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杰斐逊·克林顿(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简称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出生于1946年8月19日,第42任美国总统。
1946年8月19日,克林顿出生在美国
阿肯色州霍普镇。克林顿4岁时,他的母亲改嫁,
高中时他便改姓克林顿。1964年,克林顿进入
乔治城大学进修,并于1968年获得国际事务专业理学
学士,并获得罗德奖学金赴英国
牛津大学学习。1970年,他考入
耶鲁大学法学院,于三年后获得法律博士学位。毕业后,克林顿回到了阿肯色州,开始在
阿肯色大学担任法学教授。1976年,克林顿出任阿肯色州总检察长。1978年,克林顿赢得阿肯色州州长职位,于次年就任。在竞选连任失败后,于1983年至1992年又连续5次担任州长。1992年11月3日,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并于1996年11月成功连任。他是首位出生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婴儿潮”的美国总统,也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后第一位赢得连任的民主党总统。
2001年,克林顿卸任美国总统职务后,建立了
克林顿基金会。
12·26印度洋地震并引发
海啸后,克林顿被
联合国任命为联合国海啸救灾特使,领导救灾工作。他一直活跃在民主党政治中,支持妻子希拉里参与2008年和2016年的总统竞选活动。
克林顿在任总统期间,不同于以往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他奉行“
第三条道路”,争取美国
中产阶级的支持,同时并不放弃传统民主党的施政纲领,自称是“新民主党人”。内政上,克林顿政府推行开源节流的
财政政策和大力投资科技、改革企业的产业政策,使得美国出现了历史上最长的经济增长期。同时他关注教育领域,致力于实现教育公平,并推行了
社会福利改革和医疗福利改革。外交上,形成了“克林顿主义”(Clinton Doctrine),其特色是以内促外、以外助内,求取内外的平衡和良性互动。然而,克林顿所牵涉的大量丑闻也招致了国内外的不少批评。
人物经历
早年生活
1946年8月19日,克林顿出生在美国
阿肯色州霍普镇,在他出生前三个月他的父亲已因车祸去世。克林顿4岁时,他的母亲改嫁罗杰·克林顿,高中时他便改姓克林顿。克林顿的继父有赌博和
酗酒的陋习,经常虐待克林顿的母亲和弟弟,直至克林顿14岁时当面斥责了继父后,克林顿母子所受到的肉体虐待才停止,但继父仍然在精神上和语言上折磨着他们。母亲改嫁后,克林顿一家便搬迁至
阿肯色州温泉城(Hot Springs, Arkansas)定居。
克林顿在温泉城圣约翰天主教学校(St. John's Catholic School)、兰博小学(Ramble Elementary School)与温泉城公立学校(Hot Springs Public School)完成基础学业。在这段时期内,克林顿加入合唱团并学习了演奏
萨克斯,是全州管乐队首席萨克斯手。1963年,克林顿被选为
阿肯色州代表,前往华盛顿特区参观
白宫并与时任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见面。同年,克林顿在电视上观看了
马丁·路德·金发表的著名演讲《
我有一个梦想》。这一年发生的两件事激起了克林顿投身公众服务的热情。
1964年,克林顿进入
乔治城大学进修,曾担任大学学生会主席和联邦参议员威廉·富布赖特的助理。1968年,克林顿获得国际事务专业理学
学士,并且获得了罗德奖学金,进入英国
牛津大学进修
政治学。1969年春,克林顿收到了征兵通知书,他本计划加入
阿肯色大学的陆军后备军官训练队,后给负责该项目的霍尔姆斯
上校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他反对战争,但认为使用后备军官训练队、
美国国民警卫队或预备役来避免在越南服役是不光荣的。他进一步表示,由于他反对战争,他不会自愿穿制服服役,而是服从征兵。然而最终随着战争降级,美国所需兵员补充数量也相应减少,克林顿并未被征召。在牛津大学期间,克林顿参加了1969年10月15日在伦敦美国大使馆举行的“中止越战”活动。当时,克林顿曾尝试过吸食大麻,但后来他表示自己“并未吸入”。之后,克林顿返回美国,在
耶鲁大学法学院学习,于1973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克林顿回到了
阿肯色州,开始在
阿肯色大学担任法学教授。
1974年,克林顿在阿肯色州参与国会议员竞选,但以5000票的微弱差距败选。次年10月11日,他与在耶鲁法学院结识的希拉里·克林顿(婚前名为希拉里·罗德姆)结婚。
步入政坛
担任阿肯色州总检察长
1976年,克林顿以56%的选票成功当选阿肯色州总检察长。克林顿在任上努力遏制污染问题,废除了酒类与眼镜类广告的禁令。此时,克林顿主张维持食品和药品的州销售税,反对废除该税的相关运动。
担任阿肯色州州长
1978年,克林顿成功当选阿肯色州州长,1979年1月
宣誓就任。在担任州长时期,克林顿主张对教育和商业监管进行改革,同时关注污染问题和交通问题。在交通问题上,克林顿提高了阿肯色州的汽车
燃油税、年度登记费等费用,反对提高高速公路的重量限制,引发了卡车运输业相关人员的不满。这些政策导致在1980年州长选举上,克林顿没能连任。
下台后,克林顿进入了朋友的赖特、林赛和詹宁斯律师事务所从事法律工作,同时准备下一次竞选。他反思了自己的失败,在1982年
阿肯色州州长竞选开始前,在电视上播放了一个宣传片,向选民们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请求选民们再给他一次机会。这一宣传片引发了公众讨论。同年2月27日,克林顿正式宣布将参加竞选。针对时任州长弗兰克·怀特(Frank D. White)的政策薄弱之处,克林顿提出,将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改善教育、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
公用事业的税率三个问题上。当天,希拉里发表声明称她决定采用克林顿的姓。最终在1982年的阿肯色州州长选举中,克林顿以55%的得票率成功当选。1983年1月11日,克林顿第二次
宣誓就职。这次当选后,克林顿开始在教育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以资助公立学校。然而1983年
