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8地狱猫式坦克歼击车
美国在1943年7月开始生产的歼击车
M18地狱猫式坦克歼击车,全称M18坦克歼击车,是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的坦克歼击车之一。该车以速度著称,故有“地狱猫”之称,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坦克歼击车之一, 同时是坦克歼击车中少数底盘为全新设计,而非沿用既有战车之底盘的型号。M18的产量为2507辆,但因其在西线战场上的投入数量较少,其名气不及M10和M36。美国从1943年7月开始生产M18,直至1944年10月停产,战后不久便退出了美国军队现役。
简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西线战场上,这种M18Hellcat坦克歼击车因为投入数量比较少,以至其名气远不及前面提到的M10和M36,它在美军对德军装甲部队的作战中并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
美国在1943年7月开始生产这种M18Hellcat坦克歼击车,一直生产到1944年10月才停止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M18Hellcat就退出了美军现役。
技术数据
构造
与使用M4中型坦克底盘的M10M10坦克歼击车相比,M18地狱猫的速度较高。可是,它却选用了76毫米的主炮,以及一挺勃朗宁M2重机枪。而它的容量和M10北极狼獾差不多,能够让五人乘坐。
M18地狱猫艾里逊900T全自动变速箱有3个前进档,1个倒档;转向系统是采用了差速转向的控制杆;而刹车系统则是在外部的采用机械传动的系统。
为了追求优越的行走速度,M18地狱猫只安装了一层薄弱的装甲,而主炮威力也稍显不足。薄弱的装甲使车身及乘员们很容易受到伤害,主炮在远距离无法有效击穿德国六号重型坦克五号中型坦克的装甲,成为它最大的缺点。而装甲及火力上的失衡,就是它追求高速的代价。后来,美国军队采用高速穿甲弹(HVAP),使M18地狱猫的主炮得到更大的贯穿力,才得以改善。但是,这种炮弹却无法大量补给。大多数的成员认为M18的表现优良,但同时也认为开顶炮塔与装甲设计得太过薄弱。不过大多数的战车兵都摸索出利用其高速来侧翼攻击装甲较厚的德军战车,在战场上获得了成功。
实战
这款试作型T70曾经在意大利的安齐澳战役(Battle of Anzio)中进行实战试验。后来投入生产的正式型号M18则投入在西欧及意大利的战场中。起初的M18地狱猫是作为一般装甲车使用,但是,随着后来美国军队重型坦克的开发及生产,M18开始作为步兵的火力支援。然而,M18更出现了一种衍生型号“M39装甲多用途车辆”。M39装甲多用途车辆是由M18拆除炮塔而成,主力用作运输兵员及物资,也是唯一一种正式投入生产的M18派生型号。
M18直至1944年10月才停产,此时已经接近战争的尾声。战后,就被美国政府停止采用,但一些多余的就被售至其他国家使用,如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就一直使用这批战车,直至1990年代。另外台湾也曾经使用M18直到引擎与底盘不堪再用。以后又将M18的炮塔部份,与M42防空炮车底盘结合,称为国造六四式轻战车,拼凑了五十几辆。
发展经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国家的陆军为了应对并消除敌方坦克带来的威胁,都装备了坦克歼击车,这其中尤其是以苏、德两国的坦克歼击车最为著名。而谈到二战第一强国美国的坦克歼击车时,人们大多都在嘲笑那薄弱的装甲防护和威力较低的火炮。美国军队的坦克歼击车无法同苏德战争的坦克歼击车进行单独抗衡,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美国的装甲作战条令中型坦克歼击车其实占据着更为核心的作用。只不过美军的坦歼车的信条就是在坦克进攻时,伴随坦克作战,并能摧毁敌方重型装甲火力的装甲车辆,在防御的时候,充当灭火消防员的角色,由此以来,美军自然会去忽略防护,而去追求速度,在美军指挥官的眼里,坦克歼击车就是自己防线上的“消防员”,能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着火区”并扑灭“火情”,这也就是美国坦克歼击车思想的起点。
1941年12月,美军军械部希望研发一款使用克利斯帝悬挂系统(Christie Suspension)、R-975引擎及37毫米主炮的快速坦克歼击车。后来,在北非的战事中,他们发现37毫米主炮的效果不大。因此,他们改为以57毫米主炮安装在这款开发中的坦克歼击车。经过不断的测试后,当局决定使用75毫米主炮,后来更换上76毫米的款式。此外,本来要求装配的克利斯帝悬挂系统也被扭力杆所取代。而这个构造就在1943年2月成为最终定案,并落实生产。
目录
概述
简介
技术数据
构造
实战
发展经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