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
1977年彭荆风创作的小说
《驿路梨花》是作家彭荆风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也是其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于1977年首次发表于《光明日报》。
《驿路梨花》是彭荆风在“文革”后发表的第一个短篇,在十年动乱中,彭荆风受‘四人帮’爪牙迫害,在那残忍、贪婪横行的苦难岁月,更是情念那些民风淳朴的边地少数民族,以及在他们当中度过的许多美好日子的背景下发表。小说通过记叙一行人在山中走得疲倦,遇见一座小木屋,以为找到了人家。但进入屋子一看,判断好几天没有人住了。一行人得到了休息,此时进来一位瑶族老人,老人却说是来感谢小屋主人,且老人打听到小屋主人是一个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最后通过通过一群哈尼小姑娘了解到小屋是解放军盖的,一行人最终也没见到小屋主人的故事。
《驿路梨花》生动地展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从1980年起,《驿路梨花》选入全国初中语文课文,著文研究者众多。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写《驿路梨花》是在1977年秋,那时,党中央重新提出学习雷锋。作者接触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有感于他们的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因此,他以小茅屋为中心,讲述了人们建造和照料小茅屋的感人事迹,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
作者背景
《驿路梨花》是彭荆风在“文革”后发表的第一个短篇。十年动乱中,彭荆风受‘四人帮’爪牙迫害,没有判刑却在六个监狱中关押七年,身心饱受摧残,在那残忍、贪婪横行的苦难岁月,更是情念那些民风淳朴的边地少数民族,以及在他们当中度过的许多美好日子,一种积压已久,呼唤崇高的感情,早就在心里悄悄萌动,从而形成彭荆风写这篇作品的动力。于1977年11月27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小说《驿路梨花》,立即在当时的文坛产生强烈反响。
创作灵感
作者写作的灵感是源于陆游的《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这首诗,被其中“驿路梨花处处开”的意境激发了创作灵感,于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虚构了这个故事。故事发生地在深山之中,故事的人物包括“我”、老余,瑶族老猎人、哈尼族小姑娘、梨花、解放军等,这些人物都是典型的“扁平人物”,正如福斯特所言:“他们(指扁平人物)最单纯的形式,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而被创造出来。”
作品原文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快看,有人家了。”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直到我们不做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
我们把老人请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饿,赶紧给他端来了热水、热饭。老人笑了笑:“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
看来他是个很有穿山走林经验的人。吃完饭,他燃起一袋旱烟笑着说:“我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
“主人家是谁?”
“不晓得。”
“粮食交给谁呢?”
“挂在屋梁上。”
“老人家,你真会开玩笑。”
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我是红河边上过山岩的瑶家,平常爱打猎。上个月,我追赶一群黑麂,在老林里东转西转迷失了方向,不知怎么插到这个山头来了。那时候,人走累了,干粮也吃完了,想找个寨子歇歇,偏偏这一带没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根羽毛在门上,告诉主人,有个瑶家人来打扰了,过几天再来道谢……”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了指门背后:“你们看,那东西还在呢!”
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衬很好看。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 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梨花一茬接一茬,开得多么茂盛,多么美丽呵!
内容情节
《驿路梨花》写一行人在山中走得疲倦,看到前面梨花,总算找到了人家。但进入屋子一看,虽然有吃的,也有住的,但从“火塘里的灰是冷的”判断,好几天没有人住了。我们得到了休息,正对小屋的主人感激不尽,此时进来一位瑶族老人,我们以为见到了小屋的主人,老人却说,他也是来感谢小屋主人的,因为他打猎时,迷失了方向,受了小屋主人的恩惠,这次是来送粮的。老人打听到小屋主人是一个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第二天我们留下来,修葺房屋。见到一群哈尼小姑娘,我们才知道小屋是解放军盖的,而第一位照顾小屋的梨花哈尼姑娘,已经嫁人了,她们是接替姐姐继续照顾小屋的。“我们”最终也没见到小屋主人的故事。
角色介绍
“我”
《驿路梨花》的叙述者“我”叙述了在自己与同行老余在哀牢山南段的深山中一间小屋借宿一天的经历,包括行山之苦与焦虑、梨花林中的小屋、所遇瑶族老猎人,哈尼族小姑娘以及他们的故事。故事叙述者“我”是一个带路人,读者在“我”的眼光指引下,沿着线性叙述顺序,跟着“我”经历了在小屋借宿的经过,也看完了“我”所看到的老猎人、哈尼族小姑娘等人助人为乐的行为和高贵品质。因为是严格的第一人称限知性叙述,“我”所不知道的、没有搞明白的事,读者也随之不知道,于是故事产生了一波三折的叙述效果,悬念迭起,引人人胜。
出版历史
主题特色
小说通过记叙发生在哀牢山深处一所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
作者简介
彭荆风(1929—2018),江西萍乡人,汉族。彭荆风,祖籍江西萍乡,1929年11月22日出生,是西南边地军事文学开拓者之一,中国当代著名军旅作家。出版有《驿路梨花》《滇缅铁路祭》《挥戈落日》《解放大西南》《旌旗万里》及九卷本《彭荆风文集》等作品,共31部。
作品影响
入选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作品鉴赏
文章整体
文章所写虽不是惊天动地的故事,但由于构思巧妙,人物事件一个扣一个带出,将内容向前推进,结构和行文,曲折有致,于“平”中见奇。就显得富有新意和吸引力。
艺术构思
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行文曲折,引人入胜,是这篇小说的第一个特色。作品迂回曲折,通过设立悬念,层层解疑,引人下读。故事完了,主人公梨花终未出场,正是:千呼万唤人末出,盘马弯弓惜不发。这样写,可以便王题的表达更含蓄丰漓,因为可以腾出笔来写他人,以便从侧面烘托出梨花的形象。
写作手法
这篇文章,从整体上看是按“我们”的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记叙方法为顺叙,在顺叙过程中又有插叙;如果按小茅屋的产生及迁延过程看,又是溯源的倒叙,恰似倒卷珠帘。在情节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设置三次悬念和两次误会,使情节富有戏剧性。整篇文章,短短的篇幅,却形成了路转峰回,跌宕起伏之势,读来很有味道。
表现手法
人、事、景、物、情、思,相互融合,加强了文章的艺术性。既是记叙性散文,表达的“意”就是含于具体的人物、故事中的,特别是以寻找“主人”贯穿全文,几经曲折,最后“水落石出”,从而是显示了主题,颇有“卒章显志”的意味。
作品评价
《驿路梨花》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好课文。作品中人物高尚、纯洁的灵魂,可以使学生受到浓郁的美的熏陶;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情节,读来兴趣盎然。至于明线与暗线并行发展的艺术构思,也是学生写作的极好范例。(刘骥 评)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作者背景
创作灵感
作品原文
内容情节
角色介绍
“我”
出版历史
主题特色
作者简介
作品影响
作品鉴赏
文章整体
艺术构思
写作手法
表现手法
作品评价
参考资料