阿肯色州最高法院裁定公立学校的资助违宪,克林顿则召集立法机构开启特别会议,提议提高税收并制定学校法,以更公平地分配教育资金,并对教师和学校管理者进行技能考试。克林顿的提议大部分得到通过,教育方面甚至推行了一个更为严格的标准。1984、1986和1990年(阿肯色州自1986年开始实行4年州长制),克林顿成功连任阿肯色州州长。
1984年连任州长后,克林顿继续关注经济发展领域,修改银行法,资助技术导向性创业企业,通过税收优惠来促进工业扩大生产,从而增加就业岗位。1988年克林顿曾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参选总统的计划,但最终他改变了主意,解释说竞选和工作对他的妻子和女儿来说太艰难了,他需要时间陪伴家人。1990年州长竞选中,克林顿承诺将完成整个任期,即不会在1992年参与总统大选。此次连任后,克林顿关注于教育事业,推动增税以为各类学校项目提供资金,并提高教师薪水。
担任总统
1992年总统大选
1991年10月3日,克林顿宣布参与1992年总统大选。在获得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后,他选择
艾伯特·戈尔作为竞选伙伴。他们以“人民为先”(putting people first)为竞选理念,开展竞选活动宣传恢复
中产阶级的未来,重视美国儿童发展等理念。
1992年,克林顿以43%的得票率击败了38%得票率的乔治·布什,成功当选美国第42任总统,并且成为第一位在二战后出生的美国总统。
第一任期(1993年-1997年)
上任后,克林顿便迅速开始推进政策改革。1993年1月22日,即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
罗诉韦德案作出裁决20周年纪念日,克林顿发布行政令,终止了里根和布什政府对
胎盘组织研究的禁令,废除了所谓的墨西哥城规则。这一规则禁止联邦政府向与堕胎有任何牵连的国际
计划生育机构提供援助。他还推翻了布什颁布的“限制言论规则”,即任何接受联邦补助的计划生育诊所都不得提供堕胎方面的建议。这些都是他竞选期间曾承诺会采取的行动。克林顿试图让
同性恋者在军队中公开服役,但遭到了高级军官的公开反对,最终采取“不问不说”(Don't ask, don't tell)的折中方案,即同性恋者可以且仅当在他们保密的情况下服役。在教育改革领域,1993年克林顿签署《国家服务信托法》,1994年签署《美国特许学校扩展法》。
克林顿也对美国医疗制度进行了改革尝试。1993年1月25日,克林顿宣布,其妻子希拉里将带领一个特别小组,负责起草一个综合性的医疗保健计划。根据该计划,人们将在每个州加入一个联盟,该联盟将与保险公司和其他团体签订合同,为会员提供保险。这项冗长而复杂的立法遭到许多保险公司和其他医疗保健团体以及国会中每位共和党人的反对。克林顿未能与希望扩大保险体系的温和派共和党人达成妥协,该倡议因此夭折。这次失败以及加税的不受欢迎使许多民主党人在1994年国会选举中失去了席位,共和党人获得了众议院和参议院的控制权,这使得克林顿在他的最后一个任期中很难让他的任何提案在国会获得通过。
1993年2月15日,克林顿首次向全国发表讲话,宣布他计划提高税收以弥补预算赤字。两天后,克林顿在国会联席会议上的全国电视讲话中公布了他的经济计划。该计划的重点是减少赤字,而不是为
中产阶级减税,这在他的竞选议程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1993年11月30日,克林顿签署了布雷迪法案,该法案要求对在美国购买枪支的人进行
背景调查。
在克林顿的大力推动下,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于1993年11月相继批准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1月1日,这一协定正式实施, 它标志着世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南北型”区域
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诞生, 以及当时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1994年7月29日,克林顿政府推出了第一个
白宫官方网站“whitehouse.gov”。该网站后又发布了三个版本,最终版本于2000年7月21日推出。同年8月,
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克林顿提出的《反犯罪法案》,对美国相关执法立法进行了许多修改。根据该法案,
美国将增加10万名社区警察,加重对
累犯的惩罚,并增加监狱建造拨款和防止年轻人犯罪的预防计划的拨款;扩大死刑的范围,将近60种罪行新纳入死刑范围;对妇女施以暴力者将被视为侵犯妇女的民权而论罪,越州跟踪纠缠、骚扰他人或虐待配偶者将以联邦罪论处。参议院通过法案后,克林顿在
白宫草坪发表讲话,赞扬该法案是“美国历史上联邦政府对
犯罪行为最强硬、声势最大、最严厉的打击”。
在1996年1月的
国情咨文中,克林顿宣布“
大政府的时代已经终结”。他同意平衡联邦政府预算的目标,并赞同《福利改革法案》(Welfare Reform Act)这一新立法,废止了已60年历史的《对有子女家庭补助项目》(AFDC)。1996年8月国会通过《福利改革法案》后,克林顿举办了一个公开的签署仪式,用以宣布福利制度的终结。
1996年9月21日,克林顿签署了《婚姻保护法》(
婚姻保护法案),该法案将联邦婚姻定义为一男一女的合法结合,并允许个别州拒绝承认在其他州登记的
同性婚姻。同年,克林顿政府还通过了《个人责任与就业机会协调法》来调整
社会福利政策。
克林顿于1996年9月30日签署了《非法移民改革和移民责任法》(IIRIRA),并和国会共同任命了美国移民改革委员会。
1996年总统大选
1996年总统大选中,克林顿获得49%的普选票和375张选举人票的优势,战胜了对手共和党人
鲍勃·多尔以及改革派候选人
罗斯·佩罗,成功连任。
第二任期(1997年-2001年)
1998年,美国媒体曝出克林顿与
白宫女实习生莱温斯基有染,克林顿因此深陷“
拉链门”丑闻。之后,他和莱温斯基的通话录音带、莱温斯基的详细日记,以及一件沾有克林顿精液的蓝色衣服等都成为了指控克林顿的证据。因为该事件,共和党人借机对他发起了弹劾。此次弹劾主要针对的是克林顿企图掩盖真相的行为。1998年9月,独立检察官斯塔尔向国会提供了斯塔尔报告,该报告提供了克林顿可被弹劾的行为的证据。1998年12月19日,
美国众议院以228票对206票的比例弹劾克林顿向大陪审团作伪证,并以221票比212票的比例弹劾他
妨碍司法公正。但最终,参议院以45比55的票数比例否决了克林顿作伪证的弹劾,以50比50的票数(有罪票数达到三分之二,才可以通过弹劾)否决了妨碍司法公正的弹劾,这两项投票均未达到宪法规定的三分之二多数票对公职人员定罪和罢免的要求。最终投票大致按照党派路线进行,没有民主党人投票有罪,只有少数共和党人投了无罪票。克林顿最终得以保留其总统职位。
