依据布什的建议和构想批准成立的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高级研究规划署(ARPA)等科研机构保证了美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长期领先地位。
硅谷之父
在
第四产业领域里,范内瓦·布什更是功勋卓著。美国国内两个著名的
高科技工业园区--
加利福尼亚州的“
硅谷”和
波士顿128号公路的“高科技走廊”的诞生都
凝结了布什的心血。被人称为“硅谷之父”的
弗雷德·特曼在
麻省理工学院获得
电子学博士学位的导师不是别人正是布什。1939年诞生的
惠普是特曼的胜利,也是布什的胜利。从此范内瓦·布什的名字与硅谷结下了不解之缘。
荣誉与成就
曼哈顿计划
范内瓦·布什Vannevar Bush:著名的曼哈顿计划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45 年,Vannevar Bush在"Atlantic Monthly"7月号发表了一篇名为"As We May Think"的文章。文章描述了一种被称为MEMEX的机器,其中已经具备今天的
超文本和超连接概念。他因此而被称为互联网先知。
MEMEX:Vannevar Bush的著作"As We May Think"中所描述的机器,以下引用。
未来的
计算机将是用电的。他们会比今天的机器快一百倍甚至更多。重复的思维过程不仅限于计算与统计,实际上,商业事务以及不断扩张的市场都在等待大批量制造的计算机的问世,它们中的一些将能满足现在文明最挑剔的要求。
考虑一下未来个人使用的设备,它将是一个
机械化的个人图书馆,它需要一个名字引起人们的注意:"MEMEX"就可以.MEMEX是这样一个机械化设备,人们可以在其中存储书籍、记录和信件,同时可以以很高的速度和极强的灵活性完成检索。作为辅助设备,它是人脑的无限扩大。
MEMEX有一个倾斜的半透明的屏幕,资料可以投影到上面进行阅读,还有一个
键盘,一系列按钮和把手。
它的一端是存储的材料,体积问题由于采用了改进的微缩胶片而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MEMEX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直接买来的,可以直接插入。
各种书籍、图片、期刊、报纸都可以这样得到并插入进行阅读,商业信函也可以,而且还备有直接输入的设备。
游标
"游标"
当然还有用于咨询的记录,它们来自于日常的
索引工作。如果用户想从一本书中查找资料,他只需在键盘上轻轻敲出这本书的代码,书的封面就马上会投射到他面前的浏览器上。此外,他还有一个额外的"游标"可以使用,把这个游标拉到右边,这本书就在他面前一页页地投射出来,速度正好可以让人清晰地浏览每一页。再向右拉一下,浏览的速度就可以变成每次10页,再过去一点就是每次100页。还有一个键可以让用户直接回到索引的第一页。
轨迹
"轨迹"
如果在检索时有一种更直接的方法,能进行联系
索引,就会方便许多,这就是MEMEX的基本概念:对两个条件进行并行检索是一个重要的要求。用户创建一个轨迹时,他必须指定一个名字,插入到他的代码本中,并且可以在
键盘上将其调出。
这样,不论何时,只要这些条目中有一个显示出来,就能调出相关的条目。
完全新式的
百科全书也将出现,互相联系的"轨迹"贯穿其中。专利律师可以轻松查找成千上万个已经发布的专利,外科医生可以参考
解剖学书籍,历史学家也可以拥有大量的个人年表。
将会有一种新的职业出现,那就是"轨迹制作者",他们会从大量普通的材料中构造有用的"轨迹"并从中感受快乐。大师们的遗产将不只是他个人贡献给世界知识宝库的东西,而将成为人类共享的整体的知识框架。这时候,人们将可以通过它们制作、存储、检索人类的所有记录。
影响
畅想未来更壮观的工具很有吸引力,而研究现在已知的或正在快速发展的方法和部件会很枯燥。预测是很困难的,但根据当前的情况进行预测,就更能说出其可能性,而不只是
预言,还可以是一个建议,因为基于已经存在的情况进行的预言更有效,不像是基于未知的预言那样只是猜测。
著作
As We May Think
1945年7月发表于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第176期第1卷的《诚如所思》(As We May Think),已被信息界公认为是信息科学经典之作。布什提出影响后世深远的「Memex」概念。为了协助人类思考及管理信息而设计的Memex,是一种透过电子
计算机储存与检索大量信息的数据库系统;这个类似人脑的机器可依使用者的需求检索信息,并着重于使用者和系统之间的互动。系统藉由建立联结路径、搜寻、处理及整合等技术,帮助学术研究者收集、组合、分析各种资料并加以应用。此外,Memex的设计具有缩小储存空间、增快检索速度、扩大存储器等特性。这个构想奠定后世
personal computer、
信息检索、
超文本、
超媒体、在线公用目录、全球网络及
数字图书馆等技术发展的方向。
其他著作
Principle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1922年出版,为任教
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工程学系时的
教科书。
Operation Circuit Analysis
1929年出版。
Science, Endless Frontier
是1945年布什答覆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报告书。其中谈论到科学与政府的关系、战争期间的疾病问题以及科学和公共福利的关系,例如国家安全、人民工作、基础研究与培养
美国青年人的科学研究等方面,布什还强调政府应当延续二次大战期间对医药和相关科学的研究,并协助公私立组织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此书促使美国政府于1950年成立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
1946年出版。此书为科学、Memex、军事、公共利益以及战争等主题相关的文集。
Modern Arms and Free Men: A Dicussion of the Role of Science in Preserving Democracy
1949年出版。此书论述科学在民主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呼吁
美国民主政治和科学研究应不受世界局势转变的影响。此书成为畅销书,对当时美国政治与军事政策影响很大。
Science Pauses
1964年出版。此书强调科学技术辅助人类设计各项机械设备以改善生活,并阐述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Science is not Enough: Reflections for the Present and Future
1969年出版的论文集。
Pieces of Action
1970年出版。此书集合布什多年来所发表的文章、
备忘录以及生活和思想记录,是布什的自传。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