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Beijing Air and Space Museum)位于中国北京市
海淀区学院路37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内,是集教学、科普、文化传承为一体的综合性航空科技博物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要的教学实践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座航空航天综合性科技博物馆。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前身是成立于1985年的北京航空馆。北京航空馆最初是作为北京航空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在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结构陈列室和飞机库的基础上扩建而成。1986年10月25日,该馆正式面向社会开放。历经20多年后,部分长期裸露在室外停机坪上的飞机已变得陈旧。经近4年原址新建并扩充展品,2012年10月21日重新开馆并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该馆展区面积8300平方米,分为长空逐梦、银鹰巡空、神舟问天、空天走廊4个展区,馆藏300多件航空航天文物精品及发动机、
机载设备等珍贵实物,并通过
高科技手段展示航空航天原理及人类飞天的历程。重要馆藏有P-61夜间战斗机(外号“黑寡妇”)、“北京一号”轻型旅客机、“歼-10A”战斗机、“鹞”式
短距/垂直起降机和格罗姆转缸活塞发动机等。作为航空航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馆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重要教学实践基地,馆内承担《航空航天概论》《航空发动机原理》《飞机结构设计》《飞机环境控制》等12门航空航天类专业课程的现场教学任务。该馆还定期开展科技与科普主题活动,如讲座、实践、培训、参观等,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航天文化。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作为科普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多次受到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北京市委宣传部、
海淀区区委宣传部、海淀区科协、
中国航空学会等部门的嘉奖。该馆是全国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单位、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理事单位、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北京市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北京市博物馆学会理事单位、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理事单位、中国工业博物馆联盟会员等。
历史沿革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前身是成立于1985年的北京航空馆。北京航空馆是在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结构陈列室和飞机库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航空航天综合科技馆,馆名由国家科委主任宋健题写。
1986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馆正式对外开放。
航空馆最初建立的目的是为了扩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学实践基地,让北航学生可以近距离了解飞行器的结构和原理,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向公众普及航空航天科学知识,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以及对外进行展示和交流等。
北京航空馆旧馆占地面积7000平米,共分6个展区。主展区30余架各式各样的实体飞机停放在停机坪上,部分战机具有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这些展览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人类早期的飞天梦想到冲出大气层的艰难历程。
历经20多年后,部分长期裸露在室外停机坪上的飞机已变得陈旧。经近4年原址新建并扩充展品,2012年10月21日重新开馆并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
2013年,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新馆正式对社会实行免费开放。同年,加入
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及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
2023年7月,因疫情对社会关闭的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逐渐面向校友及师生亲友开放。
建筑布局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座落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内,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其中用于教学、科普展示的展厅面积8300平方米,用于保障参观、教学、科普教育等工作的运行及开展的办公区、教学区、会议室等其他空间6700平方米。
陈列展览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展区分为上下两层,面积8300平米,分为长空逐梦、银鹰巡空、神舟问天、空天走廊4个展区。展区展出300多件国内外公认的航空航天文物精品以及结构、
发动机、
机载设备等珍贵实物,并通过高科技手段展示航空航天原理以及人类飞天的历程。
长空逐梦
长空逐梦展区位于一层门口,包括飞机结构、
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航空航天四个部分,展示飞机结构、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等,在此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到飞机构造原理等专业知识。
展厅以一个完整的飞机造型贯穿前后,飞机造型分机头、机舱和机身三段,配合地面机身投射的具有速度感的条纹状装饰,使参观者感受到飞机在云层中穿梭飞行的艺术感受和视觉冲击。
长空逐梦展厅包括大量解剖的飞机机身、机翼、起落架、发动机及
机载设备等珍贵展品,实物展示结合动态演示、
多媒体互动、图文板等方式,是飞机设计核心专业课程的重要教学实践基地。
银鹰巡空
银鹰巡空展区,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体飞机藏品展示大厅,展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美、苏等国飞机在内的30余架国内外实体飞机和导弹等。展厅展示方式为地面展示飞机与空中悬吊飞体两种,融入实物、展板、灯箱、触摸屏等一体式的创新展示技术,参观者不但可以近距离地参观实物展品,而且还可以通过触摸屏查阅相关的信息,形成立体式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深入了解核心展品背后的科技、故事及其时代背景。
空天走廊
空天走廊展区位于二层,包括航空科技史与航天科技史两部分,既是一层航空展厅的总结,又是二层航天展厅的开启,以空中悬吊的航空航天不同发展阶段的模型
群组与地面上的展台柜中的重点展品相互呼应,展示航空航天发展的科技历程。
神州问天
神舟飞船问天展厅分五大展区:火箭与
导弹、
卫星与
探测器、
载人航天、航空航天互动区、学生作品区。展品包括火箭、导弹、卫星、飞船、
航天飞机、
航天服等多种实物和模型,展示中国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跨度中探索宇宙空间取得的技术成果。
展区环境设计结合航天主题,整个空间呈现太空试验基地的视觉效果,立面材质采用冷峻的、代表理性科技的灰色
金属材料,背景墙面采用深的太空背景画,天花板采用深色的背景。
馆藏精品
学术科研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航空航天类人才,提供重要的实物教学支持。博物馆承担北航的通识课、专业课的现场教学,是北航的重要教学实践基地,馆内承担《航空航天概论》《航空发动机原理》《飞机结构设计》《飞机环境控制》等12门航空航天类专业课程的现场教学任务。
《航空航天概论》是本科低年级学生的核心通识课程,国家级精品课,每年约有4000多学生受益。通过该课程,加深新生对航空航天的了解,启迪对航空航天事业的热爱,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以博物馆现场教学为依托,《航空航天概论》获得国家级精品课,出版教材《航空航天概论》获评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其他课程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
二等奖一项,多次获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成果奖。
文化活动
社教活动
2019年4月24日,北航幼儿园大班幼儿在各班教师的带领下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在博物馆里开展丰富的“星空课程”活动。
2020年4月24日,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举行的“北航带你遨游空天”云直播活动,
戚发轫院士在博物馆讲述“
东方红一号”上天背后的故事。
2020年9月,
清华大学机械系同学到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参加《航空航天概论》专业讲座。
2021年6月16日,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与中国宇航协会合作,参加CCTV4播出“飞得更高——说说
载人航天那些事” 少年问天直播节目,达到了10.1万人次的播放量。
2022年4月21日,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参加北京市103.9电台科普节目,带听众线上参观博物馆,听众通过听广播,看公众号等形式,线上看展,了解航空航天知识。
2023年6月,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参加北京市海滨区《镇“淀”之宝》节目,录制《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坚守空天梦,巡天探宇问苍穹》专题片。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北京航空馆.北京海淀区人民政府.2024-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