1999年,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Financial Services Modernization Act),这项法案在11月由克林顿签署生效,废除了1933年签署的《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部分内容,允许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的业务进行整合。
克林顿在2001年1月20日上任的最后一天发布了141项赦免和36项减刑。其中包括“白水门”丑闻的4名被告,克里斯·韦德、苏珊·麦克杜格尔、斯蒂芬·史密斯和罗伯特·W·帕尔默,他们都在克林顿担任
阿肯色州州长时与他有联系。
卸任之后
2001年,克林顿卸任美国总统职务,但仍然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常常发表演讲、组织筹款和创立慈善组织。
社会活动
2001年,克林顿建立了克林顿基金会,启动克林顿艾滋病毒/艾滋病倡议(CHAI),建立克林顿公共服务学院。
克林顿总统图书馆于2004年11月在阿肯色州
小石城开放。
12·26印度洋地震并引发
海啸后,克林顿被
联合国任命为海啸救灾特使,领导救灾工作。2005年,
乔治·W· 布什总统任命克林顿和乔治·H·W·布什(George H. W. Bush)为2004年12月26日
印度洋沿岸海啸造成20万人死亡的海啸受害者提供人道主义救援工作。2005年
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过后,克林顿与前总统乔治·H·W·布什于2005年1月成立了布什-克林顿海啸基金,并于同年10月成立了布什-克林顿卡特里娜基金。
2007年,克林顿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俄罗斯总统
鲍里斯·叶利钦的葬礼,并与乔治·H·W·布什一起作了发言。
2009年,在一系列飓风造成10亿美元的损失之后,克林顿被任命为联合国海地特使。同年,克林顿前往
朝鲜就释放美国公民进行谈判。此前,美国记者劳拉·林(Laura Ling)和尤娜·李(Euna Lee)因越过中国边境非法进入朝鲜而被判有罪,并被判处 12 年苦役。克林顿与朝鲜领导人
金正日会面后,朝鲜释放了被拘禁的美国记者。
2017年,包括克林顿、巴拉克·奥巴马、
乔治·W· 布什、乔治·H·W·布什等人在内的五位美国总统联合发起“一个美国呼吁”(One America
appeal),这一倡议将为援助
飓风哈维和飓风艾尔玛受害者而筹集资金。宣布这一消息后,美国时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推特上表达了他的支持。该计划最初的目的是仅为飓风哈维筹集资金,但随着飓风艾尔玛的登陆,该计划的范围扩大到这两场风暴。
2019年,美国亿万富豪
杰弗里·爱泼斯坦因涉嫌参与组织未成年少女从事
性交易被捕。被外媒广泛报道为爱泼斯坦“朋友”的克林顿于同年7月8日对此作出了回应和澄清,克林顿的发言人安赫尔·乌雷尼亚(Angel Urea)发表声明称,克林顿曾4次乘坐爱泼斯坦的飞机,但他对爱泼斯坦的“可怕罪行”一无所知。然而,
英国《
每日邮报》于2022年称,
白宫访客记录显示,爱泼斯坦在克林顿的首个总统任期中拜访白宫多达17次。
2024年10月17日,克林顿在美国
北卡罗来纳州首次参加美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
蒂姆·沃尔兹的竞选活动,期间他嘲讽
唐纳德·特朗普的年龄,表示支持
卡玛拉·哈里斯,并阐述拜登和哈里斯为降低通货膨胀作出的努力。当地时间10月23日,克林顿现身
亚利桑那州为副总统哈里斯拉票,现场取笑并模仿特朗普,拒绝与哈里斯进行第二场辩论。
出版活动
克林顿退休后即开始撰写自传,这本书名为《我的生活》(My Life),于2004年出版并成为畅销书。2007年,他推出了自己的新作《付出:我们可以改变世界》(Giving: How Each of Us Can Change the World)。2018年,他出版了与
詹姆斯·帕特森合著的第一部小说《总统失踪》(The President is Missing) 。2021年,两人推出了续集《总统的女儿》(The President's Daughter)。
帮助妻子竞选
2007年,克林顿的妻子希拉里宣布参加2008年总统大选。克林顿成为希拉里战情室中的重要一员,利用自己的人脉和政治影响力为妻子的选举铺平道路。然而,克林顿的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论却招致了争议,并间接地提高了希拉里的对手奥巴马的支持率。此次大选结束后,克林顿依然为偿还希拉里竞选所产生的债务而继续通过基金会、参加活动等方式筹措资金。
2016年总统大选上,克林顿再次支持妻子希拉里,并在竞选活动中露面,为妻子拉票。1月4日,克林顿在
新罕布什尔州纳舒尔社区学院的竞选活动中首次为希拉里站台拉票。5月24日,克林顿来到
旧金山唐人街,并在一家茶餐厅停留数分钟,与顾客交谈并合影,为希拉里下月的
加利福尼亚州总统初选拉票。他还曾担任
纽约州选举团成员。
为政举措
经济政策
克林顿所推行的“中间道路”将自由和保守两种理念混合在一起,放缓民主党传统的自由作风,尽量向中间靠,这也是“克林顿主义”的核心。作为一个民主党总统,克林顿推行较为传统、保守的经济政策:平衡预算,节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较多推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并推进自由贸易的发展。
财政政策
克林顿担任总统时期,美国实现了长达120个月的经济高速增长,美国《
商业周刊》第一次形容美国低
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和高经济增长率为“
新经济”。
在这一时期,克林顿政府的财政政策采取开源节流的方式,一方面增加政府收入,一方面减少政府支出。在增收上,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通过了《1993年预算调整法》,开始对全社会征税,提高高收入阶层的税率,降低中低收入阶层税收压力,提高年收入超过1000万美元公司的税率,查处企业
偷税漏税行为。同时,克林顿政府还提出增税计划,医疗照顾保险税、社会保险税都扩大了征收群体。1997年,克林顿又签署了《1997年平衡预算法案》,再次以削减赤字为核心对于税收政策进行调整。
在减少支出方面,克林顿政府采用了对各级政府机构、部门大幅削减行政费用,裁减公务人员,削减军费支出等手段。首先废除繁琐的规章制度,从而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其次改革政府机构,建立以绩效为核心的预算制度。第三改革政府采购体制,重新制定采购规则,简化采购程序,下放采购权,重新修改、制定联邦采购法,1994年通过了《联邦政府采购改善法》。最后改革公务员体制,允许各单位自行设计颁布绩效管理制度和
薪酬制度,同时简化行政分级制度,缩减政府雇员辞退时间。
在增收减支的政策下,1998年美国政府财政盈余690亿美元,2000年则盈余2300亿美元,保证了克林顿政府其他改革事项的顺利进行。
产业政策
克林顿政府的产业政策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企业推行改革,另一方面是倾向于投资科技。
在企业改革方面,克林顿政府采取放松企业兼并重组的管制和放松企业
价格管制两个手段。首先,1992年,政府颁布《1992年企业合并指南》,1994年颁布《里格尔一奈尔州际银行和分支经营效率法案》,1995年撤销洲际贸易委员会,以地面交通委员会来替代,放松交通运输的管制。另外,克林顿政府开始放松电力行业、天然气行业、电信行业、金融银行业和运输业的价格管制,促使各个市场形成良性竞争的有序局面,促进其市场化。
在科技投资方面,克林顿政府推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对高新产业大力投资,将原本的军事信息技术转移至民用领域。1993年,克林顿政府提出并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计划,基于未来信息社会进行宏观构想,通过互联网来将新技术推广至各个产业部门。在克林顿对科技的投入下,1991年至1995年,美国在信息技术与设备领域民间投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9%,1995至1999年间,则高达28%。
经过以上政策的推行,美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地位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社会政策
教育政策
在克林顿执政期间,致力于实现教育公平。在学费问题上,克林顿提出新型贷款项目“联邦直接贷款”,并于1992年发布《学生贷学金改革法》,使学生可以直接向学校申请直接贷款,由学校联络教育部,让美国政府能够直接通过学校向学生发放贷款。1993年,克林顿签署《国家服务信托法》,提出国家和社区服务信托计划,建立国家服务公司,并授权其进入其他联邦机构以支持全国服务计划的展开。在社区、环境、
公共安全需求等领域为学生提供服务活动岗位,从而完善
助学金政策,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1997年,克林顿政府与国会达成协议,签署《1997年纳税人救助法》,提出对大学生在读家庭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计划中的“希望奖学金”优惠方案的直接目的便是使大学前两年的教育和基础教育一样普及。2000年,希望教学金的预算达到了50亿美元。另外,克林顿政府还不断扩大佩尔奖学金的资助金额,2000年时政府为佩尔奖学金拨款76亿美元。
在教育资源方面,克林顿于1994年签署《美国特许学校扩展法》,扩大特许学校规模,提升特许学校教育质量。1997年,克林顿再次签署《1997年重建美国学校伙伴关系法》,计划投入54亿美元用于新建、修缮学校,改进学校基础设施等。此外,自1993年至1999年,美国教室联网百分比从3%提升至65%,贫困地区联网率也自19%上升至39%。
社会福利政策
克林顿主张用岗位
技能培训和其他支持性服务帮助需要福利救助者获得工作岗位,从而经济自立脱离福利依赖,同时也主张福利救助者不应无限期停留在福利体系内,要为这些人规定一个期限。为此,克林顿政府组建了跨机构联合任务小组,筹划社会福利改革方案。小组设有3名来自学界和政界的主席,以及32名来自农业部、劳工部、卫生与人类服务部等多个部门的成员。
1994年6月,克林顿政府提出了社会福利改革草案《1994年工作与责任法》。在该改革草案中,克林顿提出“劳有所得”概念,所有通过劳动获得生活资料的人,应当比依靠
社会福利津贴生活的人拥有更高的生活水平。该草案因为
美国共和党掌握众议院多数席位而未能优先提交。
1996年,克林顿政府通过了《个人责任与就业机会协调法》。根据该法案,联邦政府将会下放权力至州政府,繁杂的福利项目合并为两个项目,联邦政府则分两批将福利资金拨给州政府,给与其自由量裁权,并且,该法案还鼓励各州政府进行政策创新。该法案还规定了福利项目的每年开支上限,例如“贫困家庭临时补助”在1996至2001财年度上限为164亿美元。该法案也强调贫困家庭应该通过就业来摆脱贫困和福利依赖,成年人必须在两年以内就业。而且,在接受救助的时间上也有严格的限制,对求职和培训不配合或不愿意履行父亲职责抚养子女的成年人,州政府可以进行制裁扣除救助金。
医保改革
克林顿政府医疗工作组按照他竞选时期所说的,遵循“预算内的竞争”这条区别于
自由主义和
保守主义的中间道路进行改革这一思路,开始制定全民医疗计划。1993年1月25日,克林顿宣布他将成立医疗改革委员会,此后,这一委员会开始秘密为克林顿起草医疗改革计划,还举行了大量的听证会、座谈会。该计划主要特征是全民医疗保险,强制全民缴纳医疗保险。为了规避
保险风险,还需要建立地区性的医疗联合(Health care alliance),所有
投保人按照地区形成“地区医疗购买联合体”(Regional Health Alliances)。为了节约改革的成本,需要增加全科医生数量,研究和实施医疗质量和病人满意度评估,改革医疗责任司法制度等。
然而,克林顿的医疗改革计划受到了相关利益团体和
美国共和党的重重阻挠。在1994年第十一次议会审议中,克林顿的法案最终没有审议通过,以失败告终。最后无果而终。克林顿的全民医改方案虽然没有实现,但在美国医疗改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后来的奥巴马医改提供了重要参考。
妇女权利
克林顿在任期间为妇女权利做出了许多努力。他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开始仅两周时,他就签署了《家庭和医疗休假法案》(Family and Medical Leave Act),允许数百万女性(和男性)在成为父母或照顾
家庭成员后得以保留工作。克林顿还签署了《暴力侵害妇女法案》(Violence Against Women Act)。2000年,克林顿向国会发表
国情咨文时曾呼吁男女
同工同酬、培训更多女性从事高薪、
高科技工作。
在堕胎权问题上,克林顿尊重妇女的选择权,支持堕胎合法化,表示要坚持使堕胎“罕见”的政策。克林顿暂停、终止和废除了前任总统多项反堕胎的行政命令,这些行政命令涉及限制医务人员为堕胎提供相关咨询和信息的限制法规、对使用堕胎药的禁令、对
胚胎组织研究的禁令等。1994年5月26日,克林顿将“诊所入口自由”(FACE)法案签署为法律。该法案规定,干预任何提供或寻求堕胎的人,即使是通过
非暴力的“身体阻碍”,也将构成联邦犯罪。克林顿曾承诺只任命合法堕胎的支持者进入最高法院,截至1994年6月3日,他已经挑选了两名支持堕胎合法化的最高法院法官,其中包括联邦上诉法院法官
露丝·金斯堡(Ruth Bader Ginsburg)。克林顿政府要求国会废止所有关于联邦堕胎基金方面的限制,包括《海德修正案》(Hyde Amendment,一项于1976年提出,禁止联邦资金资助堕胎的法案。同时,他提出的医疗保健方案(Healthcare Bill)将堕胎基金国家化,并在公民购买的“统一医疗保险”中包含堕胎费用。在提交给国会的1994年预算案中,克林顿还提出恢复对美国堕胎咨询的联邦基金拨款,并由政府支持推行《自由选择法案》(Freedom of Choice Act)。
性少数群体平权
克林顿是第一位公开选择
同性恋者担任行政职位的总统。在他就任期间,克林顿代表同性恋权利发布了两项颇具争议的行政命令,第一项取消了对LGBT联邦雇员的安全许可禁令,第二项禁止了联邦文职人员中基于性取向的歧视。克林顿还十分关注性少数群体的各项权利保障问题,因此在选举中获得了
人权运动群体的支持。克林顿于2009年7月公开表示支持
同性婚姻,并敦促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2013年推翻《婚姻保护法》(
婚姻保护法案)。2013年,克林顿受到美国同性恋者反诋毁联盟(GLAAD,Gay & Lesbian Alliance Against Defamation)的表彰。
外交政策
克林顿政府作为
美苏冷战结束后美国的第一届政府,从美国的战略利益和
霸权目标出发,根据对国际环境和战略成效的评估,先后提出了一系列目标明确、内容丰富的外交战略设想,国际学术界和新闻界将其称之为“克林顿主义”。其中包括克林顿政府提出的“参与和扩展”战略,它确立了经济、安全和人权三大战略目标,基本确立了美国在后冷战时期的对外政策框架。这一战略强调实现并确保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是一种以
人道主义为借口,使用政治施压、
经济制裁、军事打击等手段,干涉别国内政、处理国际问题和推行美式价值观的思潮、政策和模式。
中国
在克林顿上任初期,美国宣布对华采取接触政策,但此时美国却在两国外交上突出“人权”议题,也避免与中国开展安全合作。克林顿政府不再无条件延长对华
最惠国待遇,于1993年5月28日宣布只有条件地延长1年,并表示只有在人权、贸易和武器扩散等方面达到美方要求后才考虑继续延长最惠国待遇。不过1994年,克林顿政府宣布人权议题和最惠国待遇脱钩。
在第二任期内,克林顿政府意识到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在东亚地区的地区影响力也日益增长,此时东亚战略的目标应当转变为争取中国为美国的安全伙伴,促使其为稳定
亚太地区稳定发挥作用,而不是成为美国的又一个竞争对手。在这样的观念下,克林顿明确表示提升与中国的关系是外交政策的优先选项。在这一时期,中美双方建设性
战略伙伴关系开始全面展开。
政治上,克林顿政府致力于与中国建立伙伴关系。1996年11月,克林顿在
澳大利亚举行的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首脑会晤上,正式使用伙伴关系来描述两国外交关系。次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美国,与克林顿举行会晤,宣布两国在国际安全、打击犯罪、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合作,两国还宣布将致力于建设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发表《中美联合声明》。1998年6月25日至7月3日,克林顿对中国进行了为期9天的
国事访问。这是9年多来美国在任总统首次正式访问中国,也是70年代初
中美关系解冻以来民主党总统的第一次访华。访华期间,克林顿一行先后访问了
西安市、北京、
上海市、
桂林市和
香港特别行政区,广泛接触了中国的各界人士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6月27日上午,克林顿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会晤。在
台湾问题上,克林顿公开重申美国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双方就南亚问题、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和杀伤人员
地雷问题发表了三个联合声明,还签署了中美和平利用
核技术合作协定。
经济上,江泽民访美时,克林顿承诺将帮助中国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为了实现该承诺,克林顿政府推动美国国会于2000年9月通过《中国贸易法案》,同年10月克林顿签署“与中国
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PNTR)法案,为中国入世扫平最后障碍。
安全上,克林顿政府开始引导中国融入
国际社会,而不再视其为一个国际秩序挑战者。但是,1999年发生
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同年美国国内还发布《考克斯报告》,煽动美国对华的不安心理。因此在克林顿政府的最后两年,外交上加强了对华的防范。
日本
在东亚地区,克林顿政府较为重视
美国的经济安全,主张以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载体,使美国在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贯彻美国的经济战略,以日本为重点施压对象,扭转与东亚地区国家的贸易不平衡局面。这一时期,克林顿政府宣布对日本采取措施,要求日本承诺个别领域的“数值目标”,1993年,克林顿政府中国家经济委员会的重点议题便是对日经贸谈判,1993年4月、1994年2月进行了宫泽-克林顿和细川-克林顿会谈。1995年6月,美日经济摩擦在汽车与汽车零部件领域达到高峰。
1995年,东亚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克林顿政府出于防范东亚形成地区性经济组织,同时要重振本国经济,形成了“新
太平洋主义”,即通“全面 参与”亚太经济发展与合作、实现“美国主导下的”亚太多边安全机制、促进亚太各国的“
民主化”三大战略支柱建立美国主导下的新太平洋共同体。此时
日本陷入
经济萧条,1995年6月28日,日美汽车谈判达成协议,两国经济摩擦落下帷幕,外交上开始转向安全与防务领域。
1995年11月,日本制订了“新防卫计划大纲”,美国也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新东亚战略,两国就东亚战略展开密切沟通,为“日美安全保障再定义”打下基础。
第二个任期内,克林顿政府继续强化美日同盟,1997年9月23日两国公布新《美日防卫合作指针》,该指针在美方看来其重要性可与
北约东扩相匹敌。1999年,
日本在美国的督促下通过了新指针的相关法案,包括《周边事态法》《自卫队修正法》《日美相互提供物资和劳务协定修正案》,两国军事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
俄罗斯
在上任初期,克林顿政府更为看重美俄安全合作和两国经济发展。此时克林顿主张“与
俄罗斯的改革结盟”,运用外交手段巩固
鲍里斯·叶利钦的执政地位。克林顿政府坚决支持叶利钦,并推动美国非政府组织参与俄罗斯政治活动,例如1993年9月,克林顿曾连发四次声明,宣称叶利钦代表了“民主制度”。10月4日,
亨利·克林顿表示支持叶利钦采取武力形式,炮轰议会大厦。
同时,克林顿还设立了“国务卿特别顾问与原苏联新独立国家
无任所大使”,将美国援助原苏联新独立国家协调官的级别提升至大使级别,形成总统统摄涉俄事务的决策机制。另外,克林顿政府还加大了对
俄罗斯的经济援助,1993年3月,克林顿推动
欧洲国家减免俄罗斯国际债务,同年4月,克林顿与
鲍里斯·叶利钦会晤,发表《温哥华宣言》表示美国将为俄罗斯提供16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重启稳定
俄罗斯卢布基金计划。
1994年7月,克林顿政府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参与和扩展战略》。在其中,俄罗斯被看做是转型国家中最重要的国家,也是美国民主拓展战略中的主要国家之一,不过克林顿政府认为俄罗斯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但同一时期,
俄罗斯政治经济改革远未达到克林顿政府预期,两国的地缘政治矛盾和战略利益冲突也日益凸显,因此克林顿政府不再执行“俄罗斯优先”政策。
此时,美国加速
北约东扩,以实现中东欧的民主改造,并于1995年开启东扩战略准备,这引起了俄罗斯方面的不满。同年为了缓和美俄关系,美国承诺只做政策研究,绝不实际扩大。同年5月,
亨利·克林顿前往俄罗斯参与反法西斯斗争胜利50周年庆典。
1994年9月26日至29日,俄罗斯时任总统
鲍里斯·叶利钦在参加
联合国大会后访问了美国,同克林顿举行了会晤。访问期间,美俄双方签订了《经济进步伙伴关系》联合声明,还达成了10多亿美元的各种协议、合同。鉴于双方达成的一系列成果,叶利钦表示 ,此次访美是他出任总统以来“最好的一次出访”。
1997年,在美国的推动下,俄罗斯与北约签订《俄罗斯北约关系基本文件》(The Founding Act),稳定了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这使得美国可以继续推动
北约东扩计划。同年7月,
波兰、
匈牙利和
捷克被邀请加入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
俄罗斯,克林顿政府说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
七国集团向俄提供援助,然而由于担心俄罗斯无法兑现债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部分国家一直推迟向俄提供贷款。克林顿援助俄罗斯的计划最终失败,俄罗斯经济陷入混乱,克林顿一直支持的促进俄罗斯转型战略遭遇很大打击。此后,两国关系开始逐渐弱化。
克林顿政府在北约采取的行动,开始不妥协甚至忽略俄罗斯的态度,例如1999年美国领导下对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空袭,完全忽略了俄罗斯的主张。同年
波兰、
捷克和
匈牙利加入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时,
亨利·克林顿政府开始削减对俄的援助,还加强了对
俄罗斯内部人权问题的关注,例如克林顿公开批评俄罗斯在
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地区的军事行动。
索马里
美国军队在布什政府期间首次进入索马里,以应对人道主义危机和内战,其初衷是向当地饥饿的难民提供粮食,却在实际操作中演变为制止那些利用粮食分配问题彼此竞争的军阀混战。虽然克林顿政府最初参与协助
人道主义工作,但随即改变了原本设定的目标,并开始奉行试图消灭索马里军阀的政策。1993年10月,美军在
摩加迪沙执行任务时遭遇失败,两架美国直升机被火箭榴弹击落尾桨,将士兵困在敌后。18名美国人被杀,其中一人的尸体被拖上街头示众,美国舆论强烈要求把军队从
索马里撤出。克林顿屈从于民意,制定了为期六个月的撤军时间表。
卢旺达
1994年4月,卢旺达爆发内战,最终导致约80万人丧生,其中主要是当地族裔图西人。联合国安理会投票决定将部署在
基加利的2500人维和部队中的大部分撤走,美国投了赞成票。由于此前索马里人道干预行动失败,克林顿选择不进行干预。事后,克林顿称他面对“种族灭绝”的无所作为是其犯下的最严重错误之一。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克林顿在处理
波黑战争的问题上最初持审慎态度,他派国务卿
沃伦·克里斯托弗(Warren Christopher)访问
欧洲,但许诺给欧洲盟国的领导权并不多。克林顿敦促欧洲盟国领导人推动
联合国解除对受困穆斯林少数民族的武器禁运,并允许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轰炸萨拉热窝平民的
塞尔维亚军队发起空中打击。但欧洲人担心塞族人会做出激烈反应,攻击维和部队并扣押人质。1995年7月塞族人处决了在
斯雷布雷尼察(Srebrenica)受联合国保护的8000名穆斯林成年男性和男孩后,克林顿才授权北约空袭塞尔维亚军队,以停止其对联合国安全区的袭击,并迫使他们达成结束
波黑战争的和平协议。克林顿于1995年底向
波黑派遣了美国维和部队,以维护随后的代顿和平谈判(Dayton peace negotiations)。
巴以问题
克林顿致力于解决巴以冲突。1993年,克林顿在
白宫接待了以色列总理
伊扎克·拉宾(Yitahzk Rabin)和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主席
亚西尔·阿拉法特(Yasir Arafat)。1993年9月13日巴以双方在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签署《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又称《
奥斯陆协议》,原因是该宣言的实质性谈判并不是由
美国主导的,而是巴以双方在
挪威首都奥斯陆秘密达成的。《奥斯陆协议》,这是一项历史性的和平宣言。巴以双方于1995年8月13日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在约旦河西岸扩大
巴勒斯坦自治范围的《联合声明》。9月28日,克林顿主持了协议签字仪式。就在巴以在和平轨道上快速前进的时候,支持以“土地换和平”的以色列工党领袖
伊扎克·拉宾于1995年11月3日被犹太
极端主义分子刺杀,致使和平进程陷入了僵局。在克林顿总统第二任期内,巴以和平进程虽有反复,但最终走向倒退。2000年9月28日,双方爆发大规模冲突,局势完全崩溃。
爱尔兰
克林顿政府实行全面介入
北爱尔兰和平进程的外交政策。克林顿宣誓就职后,就批准了给北爱尔兰独立派政治势力——新芬党领导人
格里·亚当斯(Gerry Adams)的赴美签证。1993年2月1日,
亚当斯赴美访问,与克林顿政府接洽和平进程事宜。克林顿还通过“爱尔兰国际基金会”和“北爱过度计划”等合法渠道对北爱进行经济援助,加强对该地和平行动的资金援助。1995年11月30日,克林顿前往北爱首府
贝尔法斯特进行
国事访问,推动各方举行和平谈判,成为历史上首位访问北爱的美国总统。
克林顿所采取的积极干预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北爱的和平进程。1994年8月31日,
爱尔兰共和军开始停火,这是北爱冲突过程中最为全面、延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停火。1998年在美国的调停之下,北爱冲突各方进行了和平谈判,最终签订了《耶稣受难日协议》(Good Friday Agreement)。这一协议的签订意味着1972年以来起伏不定的北爱和平进程在各方的妥协让步之下,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得到了初步解决。
伊朗
克林顿上台之初,延续了布什政府对
伊朗实施的“双重遏制”政策,打击伊朗
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政权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革命。1997年伊朗选举结果揭晓后,美国政府内的一些国际问题专家纷纷建议克林顿政府重新考虑对伊朗的政策。于是在克林顿第二届任期内,对伊朗的态度有所缓和,实质
上将“双重遏制”政策修改为“区别遏制”政策。1998年1月,穆罕默德·哈塔米接受
美国主流媒体CNN采访时“向美国人民表示敬意”,克林顿政府随即作出回应。同年5月,克林顿政府取消了对向伊朗投资的三家
外国公司的制裁。6月,国会 通过一项法案,要对向
伊朗提供
导弹技术的外国公司进行制裁,克林顿否决了这项法案。2000年3月17日,美国国务卿
马德琳·奥尔布赖特在美国-伊朗协会发表演讲,宣布美国将部分解除对伊朗的
经济制裁,允许从伊朗进口非
石油产品;将鼓励两国的学者、运动员和艺术家等民间人士相互交流;并表示美方愿意通过
海牙国际法庭解决
伊朗革命后被
美国冻结的国家财产问题。这标志着克林顿政府对伊朗政策有了重大调整。
伊拉克
1996年9月3日、4日,美国接连两次动用导弹、飞机对伊拉克南部地区和首都
巴格达等地进行轰炸。这是自1991年2月
海湾战争结束以来,美国独自对伊拉克采取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引起了
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9月9日美国《
华尔街日报》指出,克林顿命令
美国军队用
导弹打击伊拉克,不会出现人员伤亡,既可显示强硬立场,又可以防止其政治对手多尔大作文章,有利于他博得美国人的支持,争取更多的
选票。
在克林顿1998年的
国情咨文中,他警告国会,
伊拉克独裁官萨达姆·侯赛因正在建立
化学、生物和
核武器库。
继1996年英美战机对
巴格达附近设施发射巡航导弹之后,时任
美国国务卿
马德琳·奥尔布赖特1997年3月发表的第一篇对外政策讲话中即表示,美国希望伊拉克全部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遵守
联合国的所有决议,以此作为解除制裁的代价。此后,伊拉克与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的矛盾不断发展,美国对伊拉克的态度也日趋强硬。
1998年,伊拉克与联合国之间连续发生了三次武器核查危机。此后,12月17日至20日,美英军队联合发动了代号为“沙漠之狐”的空袭行动,连续70小时对
伊拉克进行狂轰滥炸。克林顿在宣布“沙漠之狐”开始的电视讲话中第一 次明确宣称:“只要萨达姆仍然大权在握,他就会威胁人民的安康、他所在地区的和平和世界的安全,这是铁的事实。……永远结束这种威胁的最好办法就是在伊拉克成立新政府。”"至此,
美国正式明确而公开地宣称要推翻萨达姆政权,并开始拨款大力扶植萨达姆的反对派。
人物争议
“拉链门”
1998年1月17日,一家媒体曝出克林顿与
白宫女实习生
莫妮卡·莱温斯基有染,该消息迅速爆火。克林顿一开始否认与莱温斯基有染,但一系列证据的曝出使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行径,并通过电视演讲公开道歉。
美国共和党还以此弹劾克林顿,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个被弹劾的总统,但最终弹劾并未成功。
除拉链门外,克林顿曾被多位女性指控对自己有性侵行为。1994年,宝拉·琼斯就对克林顿提起了性骚扰指控,但被驳回,直到1998年
拉链门发生后,才再次被关注。最终克林顿同意庭外和解,支付了琼斯85万美元的赔偿金。
1998年,凯瑟琳·威利声称克林顿在1993年对她有过
猥亵行为,但被认为提供的是虚假信息。同年,胡安妮塔·布罗德里克声称克林顿于1978年强奸了她,但后来又在否认了自己的言论。
“白水门”事件
“白水门”事件的全称是“白水开发有限公司”事件。这一事件最初始于1979年秋,克林顿夫妇与他们的好友詹姆斯·麦克杜格尔成立了一家经营房地产的公司,取名为“白水房地产开发公司”。白水房地产公司开发项目由希拉里负责经营,麦克杜格尔当时在克林顿身边工作.但不久后便离职,于1982年买下了麦迪逊信托银行公司。该公司曾向克林顿夫妇贷款30万美元,在白水开发公司地皮上建样房。由于市场销售不佳,白水开发公司于1979年高价(每公顷2684美元)买进的93公顷上地卖不出去。麦克杜格尔为了朋友,动用麦迪逊信托银行公司的资金把克林顿夫妇手头的白水开发公司的股份全部买了过来。1984年,联邦当局接到举报说,麦克杜格尔的麦迪逊信托银行的帐目有问题,其中有5笔坏帐转到了白水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户头上。1989年,有人对麦克杜格尔提出起诉,控告他有金融诈骗和舞弊行为,这就是最初在小石城法院立案的“白水投资案”。1990年.联邦政府已发现麦克杜格尔的公司事实上已经亏本5000多万美元,早已破产,麦克杜格尔因此被控有银行诈骗罪。在罗森法律事务所希拉里律师的全力辩护下和克林顿州长的保护下,麦克杜格尔于1990年胜诉.被宣布无罪释放。
时隔两年后的1992年夏,克林顿竞选美国总统时期,负责监督麦克杜格尔的麦迪逊公司的雷什罗勋储贷信托公司再次对麦迪逊公司与白水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关系,以及克林顿夫妇在“白水投资案”中所起的作用等问题提出了质疑,并正式要求司法部立案调查。1992年10月,美国司法部决定,任命联邦特别检察官菲斯克负责全权调查“白水投资案”,并联合财政部、联邦调查局对此案进行全面秘密调查。此事引起了舆论界的轰动,由此,“白水门丑闻”由
经济性质转化为政治事件。麦克杜格尔夫妇与小石城市法官戴维·黑尔(David Hale)经营的一家小企业贷款公司之间的商业交易也成为调查的焦点,调查范围扩大到1993年小石城律师、后来成为
白宫副法律顾问的小文森特·福斯特(Vincent Foster Jr.)自杀事件、解雇白宫旅行办公室人员事件以及白宫的其他活动。
克林顿于1994年要求司法部长
珍妮特·雷诺(Janet Reno)任命一名有关白水事件的独立律师。她任命的
美国共和党律师罗伯特·B·菲斯克(Robert B. Fiske)后来被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一个法官小组罢免,并由曾在布什总统时期担任副检察长的肯尼思·W·斯塔尔(Kenneth W. Starr)接替。斯塔尔在克林顿总统任期内继续进行调查。直到2003年,斯塔尔才宣布
白水门事件的最终完结,他表示没有确凿证据显示克林顿夫妇在白水事件中从事任何非法行为,所以不予起诉。
人物评价
国家主席习近平赞赏克林顿担任美国总统期间为推动
中美关系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以及卸任后同中方在扶贫、慈善、卫生防疫特别是
艾滋病防治等领域开展了有效合作。
诺贝尔奖获得者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尽管皮肤很白,但克林顿是我们的第一任‘黑人总统’。……毕竟,克林顿几乎体现了所有有关黑人的比喻:单亲家庭,出生贫穷,
工人阶级,来自
阿肯色州的
萨克斯演奏家,喜欢吃
麦当劳和
垃圾食品的男孩。”
新罕布什尔大学政治学家安德鲁·史密斯(Andrew Smith)教授:“他就是情不自禁。他从不羞于抢那些他本应该支持的人的风头。”
研究美国总统的专家弗雷德·格林斯坦:“除了关心政治,克林顿还以其聪明才智、精力充沛和思路清晰而引人注目。但他严重缺乏自律,经常因此陷入困境。不过,各种压力也锻造出他的坚韧和冷静,使他能够一次又一次地成功摆脱困境。”
第68任美国国务卿
詹·凯里:“我曾和克林顿总统并肩战斗,降低
财政赤字……我对他创造2300万个就业机会、保持低通胀和低失业率的经验深表敬佩……美国人民对此铭记在心。”他称克林顿是民主党的“无价财产”。
前
佛蒙特州州长霍华德·迪恩评价克林顿认为,他是自富兰克林·罗斯福后“
白宫最杰出的战略家”。
2005年,华尔街日报进行的民意调查中,克林顿在“1930年后最伟大的总统”排名中排行第三,仅次于里根和
约翰·肯尼迪。在2007年Gallup的另一项调查中,肯尼迪在“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排名中位于第三,仅次于
亚伯拉罕·林肯和里根。
个人生活
婚姻与家庭
克林顿与希拉里相识于
耶鲁大学法学院,于1975年10月成婚。婚后,希拉里经常参与丈夫的政治生活,在担任
阿肯色州第一夫人与美国第一夫人期间,积极推动儿童、教育与健康等议题的立法工作。克林顿当选总统后,宣布成立一个以希拉里为首的全国医疗改革特别工作组。但希拉里的医改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国会最终没有通过她的医改提案。医改提案失败后,希拉里开始撰写一本名叫《集全球之力》的书,同时还接受了许多家报社的邀请,在刊物上设立专栏并定期投稿。2000年,希拉里决定竞选
纽约州参议员。2007年,希拉里宣布自己将竞选
美国第44任总统。克林顿为妻子的参选提供了协助。2008年,希拉里被时任总统奥巴马任命为美国国务卿。2016年大选中,希拉里成为民主党候选人,但最终以232票对306票的差距败于唐纳德·特朗普。
克林顿与希拉里有一个女儿
切尔西·克林顿,生于1980年2月27日,后与投资银行家
马克·梅兹文斯基结婚。
兴趣爱好
克林顿兴趣广泛,尤其爱好音乐,擅长演奏萨克斯管,曾担任
阿肯色州管乐队首席萨克斯管演奏员。
健康状况
1997年10月,克林顿宣布他将戴上助听器,原因是年龄引起的听力损失以及年轻时过于频繁的乐队训练所留下的影响。
2000年,克林顿切除背上的皮癌。
2004年,克林顿在纽约长老会医院接受心脏搭桥手术。2010年2月11日,克林顿因
胸痛在纽约入院治疗,后接受了冠状动脉支架手术,并于2月12日上午出院。
2005年3月10日,克林顿再次进入
手术室,接受了一次外科手术,去除了左肺周围的疤痕组织和
流体;3月14日,克林顿顺利出院。
在2010年克林顿的女儿切尔西结婚之前,克林顿为了能活着当上爷爷,减去了30磅(约13.6公斤)体重。
2021年10月15日,时年75岁的克林顿疑因患有
尿路感染,后扩散至血液在
加利福尼亚州住院,克林顿的发言人称,他“正在好转”且“精神状态良好”。
2022年,克林顿感染新冠疫情。
2022年3月23日,希拉里•克林顿在推特上称,丈夫克林顿新冠病毒检测呈阴性,目前正在接受隔离。同年11月30日,克林顿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23日下午,克林顿发烧后被送往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
乔治城大学医疗中心,并在那里接受“检查和观察”。截至该日,克林顿“精神状态良好”。
相关作品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My Life.Internet Archive.2023-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